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入選世界地質遺產地名錄后 再訪恐龍窩

2024年10月23日07:42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再訪恐龍窩

  自 貢 大 山 鋪 恐 龍 化 石 群 遺 址

  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之一

  該遺址保存的恐龍及其他脊椎動物化石數量之豐富、種類之眾多、埋藏之集中、保存之完整

  世界上絕無僅有

  “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在第37屆國際地質大會上,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公布了全球第二批100個地質遺產地名錄,其中,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榜。

  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是一處密集的中侏羅世恐龍化石遺址,於1972年首次發現。其大規模發掘是在1979年至1984年。此后,在該遺址上修建了亞洲和國內首個專題恐龍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佔地約7萬平方米。

  什麼是地質遺產地?入選世界地質遺產地名錄意味著什麼?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記錄了哪些地球演化信息?在遺址基礎上建起的自貢恐龍博物館有

  哪些鎮館之寶?記者來到有“恐龍窩”之稱的自貢尋求答案。

  為何入選?

  “地質遺產是忠實記錄地球46億年演化歷史的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料,對開展地理環境變遷、礦產資源勘查、生命起源等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地質遺產地則是指擁有國際意義的地質遺跡或地質過程的關鍵區域。”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國際地質遺跡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張建平介紹,“入選世界地質遺產地名錄的地質遺產地,要具有全球性的科學價值,並已通過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得到了體現。”

  成都理工大學教授歐陽輝從1990年開始,致力於推動自貢恐龍遺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他說,該遺址於1991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推薦“世界自然遺產”,入選《世界地質遺址提名目錄》,2008年又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這次被國際地科聯公布列入世界地質遺產地名錄,則代表該地的科學價值、研究水准、保護水平得到國際地學界的廣泛認可,又向世界自然遺產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隨著我國地質科學研究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目前已有10個地質遺產地入選世界地質遺產地名錄。

  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是世界最密集的中侏羅世恐龍化石遺址,目前已發掘出200多具恐龍及其他脊椎類動物化石骨架,已研究命名有26屬29種(包括蜥腳類、獸腳類、新鳥臀類、劍龍類等恐龍,以及軟骨魚類、硬骨魚類、兩棲類、龜鱉類、鱷類、翼龍類、蛇頸龍類、似哺乳爬行類等各種門類的脊椎動物化石),它們組成了一個埋藏集中和高度多樣化的脊椎類動物群落。“李氏蜀龍”“董氏大山鋪龍”“太白華陽龍”“勞氏靈龍”等一大批“中國龍”在此發現,並走進國際研究者的視野。

  作為世界地質遺產地,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體現出難得的生物多樣性,在同時期全球范圍內的化石記錄中極為罕見。它不僅是中侏羅世蜀龍動物群的代表性化石產地,也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恐龍化石產地之一。

  有何價值?

  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以化石埋藏集中、數量巨大、門類眾多、保存完好而聞名於世。在已發掘的近3000平方米的范圍內,收獲上萬塊骨骼化石材料。其中,被列入首批國家重點保護化石名錄的共有15種。

  這裡有最密集的恐龍化石埋藏。恐龍化石層疊堆積,且多數保存完好,其中包括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原始的真蜥腳類恐龍——李氏蜀龍﹔目前世界上有可靠記錄的最原始的新蜥腳類恐龍——董氏大山鋪龍﹔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最原始、保存最完整的劍龍——太白華陽龍等。它們的發現不僅填補了世界恐龍演化史上中侏羅世恐龍化石稀少的短板,也為世界恐龍早期系統演化研究提供了極為寶貴的化石材料。

  地質遺產地不僅有重大科研價值,還有巨大的科普價值和社會價值。在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修建的自貢恐龍博物館,自1989年首次赴日本廣島展出以來,已先后舉辦了37次境外恐龍展覽,同時在上海、珠海、蘭州、銀川、深圳、福州等國內40多個大中城市舉辦了100多次“自貢恐龍大展”,觀眾累計超過3000萬人次。

  “我們將繼續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傳承、保護與利用工作,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利用‘科學+’建立恐龍數字博物館,加強數字融合創新發展﹔還會拓寬‘朋友圈’,繼續加強與國際地質科研機構的合作,進一步向社會做好科普工作。”自貢恐龍博物館館長曾小芸說。

  自貢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陳金洪向記者透露,自貢將全力建設自貢恐龍特色文旅產業園核心區。目前已與四川省地質局區域地質調查隊、重慶市地勘局208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聯合共建古生物與古環境協同演化川渝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年內將投入使用﹔採取外聘、建工作站或柔性引進方式,建立以恐龍博物館為主、多極支撐的高水平

  專家團隊。“我們還將以原創特展持續推動科普教育,加快自貢恐龍博物館主展館改造提升,現已面向全球征集概念設計方案。”陳金洪說。(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行曉藝)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