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思想 爭做教育家——人民網聚焦四川教育強省系列訪談”(五)
張先庚:以“大愛”引領教師、成就學生、助推發展
2024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0個教師節,主題是“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根據教育部、人民日報社、全國少工委《關於在全國中小學開展2024“學習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主題活動的通知》,由四川省教育廳指導,人民網四川頻道、四川省教師發展中心、四川省教育學會邀請川內40位教育工作者,開展“學習新思想 爭做教育家——人民網聚焦四川教育強省系列訪談”,全面展現廣大教育工作者堅定“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與抱負,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設教育強省,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四川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
【個人簡介】
張先庚,女,四川金堂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醫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任四川護理職業學院院長。獲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校長、全國疫情防控最美志願者、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評議委員會委員、中華護理學會杰出護理工作者、四川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作為牽頭人獲評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四川省最美教師團隊、四川省首屆護理教學創新團隊、“健康四川—大美醫者”十大最美健康服務團隊等稱號。
在辦學治校、人才培養、專業建設、產教融合、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績,辦學實力位居同類院校前列
人民網記者:感謝您接受人民網專訪。請您給我們簡要介紹一下您所在學校的發展情況。
張先庚:四川護理職業學院作為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唯一直屬全日制公辦高校,建有成都、德陽兩個校區,開設護理、藥學、康復治療技術、醫學檢驗技術等專業16個,在校學生近1.2萬人。學院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五愛五盡”家校情懷為引領,以“五大強校”戰略為主線,聚焦“一老一小”特色,在辦學治校、人才培養、專業建設、產教融合、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績,辦學實力位居同類院校前列,現為四川省“雙高計劃”培育學校,入選教育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西部地區50所卓越高職院校。
四川護理職業學院德陽校區。四川護理職業學院供圖
學院舉辦5·12國際護士節品牌活動。四川護理職業學院供圖
育人質量得到成效顯著。學院以培養“四有川護生”為目標,堅持“德能同育、學訓交替、醫教相融"人才培養模式,強化產教深度融合,培養出“情懷深、技術精、能力強、下得去、干得好”畢業生5.6萬人,用人單位滿意度98.5%以上。涌現出全國抗疫巾幗英雄、全國最美鄉村醫生、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大批優秀學子,學生獲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省級以上獎項786人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分別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全國衛生行指委教學成果一等獎、四川省教學成果特等獎。學院獲評四川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和四川省職業院校“三全育人"典型學校。
國家級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急救技能實訓中心。四川護理職業學院供圖
學院師生創新開展科學研究。四川護理職業學院供圖
辦學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學院建有國家級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培育基地、四川生命健康科普基地等“一中心、八基地”,有附屬醫院4所、產教融合及實習基地298個,建成全國首個聽力康復產業學院。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現有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等專兼職教師815人,教師獲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中華護理學會杰出護理工作者、四川省優秀教師等,團隊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四川省最美教師團隊、四川省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等省級以上獎項376人次,強化產教研結合,完成科研課題1080項,編寫教材和專著148部,多次入選教育部產教融合典型案例。
社會影響力得到不斷提升。學院高度重視現代治理體系建設,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優化,智慧化校園建設不斷加強,獲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校長獎,獲評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牽頭組建“成渝雙城經濟圈現代護理教育聯盟”、獲批教育部首批急救教育試點學校、教育部首批“1+X”証書試點院校等,現為全國衛生行業指導委員會委員單位、中華護理學會護理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等,積極落實現代職教體系建設改革,產教深度融合,主動服務地方健康與經濟,培訓基層衛生健康人才7.2萬人次﹔成立川護壤巴拉(若爾蓋)健康服務志願隊,開展“萬民醫護走基層”志願服務活動,打造紅色康養產業基地,服務民族地區農牧民12.5萬人,志願隊分別獲國家衛健委和全國青年志願隊服務大賽金獎和銀獎,獲評“健康四川—大美醫者”最美健康服務團隊,高效助推鄉村振興與民族地區發展。
創新構建“以思想鑄魂為核心、以能力培養為抓手、以制度建設為保障”的具有川護特色的“三位一體”教師隊伍建設新格局
人民網記者:今年是我國第40個教師節。請結合您的從教經歷,給我們分享您的考量和實踐。
張先庚:從教35年來,從醫院護理臨床帶教到高校專業從教,從中專、大專、本科到碩士、博士各層次的教學,我始終信念堅定,堅守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以“四有好老師”標准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弘揚教育家精神,帶領團隊創新構建了“以思想鑄魂為核心、以能力培養為抓手、以制度建設為保障”的具有川護特色的“三位一體”教師隊伍建設新格局。
張先庚教師節帶領新入職教師宣誓。四川護理職業學院供圖
