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城市“+海綿” 廣安煥新顏

2024年10月23日12:46 | 來源:廣安在線
小字號

原標題:城市“+海綿” 廣安煥新顏

  海綿化改造后的電力小區,居民享受健康生活。

  廣安經開區臨港新城·美好家園。

  對於海綿城市而言,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便是一場隨機測試。

  10月17日凌晨,廣安主城區普降中到大雨,在廣安區會展街上,汽車與非機動車並排行駛,雙方均不擔心雨水會濺起來。因為,這條路上的雨水,早按導向進入廣安獨創的道路“海綿體”——“離線式生物滯留帶”,路面幾乎沒有積水。

  經得住檢驗的不只是會展街。自2022年6月成功創建全國第二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示范城市以來,廣安將海綿城市建設作為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抓手,59個海綿型建筑與社區、23個海綿型公園綠地、122個海綿型道路廣場、5個海綿型水系在一場場大雨中,彰顯海綿“收放自如”般的“絕技”,讓城市會“呼吸”、環境更宜居、人民更幸福。

  藏在“海綿”裡的幸福密碼

  會展街地處廣安老城區,20多年前建成投用。這些年來,街道多次小修小補,也未能徹底解決管網陳舊、路面積水等問題,周邊居民苦不堪言。

  “每次下大雨,積水很多天才干,車子跑起來,水花四濺。”周邊居民李華明說,管網堵塞加之人行道滲水不暢,雨后幾天,經過這條路都感到“危機四伏”。

  而今,大家口中的“濺水路”,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得以“翻新”“走紅”。從無人機視角俯瞰,現在的會展街好似一條“彩虹路”,雙向四車道上車輛有序通行,行人在五彩游步道上觀美景、嗅花香。

  更為重要的是,海綿設施的植入,讓這條路實現了“大雨不積水、小雨不濕鞋”。人行道三層結構均使用透水材料,可上演“瞬間雨水消失術”﹔車行道兩旁分布的“離線式生物滯留帶”,能夠將90%以上的路面雨水收集、過濾、存儲,實現雨水快速收集和綠化灌溉“一舉兩得”。

  沿著一條海綿路走進一個海綿小區。位於廣安區北辰街道的電力小區,始建於1995年,但在最近一年內,二手房價格每平方米上漲了近500元。

  “房齡”近30歲的一個老舊小區,房價為何還能漲?改造前,這個老舊小區環境差、停車難、管道堵。“一到下雨天,雨水和倒灌的污水遍布小區低窪處。”小區居民龍翠華說,因為受不了這樣的環境,很多鄰居都“棄房”搬走了。

  “老舊小區+海綿”,重在改造地下和美化地上。”廣安市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工程技術人員趙翔介紹,對於電力花園這樣的老舊小區,要結合居民停車和公共空間需求,優化設置下沉綠地,融合景觀打造,實現雨水徑流控制的同時提升小區環境。

  改造后,電力小區一躍成為群眾紛紛向往的“海綿小區”,龍翠華那些搬走的鄰居,又相繼搬回來了。低窪積水區變成栽滿各種綠植的雨水花園,破舊的道路、廣場變成五彩游步道,狹小、陰暗的角落變成80多個透水停車位,步行爬8樓變成電梯“一鍵”直上……

  家住前鋒區大佛寺街道中城社區建行小區的居民趙慧梅,也對老舊小區海綿化改造贊不絕口。地下管網不僅全面升級,還對地面停車場、綠化景觀、運動場地等功能重新進行了整合劃分,洗車、拖地都可以用屋頂雨水收集箱的水,節約不少水費。

  位於廣安經開區的臨港新城 美好家園將海綿設施與小區景觀環境有機融合。“我們公司管理了多個小區,這個小區因使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統,綠植種類更多、成活率更高,用水成本更低,灌溉也更加方便。”小區物業管理人員龍瀟表示。

  “市政道路+海綿”推動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海綿”創建宜居環境、“新建小區+海綿”促進綠色低碳……藏在“海綿”裡的幸福密碼被一一解開。

  “梯級滯蓄”巧用生態活水

  夜幕降臨,西溪河畔,依山勢而建的文博公園人流如織。位於山腳下的噴泉廣場,清水隨著音樂節奏噴涌而出。噴泉的水並不是來自市政用水,而是山頂上收集的雨水,經過層層過濾匯聚而來。

