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雅安片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實施

修復礦區生態,讓“熊貓故鄉”展新顏

2024年10月23日07:37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修復礦區生態,讓“熊貓故鄉”展新顏

  10月21日,記者駕車沿國道351線來到雅安市寶興縣鍋巴岩礦區。放眼望去,礦山邊坡錯落有致,滿目皆綠,沿途不時有當地村民在售賣山藥、蜂蜜等土特產品。

  2021年10月,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作為世界上第一隻大熊貓科學發現地的雅安,在“人退貓進”的發展思路下,傳統的資源型產業也經歷了轉型發展,綠色礦山建設初見成效。

  雅安是大熊貓國家公園中面積最大、佔比最高、山系最全的市。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雅安片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實施以來,四川成立省級層面大熊貓國家公園歷史遺留礦山修復工程聯絡組,積極構建省市縣三級聯動推進機制,明確10項重點任務、責任分工和完成時限,著力形成齊抓共管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大熊貓國家公園歷史遺留礦山修復工程6個子項目已全部開工,生態保護修復面積1.47萬畝。該修復項目入選國家示范工程,獲中央財政獎補資金3億元,計劃修復歷史遺留礦山面積10.55平方公裡。

  系統修復“考手藝”

  產業轉型探索融合發展

  10月21日,記者在鍋巴岩礦區看到,原本裸露的礦山岩壁上長出綠草與小樹。“這得益於客土噴播等技術的運用。”寶興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馮邦國說。

  鍋巴岩礦區位於寶興縣蜂桶寨鄉和磽磧藏族鄉,面積約10平方公裡,是世界三大白色大理石產地之一,位於其內的9座礦山盛產的高品質漢白玉遠銷世界各地。2021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時指出,鍋巴岩礦區生態修復滯后,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需開展工程治理和生態修復。

  雅安市聞令而動,嚴格對標對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要求,推進反饋問題整改,嚴格糾正違法行為。尤其是嚴肅查處違規用林、用地的行為,恢復3000畝植被和林業生產條件,退出侵佔自然保護地的26.27畝違規礦區並完成覆土復綠,整改2個違規棄渣點。

  累計修復面積80余萬平方米、削坡回填土方49.2萬立方米、砌筑堡坎擋牆30.1千米、修筑截排水溝40.7千米、卸載礦渣264.3萬噸、種樹及扦插柳條49.27萬株……一系列數據顯示,生態修復是一項系統工程。“礦區地處高寒高海拔區域,其高陡的坡度、遍布的碎石塊以及貧瘠的土壤含量,給礦山生態修復造成不小的難度。”馮邦國介紹,如今看到的綠色植被,都是經過反復試驗篩選出的可在當地種植生長的品種,再將原本的礦渣與石塊整形加固后覆土培植而成。

  產業也在升級。在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方面,僅大理石礦開採方式就從原先的爆破開採、簡單機械開採逐漸升級到平台開採、地下硐採。隨著資源綜合利用率不斷提升,開採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也日益減小。在礦山生態修復基礎上,雅安充分挖掘大熊貓、紅色旅游、茶馬古道等域內特色資源,探索推動生態、產業、文化等融合發展新模式。同時,雅安正積極探索“熊貓碳匯”開發,預計產生330余萬噸減排量,年均可產生收益約1000萬元。

  從復綠到保綠

  打造動物愛光顧的持久“高顏值”

  10月22日,一場小雨過后,薄霧散去。記者沿雅西高速前往石棉縣,遠遠望去,青山綠水間能清晰地看到一塊約6000平方米大熊貓圖案的山坡。這個由毛杜鵑和金葉假連翹等組成的大熊貓圖案,正是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板廠溝尾礦庫修復項目,是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雅安片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最近天氣不錯,正是補栽補種的好時候。”10月21日,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石棉管理處副處長龍雲介紹,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板廠溝尾礦庫修復項目佔地總面積約245公頃,今年8月完成修復,進入常態化管理和后期維護階段。

  石棉縣多高山和峽谷,過去這裡因石棉礦開採而形成尾礦庫,汛期地質災害頻發,危害群眾生命安全。尾礦庫所在的山坡坡度約有40度,無論是蓄水還是種植植被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地有針對性地對坡面進行“整形”:建步道、搭平台、設擋牆以減緩坡度至25度左右,再推進修復工作,實施覆土、植草等多項措施,才讓該片區慢慢變綠。

  不過,受今年夏季干旱和強降雨影響,無人機和人工巡查發現個別植物有根系損傷或抗病力、適應性差的情況,今后的每年4月和9月都會補種植物,它們多為油鬆、側柏等喬木,以確保修復地區持續擁有綠色“高顏值”。

  當前,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雅安片區)計劃修復歷史遺留礦山面積10.55平方公裡,通過實施礦山生態修復,將有效恢復大熊貓棲息地及生態廊道、消除地質安全隱患、增加植被覆蓋等。兩隻放歸大熊貓“淘淘”“華妍”不久前也被同時拍到出現在距離這塊修復地30公裡處的石棉山野,這也是石棉作為全國首個“大熊貓野化培訓放歸基地”取得的重要科研進展。

  豐富的植被組成的生態系統吸引更多野生動物光顧。寶興縣磽磧藏族鄉村民楊漢彬回憶,得益於自然修復和日常監督,現在泥土被樹根穩固住,災害發生頻率相對變少,“大熊貓來‘串門’的次數也變多了。”

  “如今,大熊貓‘傘護效應’得到有效發揮,絕跡多年的金錢豹、棕背田雞、黃腰響蜜鴷、大衛兩棲甲等珍稀動物相繼重現在雅安山林。”龍雲說,對當地老百姓而言,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偶遇”大熊貓等野生動物的次數越來越多了。(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海波 李婷 雅安觀察 張超 廖詩雪 黃剛)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