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思想 爭做教育家——人民網聚焦四川教育強省系列訪談”(二十一)
彭必友: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種子 能綻放最燦爛的花朵
2024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0個教師節,主題是“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根據教育部、人民日報社、全國少工委《關於在全國中小學開展2024“學習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主題活動的通知》,由四川省教育廳指導,人民網四川頻道、四川省教師發展中心、四川省教育學會邀請川內40位教育工作者,開展“學習新思想 爭做教育家——人民網聚焦四川教育強省系列訪談”,全面展現廣大教育工作者堅定“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與抱負,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設教育強省,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四川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
【個人簡介】
彭必友,男,四川蒼溪人,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西華大學教授,“新材料與加工”四川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擔任中國工程教育認証專家、四川“新工科”教指委委員、全國機械職業教育教指委等職務。負責的專業通過工程教育認証,獲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建設成果獲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負責的課程獲國家一流課程、教育部“拓金計劃”示范課程、四川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在第三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中獲正高組二等獎,獲四川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擔任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火炬手。
奮力建設特色鮮明、國內知名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
人民網記者:感謝您接受人民網專訪。請您給我們簡要介紹一下您所在學校的發展情況。
彭必友:西華大學是四川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四川省首批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優先培育高校﹔現有郫都、宜賓、彭州、人南、易三倉(泰國)5個校區,佔地面積近4000畝,全日制在校學生4.1萬余人。學校入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是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全國易班共建示范高校,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區招生資格、面向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
學校堅持“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輻射全國”的服務定位,秉持“求是、明德、卓越”的校訓,傳承“知難而進、自強不息”的辦學精神,秉承“育人為本、學術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依法治校”的辦學理念,主動適應強國建設、治蜀興川戰略需求,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和服務社會能力,積極拓展國際交流合作,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辦學聲譽卓著。
學校在“十四五”事業規劃中全面實施“11563”發展戰略,即:貫穿高質量內涵式發展“一條主線”,瞄准申博條件建設“一個聚焦點”,遵循黨建引領、育人為本、科研強校、改革賦能、對標競進“五個基本原則”,推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打造優勢特色學科、提升科學研究水平、拓展國際交流合作、彰顯大學文化引領“六大行動計劃”,強化黨的領導、綜合改革、條件支撐“三大組織保障體系”,奮力建設特色鮮明、國內知名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
西華大學南大門。西華大學供圖
成為好老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
人民網記者:今年是我國第40個教師節。請您結合自身實際,給我們分享您的考量和實踐。
彭必友:作為一名普通的大學教師,我深深體會到肩上承擔的責任與使命。
第一,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成為好老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這信念如同燈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讓我在教書育人的征途上,不畏艱難,勇於探索。我堅信,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種子,隻要給予適宜的土壤與陽光,便能綻放出最燦爛的花朵。因此,我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法,隻為能更好地滋養這些幼苗,陪伴他們茁壯成長。為此,我不斷優化我的課程教學內容,把企業最先進的技術引入課堂,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轉換為教學內容,同時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所授課程獲國家首批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教育部“拓金計劃”示范課程、四川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等。在教育的道路上,我將繼續秉持著這份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
國家一流課程《材料成型CADCAE技術》授課課堂。西華大學供圖
第二,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從教20年,我時刻提醒著自己,我是一名大學教師、是一名共產黨員,德為立身之本,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先后獲評西華大學優秀共產黨員、四川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入選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火炬手。
彭必友擔任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火炬手。西華大學供圖
第三,做好老師,要有扎實學識。扎實學識是當好教師的看家本領。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扎根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在材料加工領域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方面攻堅克難,開發的產品在新能源行業得到了推廣應用。我及時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系統開發了一流課程群進階式項目教學資料庫,主編教材6部、虛擬仿真項目26項,負責的虛擬仿真實驗室獲批四川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第四,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實際教育活動中,我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全過程,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使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力求做到“傳道、授業、解惑”相結合,“經師”和“人師”相統一﹔並創新性開發了“產教融合導向的綜合引導式項目教學法”,引導學生從被動學習向自主學習轉變,從低階淺層學習向探究性高階學習轉變,從學知識向能力提升轉變。該教學方法在第三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中榮獲正高組二等獎。
第三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設計大賽四川代表團。西華大學供圖
建議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加強特色學科建設,深化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綜合改革
人民網記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進行了部署。請談談您對這方面工作的建議和意見。
彭必友:作為西部地區地方院校的專業教師,關於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有以下建議和意見:
第一、優化資源配置。加大投入,重點支持:鑒於西部地區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特別是工科院校在實驗教學和科研設備上的需求較大,建議國家和地方政府進一步加大對地方院校的投入力度,特別是在經費、設備和師資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資源共享,合作發展:推動東西部高校、區域內高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和合作發展,建立校際合作機制,共同建設實驗平台、實訓基地等,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辦學成本。
西華大學“數字孿生與3D打印”科普創新實踐站為2024成都共享課堂的孩子們開設暑期實踐課。西華大學供圖
第二、特色學科建設。結合區域特色,發展優勢學科:西部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地域文化,地方高校最熟悉當地產業的需求,聯合東部高校的科研優勢,雙方合理助力西部地區產業發展需求,這有助於地方高校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優勢學科。加強學科交叉融合:鼓勵和支持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促進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發展,培養具有多學科背景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提升學科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加強與國際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科研成果,提升學科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同時,鼓勵和支持師生參與國際學術會議、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活動,拓寬國際視野。
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可以有效推動西部地區地方院校的高等教育綜合改革進程,提升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