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嚴印,天山昆侖永遠記得你的英姿!

2024年09月27日12:29 |
小字號

今年9月是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也是全民國防教育宣傳月。7月16日,遂寧籍留疆干部嚴印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鐵列克鄉抗洪搶險中因公殉職。作為退役軍人,嚴印選擇留疆奉獻,守護祖國的西陲,用心用情澆灌民族團結之花,並最終將36歲的生命留在了天山昆侖。日前,在遂寧市委宣傳部統籌下、遂寧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支持下,遂寧傳媒集團記者遠赴新疆,對嚴印的先進事跡進行採訪報道。

蒼茫天山,巍巍昆侖。

在兩座雄偉山脈交匯的地方,英雄贊歌一直在傳唱。這裡是千年史詩《瑪納斯》的誕生地,“人民楷模”布茹瑪汗·毛勒朵、“白衣聖人”吳登雲都在這片神奇的帕米爾高原留下愛國愛疆的故事。這裡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見証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與碰撞。進入新時代,這裡又見証和書寫著“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史詩。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記者走到哪裡,哪裡就有含淚悼念嚴印的各族干部群眾。他們帶著深深的懷念和無盡的惋惜,如同追憶逝去的親人。

這些淚水的背后,是“血濃於水”的民族團結情,傳遞著“中華民族一家親”的骨肉親情。沿著嚴印生前工作的足跡,一幅“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的溫暖畫卷徐徐展開。

如果說西陲邊疆的民族團結是一首宏大的交響樂,嚴印就是其中一個閃亮的音符

“一樣的血一樣的種

未來還有夢我們一起開拓

手牽著手不分你我 昂首向前走

讓世界知道我們都是中國人

……”

8月6日,在“烏恰縣慶祝自治州70周年·紅歌嘹亮頌黨恩·優秀愛國歌曲傳唱比賽”的舞台上,34名鐵列克鄉柯爾克孜族護邊員組成的合唱隊閃亮登場。隊員們的白色T恤上,“西極時光塔”格外醒目,這是烏恰縣最鮮明的標識﹔“身在西陲,心向黨中央”九個大字格外耀眼,這是隊員們忠貞的誓言。

這首《中國人》贏得了現場雷鳴般的掌聲,並最終獲得優秀獎。

抱著獎牌,34名隊員默契地合影留念。突然,有人忍不住哭出聲來,情緒迅速傳染給其他人。他們獲獎了,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

缺少的那個人就是嚴印,鐵列克鄉負責政法工作的黨委副書記,隊員們親切地稱呼他“嚴書記”。如果不是7月15日的那場意外,嚴印本該作為指揮,帶領他們一起登台。

“身為中國人,我們無比自豪。祖國強我們才更強!”對嚴印來說,這既是刻進骨子裡的信念、也是融進血液裡的忠誠,他時刻不忘傳遞給身邊的各族群眾。

“巴依西,你要積極爭取入黨,我當你的入黨介紹人。”37歲的巴依西是一名柯爾克孜族護邊員,黝黑的皮膚,雙手粗糙而有力。他一次次流著淚想起,嚴印既像領導一樣嚴格要求他,又像兄長一樣愛護他。2021年,在嚴印介紹下,巴依西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巴依西,你和女朋友談得如何了,什麼時候結婚?”工作之余,嚴印十分關心巴依西的生活。

“我結婚,第一(個)就要請你。”經常和嚴印交流,巴依西的普通話越來越流暢了。

“我一定要來喝喜酒、吃喜糖。”如今,巴依西的婚期越來越近,嚴印的“承諾”卻成空了。

哭,是一種深沉的紀念。嚴印去世后,痛哭的又何止柯爾克孜族同胞。

“‘嚴爸爸’真的不在了嗎?”7月16日,嚴印去世的消息傳到烏恰縣康蘇鎮,11歲的維吾爾族小女孩帕提曼哭得撕心裂肺。

2017年,嚴印到康蘇鎮擔任黨委委員、武裝部長時,帕提曼還不到5歲。父親常年在外務工,帕提曼和媽媽祖拜迪古麗·米吉提一起生活。天真活潑而又瘦弱的帕提曼讓嚴印格外關注。他像疼愛自己的女兒一樣,疼愛這個維吾爾族小姑娘。

