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德陽川發龍蟒鋰電新能源材料項目生產建設現場
搶工期趕進度,現場一天一個樣
航拍項目建設現場。受訪者供圖
沖刺四季度·加油進度條
項目名片
德陽川發龍蟒鋰電新能源材料項目是省重點項目,總投資120億元,目前2萬噸/年磷酸鐵鋰項目已投產,二期硫酸項目廠房主體結構完成90%,磷酸鐵項目主體結構完成60%,預計今年底所有項目完工並試車。
“起!走!停!”起重工萬曉慧扯著嗓子,牢牢盯著吊車將重達1噸的弧形鐵片裝吊到巨型鐵鹽罐上。10月9日,午休時間,位於德陽綿竹市漢旺鎮的川發龍蟒鋰電新能源材料項目二期建設現場,機械轟鳴聲、工具捶打聲、電焊刺啦聲、來往汽車鳴笛聲,聲聲交織。
“時間緊、任務重,必須沖刺。”項目二期工程設備部部長王宗明說,鐵鹽罐區完成建設,距年底目標完成又進一步。
之所以如此緊迫,源於市場需求。“二期建成投產后,將形成全國首個集‘銅磷鈦鐵鋰鈣’多資源於一體的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產業鏈。”德陽川發龍蟒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田友洪介紹,搶抓當下鋰電新能源材料風口,必須推動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搶工期、趕進度 建設現場一天一個樣
在項目現場,王宗明展示了一連串項目建設進度條:硫酸項目廠房主體結構已完成90%、設備安裝完成70%、公輔管道電氣儀表完成50%,目標是本月30日要全部完工﹔磷酸鐵項目、污水處理結構主體完成60%,目標是12月25日完工並試車。
任務明晰,抓建設、趕進度,所有人鉚足了勁。
然而,工期緊迫,之前施工建設被天氣拖了后腿。“連續20多天降雨、半個多月高溫,讓施工進度大幅減緩甚至一度停滯。”王宗明心裡著急,如何把進度攆起來?
把剩余計劃分解到每一天,建立台賬、挂圖施工,對王宗明來說是常規操作。“當天工量必須當天完。”他攤開筆記本,上面詳細記錄了每天的工程進度。每天晚上,他要匯總一項項完工量﹔第二天清晨,他要逐一核准分發新任務,“國慶假期,我們全員在崗。”
“增加人手!”經過多方詳細核算商定,施工建設一線人手增加40%,總人數達600余人。並按施工內容,定量增加作業機械。同時,在規定范圍內,人員實行多班倒,將原來早上7時到傍晚6時的工作時間,再延長5個小時。
施工現場,到處是忙碌的工人。大型起重機伸展著鋼鐵巨臂,將沉重的建筑材料精准吊運到指定位置﹔頭戴安全帽的工人穿梭其間,擰螺絲、敲磚石、搬建材﹔焊接火花四濺,裝吊車忽高忽低,推土機來來回回。
“自項目沖刺以來,搶工期、趕進度,建設現場一天一個樣。”田友洪每天都守在現場查看情況、了解進度,盯著一個個巨型鐵鹽罐拔地而起。據悉,每個鐵鹽罐有3層,每層由5片1噸重的鐵片拼接而成,一共要搭建16個“龐然大物”,“目前已搭建完成4個,還有3個正在壘高。”
建設生產“兩手抓” 每一環節都要精益求精
二期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一牆之隔的投產車間,生產線也是加足馬力,四條窯爐“火”力全開。
走進2萬噸/年磷酸鐵鋰項目產區,2.2萬平方米的空間被噴霧塔、配料機等巨型器械裝填得滿滿當當。全自動化內部作業,響徹車間的轟鳴聲,提醒著生產線在不間斷運轉。
磷酸鐵鋰是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因其優異的安全性、長循環壽命和穩定的放電電壓,廣受市場歡迎。而鐵、鋰、碳等原料要變身為磷酸鐵鋰,需經研磨、干燥、煅燒、除磁等8道工序。
生產部副總經理周宏祥緊盯著操作儀表盤,每一環節都要精益求精。他說,要生產出符合客戶要求的產品,前期就用了3個多月來調配。今年的目標產量是1.2萬噸,當前完成量4000多噸,還有近8000噸的空缺要在最后一季度沖刺。
任務量還未過半,緊迫性不言而喻。好在周宏祥胸有成竹,“生產線一旦開啟,24小時不間斷運轉,產品將源源不斷入庫。”周宏祥信心十足,“一個月的產量最多能達3000噸。”
今年的任務還在加緊趕工,明年的生產規劃已目標明確——品質要求提升、目標產量倍增。為優化工藝,降本增效,新增的4萬噸/年磷酸鐵鋰生產線也已布局,目前設備已安裝完成,正在調試。在新生產線上,4名工人站在高架上,抬著鐵管子,將排煙管接在一處﹔運轉的裝缽線燈已亮起,機器上下運作,轟鳴聲不斷。田友洪介紹,按照規劃,新生產線完成、二期項目完工后,該項目將年產10萬噸磷酸鐵鋰、20萬噸磷酸鐵、5萬噸碳酸鋰、50萬噸硫黃制酸及配套產品等。(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蘭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