  來到文博公園山頂,圓弧形風雨連廊形成一個圈,圈裡是“海綿+文化”巧妙融合而形成的標志性景點——曲水流觴。風雨連廊房頂斜坡的雨水,從屋檐滴落到碎石帶上,經過消能、淨化后,匯入蓄水池。

  從山頂蓄水池開始,雨水被一環扣一環地高效利用。蓄水池的水流經曲水流觴景觀池,再通過雨水花園潤澤周邊植物,隨后在雨水花園三級過濾裝置淨化,順管道而下集中到山下噴泉水池。

  “就這樣一套依山而建的雨水高效利用系統,可每年節約用水近1萬立方米。”趙翔介紹,文博公園地形呈三級階梯,在設計上,正是因地制宜利用地形地貌,依山就勢,通過“梯級滯蓄”巧用生態活水。

  “梯級滯蓄”巧用生態活水,是廣安海綿城市建設匠心獨具的代表之作。從地形上看,廣安主城區具有明顯的三級台地特征,從城北渠江沿岸——城南片區——棗山、協興片區,海拔呈梯次攀升。

  以神龍山片區為例,該片區位於主城區二級台地,通過三大景觀湖泊相互串聯,吸納周邊道路、公園、小區等排出的雨水,同時與上游的全民水庫以及下游的官盛湖、西溪河相連,實現雨水“有進有出”,構建起城市大排澇、大循環系統。如此一來,神龍山片區55%的面積范圍內,即使小時雨量達到80毫米,也可實現雨水不外排。

  除了主城區,“梯級滯蓄”巧用生態活水的理念,同樣在前鋒區打紙岩公園呈現。這個山體公園構建了和文博公園一樣的雨水收集利用體系,數萬平方米山頂區域的雨水,經水渠匯聚到山下低窪處,形成小型景觀湖,起到滯蓄調峰的作用,以減輕短時強降雨對城市管網的壓力。

  帶動產學研用全鏈條發展

  這個小區沒有圍牆!在廣安區官盛新區鳳棲瀾庭小區入口處,一片小型、狹長的景觀帶裡綠植叢生、生機盎然,有效隔離了旁邊干道車流的喧囂,這是廣安首個開放式海綿型小區。

  2022年10月,鳳棲瀾庭小區開工建設,項目開發商投資700余萬元,將臨街海綿景觀帶與小區聯動建設,將小區內的部分外排雨水引入臨街海綿景觀帶內的雨水花園,優先在此蓄滯、下滲后,再溢流進入市政管網,使圍牆內外的海綿設施成系統有機聯動。

  “按照海綿城市理念,在地磚下鋪設管溝,自然引流、匯集地面的雨水,並挖掘兩處淺凹地蓄水,種植喜水植物,就形成了雨水花園。”趙翔說,在臨街景觀帶增設健身器材、兒童娛樂設施等公共設施,實現海綿與娛樂、自然與功能有機融合,以開放包容的形式融合了小區與社區的關系。

  得益於海綿理念的融入運用,該小區房價較同類均價每平方米增加約600元,為政府節省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費用的同時,也為地產公司創造較高收益。

  據了解,目前廣安所有的新建住宅小區項目均按照海綿城市理念建設,通過授予“海綿小區”榮譽稱號等措施,鼓勵引導開發商積極參與海綿城市建設,共同打造開放生態海綿公共空間。

  海綿城市建設不僅帶動房地產提質增效,隨著廣安持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產學研用全鏈條發展也已具雛形。本地建筑材料企業積極轉型升級,從混凝土制品、地磚等轉向透水鋪裝、預制沉泥槽模塊等海綿產業。截至目前,廣安本地涌現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海綿企業,基本實現海綿透水鋪裝材料本地化量產,年產值近億元。

  此外,廣安積極開展海綿城市基礎課題研究,向清華大學、北京建筑大學等高校借智借力,開展濱江台地海綿城市大排水系統技術措施適用性研究等4項課題研究,豐富本地化海綿城市建設路徑﹔聯合本地企業、高校等向省、市科技部門積極申請海綿城市相關課題,廣安職業技術學院“海綿透水材料及工藝研究”已通過市級“揭榜挂帥科技項目”立項,正加快推進。

  廣安市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廣安市將把建設海綿城市作為一項產業來抓,積極開展海綿城市新技術、新工藝創新研究,加強廣安玄武岩纖維等新材料在透水鋪裝等方面的應用,運用專利技術和標准體系,培育海綿產業新業態。(廣安日報記者 王林 甘丹丹)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