2018年11月3日是小帕提曼的5歲生日。

“帕提曼,今天是你的生日,看我給你買了什麼。”那天下午,嚴印抱起帕提曼,高興地把她舉過頭頂。他拿出一個大熊布娃娃,送給帕提曼作為生日禮物。布娃娃比帕提曼的個子還高,直到現在還陪伴著她。

孩童的心,就像清澈的山泉水,映照出最真摯的感情。帕提曼激動地說:“嚴部長,您像我的媽媽一樣。我能叫您媽媽嗎?”嚴印被帕提曼的童真深深打動了,他緩緩蹲下身,慈愛地說:“孩子,你不能叫我媽媽,但你可以叫我爸爸。”從此,帕提曼有了一個漢族的“嚴爸爸”,嚴印有了一個維吾爾族的“小女兒”。

在帕提曼幼小的心靈裡,是“嚴爸爸”給了她父親般的溫暖﹔也是“嚴爸爸”作為啟蒙老師,從漢語拼音“a、o、e”開始,教她和同學們學習漢語,一筆一畫教他們寫“中國”二字,告訴他們中華民族是一個相親相愛的大家庭……

“我一定會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大學報答‘嚴爸爸’。”“嚴爸爸”走后,11歲的帕提曼仿佛一下長大了。

在烏恰縣,漢族、柯爾克孜族、維吾爾族等民族共同生活、相互交融。多元厚重的歷史與多姿多彩的民族畫卷,像一個大熔爐,不斷磨礪著嚴印的心志。努力融入各族群眾、服務各族群眾,和他們肩並肩戰斗、手拉手成長、心連心陪伴,是嚴印最朴實的願望。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宏大交響樂中,嚴印成為其中一個閃亮的音符。

嚴印(左三)入戶走訪並為共產黨員戶頒發銘牌。 (烏恰縣鐵列克鄉黨委供圖)

2023年,嚴印榮獲“克州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光榮稱號。每逢古爾邦節,柯爾克孜族、維吾爾族群眾都會熱情地邀請他到家裡吃飯。每當杏子成熟,大家總會拿些杏子請他品嘗……

如果說西陲邊疆的安全穩定是一道血肉鑄成的長城,嚴印就是其中一塊堅韌的基石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成立70周年。中秋節剛過,濃郁的國慶氛圍扑面而來。鐵列克鄉的護邊員們舉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加強對邊防的巡邏。他們步履鏗鏘,守望萬家燈火,守護祖國平安。

“嚴書記”雖然離開了,但他和護邊員們肩並肩戰斗的身影仿佛還在,他教給大家的本領還在,他帶領大家獻給黨和祖國的禮物還在。

在祖國的版圖上,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地理位置獨特。它地處祖國最西端,與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邊境線長達1000多公裡,既是“萬山之州”、又是“邊防大州”,肩負著守護祖國“西大門”的光榮使命。“一生隻做一件事,我為祖國守邊防”成為克州人最深沉的精神基因、最耀眼的人文底色。

在烏恰縣工作的10余年,嚴印將“身在西陲,心向黨中央”這句誓言變成實實在在的行動。

鐵列克鄉是邊境鄉,當人們走進邊境警務站,總會被外牆上那些色彩鮮明的宣傳字畫吸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一生隻做一件事,我為祖國守邊防”……字跡工整得像打印機打印出來的。每次聽到別人的表揚,嚴印總是笑笑,他們有自己的辦法,“秘訣”就在投影儀上。

這樣的場景讓人終生難忘:一個人舉著手機,一個人用投影儀將字投射到牆面上,一個人把字的形狀勾畫出來,白天再涂上顏色。今年4月,每當夜深人靜,鐵列克鄉居民進入夢鄉時,嚴印就帶著三五人,開車到邊境線上開展“創作”,經常一干就是大半個晚上。凌晨2、3點的鐵列克鄉,人們即使穿著棉衣,仍然冷得打哆嗦。看到“嚴書記”帶頭描畫的樣子,沒有任何人叫苦,更沒有任何人退縮。

在他們的努力下,一個個紅色文化陣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成為邊境線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鐵列克鄉是“千山之鄉”,境內群山環繞,險灘縱橫。若問鄉裡什麼最多,莫過於山﹔若問山中什麼最多,莫過於石頭。細心的嚴印發現,鐵列克鄉的石頭不像家鄉的涪江石那樣圓潤,它們帶著粗粝的氣質,就像這人跡罕至的險壑荒灘一樣,讓人敬畏,也充滿力量。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烏恰縣大力開展‘身在西陲,心向黨中央’系列活動。能不能把這些石頭利用起來,用於‘邊境文化’建設呢?”嚴印陷入了沉思。

