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年初首航以來,完成超50個航次,服務游客20多萬人——

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帶旺了什麼?

本報記者 孔德晨
2024年09月19日09:3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圖為“愛達·魔都號”拾味軒。
  新華社記者 王 翔攝

  帶動了郵輪旅游發展,又帶“火”了港口客流﹔帶動了一批新就業,也打開了船供物資大市場……備受矚目的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從今年1月1日開啟商業首航至今,已完成超過50個航次,服務游客超20萬人。國產大郵輪帶旺了哪些產業?記者進行了採訪。

  

  “火爆程度超出預期”

  “可以在船上參觀藝術展、看話劇、品嘗各國美食,為旅行增添了不少亮點”“6天5晚的行程非常舒適,都不想下船了”“這是我們一家人的第一次郵輪旅行,體驗非常好,以后還會考慮郵輪出行”……對於“愛達·魔都號”,游客好評如潮。

  “最近幾個月,每個航次的游客數量都超過4700名,火爆程度超出預期。”中國船舶中船郵輪、愛達郵輪董事長楊國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單船游客最高峰出現在5月份,超5000人。目前,“愛達·魔都號”已完成超過50個航次,服務游客超20萬人,佔全國郵輪旅游市場40%左右。

  “愛達·魔都號”有什麼特點?何以這樣火爆?

  在消費者看來,國產郵輪是開啟首次郵輪之旅的“鑰匙”——

  “我是因為出於對國產郵輪的好奇和向往,才開始了解郵輪旅游的。”來自四川的劉燕這樣對記者說,“一直在電影、電視劇中看到郵輪,總覺得有‘距離感’,沒想到中國也有自己的郵輪了,不論從價格還是從裝修風格來講都很親民。船上活動豐富,可以免費看展、看話劇,還能享受五星級酒店服務和免費餐飲,我考慮以后度假都選擇郵輪出行。”

  從運營角度看,文化融合是愛達郵輪的一大特色——

  “國內游客很重視文化和精神體驗,文旅融合創新旅行模式備受歡迎。郵輪+文化是‘愛達·魔都號’最大的運營特色,無論是船體涂裝還是娛樂表演,都給乘客帶來文化碰撞的魔力。”楊國兵介紹,今年端午期間,“愛達·魔都號”推出了多項親子活動,包括《愛達山海經·奇幻之旅》親子互動舞台劇、寓教於樂的“小小航海家”活動以及配備了語音講解的《念念敦煌:數字敦煌走進愛達郵輪》藝術展等。“今年,‘愛達·魔都號’將不斷推出與文化相關的主題范式,不斷把工業文化、絲路文化、海洋文化帶到郵輪上,打造融匯中西文化的“一船好戲”。

  “國產豪華大郵輪的正式投入運營極大地提振了郵輪旅游市場的人氣,特別是上半年的郵輪旅游市場,‘愛達·魔都號’幾乎所有線路都非常搶手,不少消費者完全是出於對首艘國產大郵輪的向往而開啟了自己的首次郵輪之旅。”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對記者說,“‘愛達·魔都號’是中國郵輪旅游產業發展的‘分水嶺’,標志著中國在全球郵輪旅游產業鏈的地位前進了一大步。”

  “有別於以往郵輪產業發展的‘過路經濟’問題,中國郵輪產業構建的是以文化、藝術、科技為核心,圍繞品牌建設、團隊建設、運營能力建設、體系建設的全產業鏈發展生態。”楊國兵說,“郵輪產業鏈由郵輪運營、郵輪設計建造、郵輪供應鏈和政策體系四大板塊構成。其中,運營是龍頭,設計建造是動力,供應鏈是支撐,政策是保障。依托‘愛達·魔都號’研制和運營,中國郵輪產業鏈實現了全線貫通和‘0到1’的跨越,產業生態初具規模。此外,在運營過程,推動了政策體系不斷走向成熟,這也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帶動力強勁

  國產郵輪投入運營,展現出強大的帶動力。

  ——帶“穩”了郵輪旅游供應鏈。程超功介紹,今年暑期,“愛達·魔都號”郵輪完成的航次量佔到了上海進出港郵輪總航次量的近1/4,成為郵輪旅游快速復蘇的主力。隨著更多國產郵輪運力的投放,中國郵輪旅游市場在全球競爭中也將掌握更多主動權。

  “2019年之前,中國郵輪產業的發展主要集中在郵輪旅游消費端,而在全球郵輪港服務、豪華郵輪設計建造、郵輪運營等高端領域,均處於摸索階段。”程超功說,“現階段,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郵輪市場,中國郵輪旅游市場正發生顛覆性改變。首先是消費端‘郵輪+’越來越成熟,郵輪旅游與其他旅游方式、文化消費等深度融合,釋放出了更大的消費潛能。其次,中國郵輪產業在郵輪設計建造、運營到國際郵輪服務等領域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隨著國內各項郵輪產業扶持政策的落地,郵輪旅游產業正在從局部發展向‘多點開花’升級,除了上海、天津、廣州外,廈門、青島等重點港口城市的郵輪旅游也進入發展快車道。”