一、注重文化引領,強化鑄魂育人。高度重視鑄魂育人工程,結合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特點,倡導新時代教師要成為做到“五大“。一要有大情懷,做胸懷“國之大者”,至誠報國典范。堅守衛生教育報國初心使命,提出培養“四有川護人”理念,注重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為黨和國家培養了大批“感黨恩、情懷深、技能精、善創新、講奉獻”的衛生健康人才﹔二要有大德行,做信念堅定,行為世范的表率。我創新性提出並踐行“五愛五盡”家校情懷作為學院文化,“五愛”即愛崗、愛生、愛學、愛家、愛校,“五盡”即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盡美,引導全體教師做“大愛無疆、淡泊名利、行為世范”的表率。三要有大智慧,做啟智潤心、教書育人的模范。學校作為四川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典型學校,通過搭建理論主課堂、網絡新課堂、實踐大課堂的“三課堂”育人平台,全面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四要有大學問,做勤學篤行、敢為人先的示范。注重“內培外引”,創新提出“教學新秀、教學苗圃、教學名師”三大工程,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五要有大愛無疆的高尚情操,做愛生如子、甘於奉獻的楷模。始終秉承“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理念,將“大愛育人”貫穿於教育教學和學校高質量發展中,以“大愛”引領教師,以“大愛”成就學生,以“大愛”助推發展。
張先庚作為人民網“全國職教學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課”主講教師為全國職教學生上思政大課。四川護理職業學院供圖
張先庚在校園與學生交流。四川護理職業學院供圖
二、注重德育為先,強化能力為本。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評價的核心,牢固樹立“師德為先,能力為本”理念,不斷完善優化教師管理制度,強化監督考核與運用。建有《學院師德師風考核辦法》《學院師德師風標兵評選辦法》《學院師德失范行為處理辦法》《學院師德違規行為通報曝光制度》《學院教職員工准入查詢工作實施辦法》等系列制度,做到教師隊伍建設有章可依,有章可循。高度重視教師考核結果的運用,獎懲分明。
健全教師常態化培訓機制,通過“內培外引”“走出去請進來”方式,多措並舉加強品質與能力培訓。我帶領團隊通過線上線下、專題講座、專題研討等形式,對輔導員、思政教師、專業教師等分層分類開展師德師風和教學能力等主題培訓,培養了大批“政治素質過硬、業務技術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師。
學院教師獲評四川省最美教師團隊。四川護理職業學院供圖
全面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人民網記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進行了部署。請您談談學校在這方面工作的情況,有哪些建議和意見?
張先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作出了系列重要部署,作為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全面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堅定不移地走深化改革之路,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學院在民族地區共建紅色康養基地獲評教育部產教融合典型案例。四川護理職業學院供圖
一是要加快推進職普融通,拓寬學生成長成才通道。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充分發揮高職院校的資源優勢,通過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教學資源共享、培養成果互認、發展路徑互通等方式,雙向賦能,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多樣化路徑選擇。依托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職業體驗中心或研學基地,聯合中小學校探索開展職業認知、職業體驗等職業啟蒙教育,加強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滲透融通。持續推進職業教育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穩步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不斷完善“專升本”考試模式和培養方式,構建縱向貫通的職業教育體系,拓寬學生成長成才通道。
學院與阿壩州若爾蓋縣簽訂衛生健康人才培養培訓框架協議。四川護理職業學院供圖
二是要深入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構建“四鏈”融合新生態。聚焦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11項重點任務,圍繞區域衛生健康產業發展需求,打造兼具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培訓等功能的市域產教聯合體。對接衛生健康產業提質倍增行動,組建由行業、學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共同參與的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持續優化產教布局,聯合培養醫藥衛生領域急需人才、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全鏈條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聚焦醫藥衛生領域科技發展態勢,動態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快新質生產力賦能職業教育,實現“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縱向內部融通,橫向相互打通,構建“四鏈”融合新生態,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實施。
三是要著力提升職業院校關鍵辦學能力,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和吸引力。全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引導廣大教師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不斷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要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推進數字化轉型。加快高職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管理、學習、評價、服務等方面的深入應用,按照“國家急需、產教融合、供需適配”的原則,打造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基建五大任務即“金專業、金課程、金師資、金基地、金教材”,不斷提升職業院校關鍵辦學能力,切實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和吸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