當平平無奇的石頭,碰上清澈忠誠的靈魂,就會發生“化學”變化。“中國夢,我的夢”“聽黨話、跟黨走”“我愛你,中國”……嚴印帶領護邊員們,把他們對黨和祖國深深的愛鐫刻在石頭上。

巴依西別具一格地選擇用抱枕表達對黨和祖國深深的愛。在他的車上,一隻抱枕繡著“清澈的愛,隻為黨”,一隻繡著“我的青春,我的黨”。“這兩句話都是‘嚴書記’經常挂在嘴邊的。把它們繡在枕頭上,就是想提醒自己,時刻牢記‘身在西陲,心向黨中央’。”這個粗獷的漢子有著特別的堅守。

嚴印去世后,巴依西一次次流著淚巡山,堅守在他們一起戰斗過的地方。鐵列克鄉邊境警務站對面的山坡上,巨幅的五星紅旗,散發著光明和溫暖,鼓勵他更加堅定地守邊護邊。和“嚴書記”一起用石頭砌黨旗和國旗,是巴依西一生的驕傲。

“鐵列克鄉的群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我們要給它們安上‘中國心'。”2023年5月,嚴印提出:用石頭砌黨旗和國旗,讓“中國紅”飄揚在萬重山!

這是何等震撼的畫面——

在壯麗遼闊的群山中,陡峭的山峰直插雲霄,一群人結隊而行、沿山站立,猶如一條蜿蜒盤旋的長龍。他們面容黝黑、雙手粗糙,喊出的號子震耳欲聾,用力向上傳遞著一塊塊比磨盤還重的石頭。領頭的正是嚴印,他像一個不知疲倦的人,帶領大家搬石上山、砌石成旗。空曠而古老的群山,充滿生命力量和動感節奏,人們的豪邁激情在漫山遍野中沸騰、燃燒……

不知用了多少萬塊石頭,不知喊了多少萬聲“加油”,一面長40米、寬20米的巨幅五星紅旗和一面同樣尺寸的巨幅黨旗,就像從山體上雕刻出來的一樣,鋪展在巍峨天山的懷抱中——

國旗在山上“飄揚”,西陲的蒼茫群山有了鮮艷的“中國紅”!黨旗在山上“飄揚”,初心映紅了太陽!

是奇跡、是信仰,也是奮不顧身的奔赴。當人們站在鐵列克的群山中,無不被鮮艷的黨旗、國旗震撼。那是一抹最耀眼的“中國紅”……

如果說黨的光輝像太陽一樣照耀著西陲邊疆,嚴印就是其中一束溫暖的光

“為民辦事解難題,為民服務暖人心”……嚴印的辦公室挂著三面錦旗,贈送人既有漢族也有柯爾克孜族同胞。從2021年3月到2024年7月,嚴印在鐵列克鄉工作了1200多天,這是他留下的一份“民生”答卷。

2023年5月,護邊員薩提巴依的妻子患上腦膜炎,需要做開顱手術,急需一大筆錢。嚴印得知情況后,二話不說掏出2000元,交到薩提巴依手中。又發動“互助小組”捐款,幫助薩提巴依一家渡過難關。心懷感激的薩提巴依,為嚴印送來“心系百姓關懷備至,為民解憂盡職盡責”的錦旗。

在鐵列克鄉,由於產業單一,群眾家底薄,一旦發生意外,群眾抵御風險的能力較低。2021年,嚴印倡導鄉裡的護邊員成立“互助小組”,大家每月捐出部分工資,任何一位成員遇到困難都能獲取一定金額的幫助。2021年3月到2024年7月,參與捐款的護邊員達400余人,幫助16戶53人渡過了難關……

護邊員薩提巴依為嚴印(右一)送錦旗(鐵列克鄉黨委供圖)

2021年,鐵列克村村民扎木爾別克·吐爾地買買提家的羊被狼群咬死了100多隻。嚴印不僅自己掏出4000元給扎木爾別克,還組織護邊員為他捐款﹔2022年8月,護邊員加尼別克的媽媽住院,他求助嚴印,嚴印馬上轉了1000元給他,並安慰他說:“沒事,我來幫助你。”

