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一年成效幾何?記者一線探訪——
空樓新生
核心提示
此次低效用地再開發涵蓋城鎮和鄉村地區,包括低效商住用地、低效產業用地、低效零星用地、低效鄉村用地等多類低效用地。聚焦不同類型低效用地,瀘州已謀劃打造81個項目。除了探索存量建筑的用途轉換和零星用地改造利用,還將在城中村改造、“工改工”改造、自然資源資產組合供應等多方面開展探索。
隨著進入城市化成熟穩定期,國土空間開發已進入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向存量空間利用的新階段。長期以來,在一些城鎮和鄉村地區,普遍存在存量建設用地布局散亂、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等問題。而低效用地再開發,就是盤活利用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去年9月,瀘州市成為全國43個開展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城市之一。一年來,試點市如何喚醒“沉睡”的土地、激活存量土地潛力?近日,記者來到瀘州進行探訪。
曾經
街道低效用地超總面積的40%
一年間,瀘州市龍馬潭區小市街道杜家街社區居民李愛虹見証了家門口的許多改變:空置多年的建筑“逆襲”成為鄰家食堂,附近的小空地搖身一變成了“口袋公園”……
小市街道地處沱江和長江交匯處,老舊的街巷建筑映射出其悠久歷史和繁榮過往。多年前,隨著城市功能優化調整,醫院、汽車站、碼頭、批發市場等逐步搬離,大量年久失修的各類建筑遺留在街道。“轄區面積1.98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3.7萬,建筑密度高、土地資源緊張。”小市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說。
小市街道的“城市病”是許多城市老城區的縮影,大量閑置低效用地佔據城市核心位置,公園等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空間無處“落腳”。
如何讓“寸土”變“寸金”?首先得明“家底”。去年9月,瀘州啟動試點工作后,制定低效用地調查評價標准,對低效用地進行全面摸排,弄清底數、標圖入庫,作為試點政策實施和成效評估的依據。據統計,在小市街道,低效用地有近1300畝,佔轄區面積的比重超40%。
當地在摸排底數的同時,也全面查清了片區公共服務短板,比如停車難、充電難、休閑空間缺乏、社區陣地不完善等問題。
李愛虹家附近的閑置舊樓,也在這次摸排中被納入低效用地。這是一棟6層高的框架結構房屋,旁邊還有年久失修的土瓦結構房屋,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破題
從空樓到公服設施,“舊瓶裝新酒”
摸清了“底數”和片區短板,“怎麼改”的方向就很明確:以閑置存量建筑的改造利用為突破口,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
在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伊始,瀘州市成立工作專班,包括14個市直部門和瀘州各區縣,協調推進試點過程中跨領域、跨部門的重點難點問題。此外,從規劃統籌、土地收儲、地價工具、收益分享機制、存量資源轉換、財政金融等方面出台激勵措施,形成一套政策“組合拳”。
規劃是低效用地再開發過程中的重要指引,瀘州編制實施了低效用地再開發專項規劃,劃定低效用地再開發空間單元,站在區域視角,從單宗地塊轉向綜合片區,統籌謀劃和實施片區更新改造。
記者注意到,當地還編制了小市街道公共服務專項規劃,結合公服設施現狀和低效用地、存量建筑情況,將“一老一小”、基層治理等公服設施,精准布局到具體地塊,實現區域內公共服務一體完善,如規劃提出將改造提升3處、新建2處社區陣地。
杜家街的這棟空樓就是改造的項目之一。這棟6層高的房屋,通過實施存量建筑用途轉換改造為社區服務綜合體,為片區居民提供便民、普惠托育、老年助餐等多種公共服務,撬動解決土地閑置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兩大難題。
“舊瓶裝新酒”,就要實現將舊建筑用途轉換為新使用功能。“聚焦轉換准入,我們與住建、生態等行業主管部門、評估單位等,對這棟空置建筑進行聯合踏勘,論証在規劃、房屋質量、消防、環保等方面是否具備改造可能性,再統籌運用區域統籌、存量建筑轉換利用、容積率轉移等試點政策。”瀘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龍馬潭區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對這棟空樓旁邊的“邊角料”,也進行了統籌規劃,改造為停車場和兒童樂園。
破題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從最開始的摸存量和需求,到‘最后一公裡’不動產登記,遇到了很多情況,比如怎樣利用插花地、不動產登記流程咋完善等,邊推進、邊總結、邊完善。”瀘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試點就是要創新政策舉措,完善機制,把難處走通。”
探路
多方面探索,助力貢獻更多經驗
按計劃,全國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工作將持續4年。根據《瀘州市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實施方案》,現在已進入全面推進階段,在具體實踐探索過程中不斷總結和推廣成功做法和經驗。
此次低效用地再開發涵蓋城鎮和鄉村地區,包括低效商住用地、低效產業用地、低效零星用地、低效鄉村用地等多類低效用地。
聚焦不同類型低效用地,瀘州已謀劃打造81個項目。除了探索存量建筑的用途轉換和零星用地改造利用,還將在城中村改造、“工改工”改造、自然資源資產組合供應等多方面開展探索。
以自然資源資產組合供應為例,結合自身特色資源,瀘州著力探索實施路徑。“瀘州喀斯特地形廣布、洞穴資源豐富,已探明大小洞穴300余個。”瀘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開展洞穴資源確權,編制保護利用方案,打造洞穴+儲存、洞穴+文旅等多種業態,讓“沉睡”的洞穴空間資源成為產業發展新的支撐。“比如,古藺醬酒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我們結合醬酒儲存市場需求,將洞穴的儲存等功能與酒類項目用地組合進行供應。”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按照試點整體安排,有力有序推進試點工作。”瀘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用試點政策破除障礙,推動實施一批能解決問題的項目。同時,充分發揮政策紅利作用,系統謀劃解決耕地恢復、建設用地集約化布局等問題,努力形成一批典型案例和亮點,貢獻更多可復制與推廣的經驗。
記者從自然資源廳了解到,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四川兩個試點市成都、瀘州已按時完成低效及歷史遺留用地調查摸底。接下來,將繼續指導兩市把握機遇、用好政策,有序推進試點工作。(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若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