  同時,郵輪旅游消費在不斷升級、分化。“中產家庭及年輕消費者對於豪華郵輪的需求增長迅猛,尤其是對於船上服務體驗的關注度較傳統的中老年客群顯著提升,供需錯配的矛盾在部分郵輪線路上逐漸凸顯。”程超功說。

  ——帶“火”了港口客流。作為國產郵輪的母港,今年前6個月,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接靠郵輪89艘次,接待游客約59.27萬人次,佔全國郵輪游客接待量約七成。目前,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已躍升為亞洲第一、全球第四的郵輪母港,預計今年全年接靠郵輪將達到260艘次左右,接待游客有望達到150萬人次。“作為國內唯一以上海為母港全年運營的郵輪,國產郵輪還直接拉動了上海乃至周邊城市的消費經濟。”程超功說,“這不僅有效帶動了上海外來消費和口岸出入境免稅店消費,更提升了上海在郵輪市場上的國際知名度,目前不只是愛達郵輪等國內郵輪企業,MSC地中海郵輪、皇家加勒比等多家國際郵輪企業均在上海布局航線。”

  ——帶動了相關就業。據介紹,“愛達·魔都號”上有近1300名船員和工作人員,他們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近70%是外籍員工。由於目前旅客大部分是中國人,對中國籍的服務人員需求日益增加。楊國兵介紹,愛達郵輪計劃在未來幾年持續招募2000名涵蓋海事運營、酒店管理、船上娛樂等多個職能領域的郵輪專業人才,通過與上海海事大學、浙江旅游學院等院校在郵輪駕駛、海乘相關專業的合作,讓中國籍郵輪人才參與船上多個崗位的工作。

  第二艘郵輪建造加速

  國產大郵輪還打開了船供物資的大市場。

  愛達郵輪採購部經理馮悅介紹,郵輪6天5晚的行程,需要採購200多萬元的物資,食材方面包括蔬菜、水果、酒水、干貨等,此外還有酒店運營物資、易耗品、餐巾紙等,一年的採購金額約2億元人民幣,給當地的經濟產業帶來了新機遇,也為很多本地產品找到了新銷路。

  “愛達·魔都號”之外,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還要接待“地中海·榮耀號”“藍夢之歌”等4艘郵輪,龐大的船供物資需求不僅拉動了相關行業,背后還需要強大的運輸業、倉儲和國家新政策的支持。今年6月1日,國務院公布的《國際郵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靠港補給的規定》正式施行,開啟了郵輪船供物資直供模式,為國際郵輪在中國靠港補給提供便利,讓更多國貨登上郵輪。

  陸地旅游產品組合、海空聯動等“新花樣”翻出,更為市場增添活力。

  近日,愛達郵輪宣布攜手中國東方航空,推出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國產大飛機C919”聯合套票,為賓客帶來一場海空聯合之旅。中船郵輪介紹,此前東航與“愛達·魔都號”開展了“東航C919機票+愛達·魔都號郵輪船票”聯合營銷活動,東航C919次卡產品在8月15日當天銷量破萬。此次則為升級推出的2.0版產品,東航合作航線范圍在C919航線的基礎上增加了其他航線,愛達合作航線也擴展至全部上海港航線。

  首艘國產郵輪的成功,為中國郵輪產業后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當前,郵輪全產業鏈不斷完善,產業經濟規模取得突破。

  中船集團介紹,國產第二艘大型郵輪建造也進入加速期,預計2026年底前命名交付,目前設計、建造、採購、物流等工作正有條不紊推進中。

  “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進入下塢總裝階段,標志著我國大型郵輪已形成自主建造能力。”中國船舶集團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剛說。與首艘國產大型郵輪相比,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不僅體型更大,公共區域和戶外活動休閑區域面積也分別增加了735平方米和1913平方米,休閑娛樂的體驗感會進一步提升。同時,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將依托廣州母港運營,計劃於2027年正式在廣州南沙郵輪母港開啟國際航線。

  “第二艘大型郵輪部署廣州以后,我們將會完善我們的郵輪產品設計,體現嶺南的文化、廣州的特色,航線將會面向東南亞地區。”楊國兵說,“預計到2035年,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郵輪乘客規模將超過1400萬人次,拉動包含新建100艘郵輪在內的萬億元規模投資,我國每年郵輪產業經濟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人民幣,郵輪產業有望發展成為我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拓展藍色經濟空間的重要產業集群。”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