“沒事,我來幫助你。”是嚴印的口頭禪,和他打過交道的各族群眾都記得清清楚楚。群眾的心是明鏡,誰真心關心他們,誰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

2014年至2017年,當嚴印還在吾合沙魯鄉當普通科員的時候,他一有時間就往農牧民家裡跑、往項目工地跑,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他常常為建設塔日勒嘎水電站的工人排憂解難。彝族同胞受了工傷,嚴印第一時間去協調賠償。

2017年至2021年,當嚴印在康蘇鎮當武裝部長的時候,有困難就找“嚴部長”成了當地維吾爾族和柯爾克孜族群眾的共識。

夏麗帕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丈夫長期在外務工,夏麗帕在家帶孩子。大兒子6歲那年,夏麗帕又生下雙胞胎,家裡生活特別困難。

“你去找嚴部長,他一定會幫你。”鄰居給夏麗帕支招。當夏麗帕忐忑不安地找到嚴印時,嚴印馬上安慰她說:“沒事,我來幫助你。”隨即給她轉了2000元,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我姓嚴,嚴肅的嚴、印象的印,但我脾氣很好……”嚴印喜歡這樣介紹自己。

趙小麗曾作為烏恰縣人民檢察院駐鐵列克鄉鐵列克村工作隊隊員,和嚴印在工作上有過交集。在她的印象裡,嚴印愛笑,笑容非常燦爛,總是向他人傳遞著溫暖。

2021年冬天的一個晚上,趙小麗值完班,從鄉政府回村委會宿舍。大雪紛飛,路上很滑,稍不注意就會摔倒。

“小麗”,一個聲音劃破了雪夜的寧靜。“快上車,我把你送過去。”沒等趙小麗回過神來,嚴印已經把車停到了她身邊。把趙小麗送到村委會門口后,嚴印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讓車燈一直亮著,照亮從村委會門口到工作隊宿舍的那段路。

“他喜歡把自己的事情放下,先幫助我們。”吾合沙魯鄉邊防專干蘇力坦少殼對嚴印心懷感激。

“康蘇鎮的蔬菜滯銷,哪怕他已經調到鐵列克鄉,隻要群眾找到他,他還是會想辦法幫忙賣蔬菜。”康蘇鎮黨委書記焦雷雷記憶猶新。

就在遇難前的一個多小時,嚴印還在安排一個護邊員的孩子去參加烏魯木齊夏令營……

“他對群眾的關心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群眾有困難找到他,他總是第一時間想辦法解決。”康蘇鎮副鎮長瑪依拉·尼扎木丁深深贊嘆這位曾經的漢族同事,認為他既是黨的好干部又是群眾的“貼心人”。

嚴印(右一)走訪慰問群眾(鐵列克鄉黨委供圖)

如果說“中國夢”創造了西陲邊疆的美好生活,嚴印就是其中一個“鑄夢人”

十多年來的邊疆生活,讓嚴印早早生出了白發。

2007年,19歲的嚴印離開家鄉遂寧,到新疆武警總隊某支隊服役。

老班長謝維宏回憶說,嚴印有著很強的意志,軍事素質過硬,是戰友眼中的“標兵”。一張張榮譽証書見証著嚴印的成長:2009年7月,因在執行新疆反恐維穩任務中表現優秀,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武警總隊政治部授予榮譽証書﹔2011年12月,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武警總隊授予“三等功”……

2009年,嚴印在黨旗下宣誓,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即使后來脫下軍裝、服務地方,但誓言在耳、初心依舊。

“啥苦都能吃,啥活都敢接。”鐵列克鄉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鄉長李志偉評價嚴印說,他敢闖敢干,無論工作有多難,他都能推進下去。

在烏恰縣工作的十余年,他已經深深愛上了這片壯麗、神奇的土地,愛上了這裡的各族群眾。他見証了烏恰縣“從溫飽不足到全面小康,從西陲邊疆小城到‘一帶一路’開放前沿的歷史性跨越”。“中國夢”的豐碩成果鐫刻在2.2萬平方公裡的熱土上,映照在烏恰人民的笑臉上。

感受著與祖國發展的同頻共振,積極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嚴印下定決心:“努力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定不移為老百姓謀幸福,堅定不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盡好責、履好職。”

鐵列克鄉是胡楊之鄉,“鐵列克”在柯爾克孜語中是“楊樹”的意思。2022年,鐵列克村的一棵胡楊樹自然死亡,嚴印組織人把它搬到鄉政府,請人在底座上刻上“胡楊精神”4個大字,激勵大家“扎根邊疆、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甘於奉獻”。

嚴印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寬闊的胸膛激蕩著帕米爾高原上太陽般火熱滾燙的心。即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選擇愛群眾勝過愛自己——

7月15日晚,接到哈拉鐵克村群眾有房屋進水、牲畜被困的求助消息后,時任鐵列克鄉黨委副書記的嚴印,開車載著鄉村振興專干敖鵬舉、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汪江、執法辦公室主任董崇、鄉干部張玉前去救助。

汽車在黑暗的曠野裡行駛。嚴印一邊開車,一邊叮囑大家:到了哈拉鐵克村,一定要先救人,務必讓老百姓一個不落地撤離危險地帶。

嚴印一行行至過托斯莫橋附近的一段過水路面時,已是23時7分。大家還在討論救助計劃和細節,卻不知危險正在悄悄靠近:一股巨大的洪流朝托斯莫橋方向奔涌而來。

過水路面隻有20余米長,平日裡開車3、5秒就通過了,那一刻卻像一生一樣漫長。一股強大的洪流,鋪天蓋地朝車席卷而來。渾濁的洪水夾雜著石塊砸碎車玻璃,冰冷的河水灌進車裡。車隨洪流翻轉,人被洪水浸透全身。

不知道過了多久,車在過水路面下游的300米處被石頭卡住,終於停了下來。

“手拉手,往岸邊走。”嚴印鎮定地指揮大家跳出車外進行自救。誰也沒有想到,這句話竟成了他的遺言。

這是致命的15秒!被狂風、大雨、冰冷的河水裹挾著,汪江、張玉、董崇三個被沖到石頭、樹根處幸運獲救。一道閃電劃過,董崇看到嚴印正緊緊地抓住敖鵬舉的左臂。再一轉頭,漆黑一片,什麼都看不到了。他們大聲呼喚著“嚴書記”,喊著敖鵬舉的名字,卻始終沒有人答應。

7月16日4時36分,當救援人員在冰冷的鐵列克河裡找到嚴印時,他已經永遠離開了人間,生命定格在36歲。

“他本來有自救的機會,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選擇了救他人。”救援人員滿含熱淚,神色沉痛而肅然。嚴印是在救敖鵬舉時,因體力不支被洪流卷走的。

“他用行動踐行了‘隨時准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錚錚誓言。”柯爾克孜族同胞深情地禮贊嚴印:“他的心胸像海一樣寬、天一樣高!”

7月20日,500多名干部群眾參加了嚴印的追悼會。嚴印遺體從烏恰縣前往喀什地區火化的路上,當地干部群眾自發站在路邊目送……

嚴印的骨灰安葬在老家四川遂寧,他的英姿卻如同雄鷹,留在了天山和昆侖。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是否為家鄉遂寧和“第二故鄉”新疆而眷戀,為對家庭的虧欠而遺憾?

是否想起了日夜操勞的妻子?因為兩地分居,妻子張春霞兩次孕期產檢,都是一個人去醫院。2021年生小女兒,張春霞甚至自己開車去醫院待產。

是否想起了年幼的女兒?因為工作繁忙,嚴印每年在家時間平均不足半個月,多是通過視頻和兩個女兒交流。大女兒常常問媽媽:“為什麼幼兒園別的小朋友都有爸爸來接,我的爸爸呢?”

是否想起了日漸老去的父母?7月24日是父親嚴忠華58歲生日,嚴印和妻子早就約好一起為父親祝壽,然后去拍張6人的全家福,然而……

回顧短暫的一生,嚴印是否后悔留在烏恰?曾經有兩次機會擺在他的面前,隻要他說出“我願意”三個字,就可以平級調入妻子所在的美麗富饒的澤普縣,結束兩地分居生活。然而,嚴印卻拒絕了。

所有的答案,我們不得而知。

當採訪小組開車來到托斯莫橋時,洪水早已退去,山中又下起了雨,仿佛在為英雄哭泣。

“我們失去了最親的人!”600多名柯爾克孜族護邊員泣不成聲。

那些彎下腰來,將人民馱在身上的人,祖國和人民將永遠記住他們。

因為,他們是時代的脊梁!

(全媒體首席記者 蔡志凌)

來源:遂寧觀察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