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2024 世界動力電池大會閉幕 四川收獲了什麼?

2024年09月04日08:32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2024 世界動力電池大會閉幕,四川收獲了什麼?

9月2日,2024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宜賓落下帷幕。回顧本次大會,3天時間,6場專題會議,兩場高端對話,節奏緊湊,精彩紛呈。與會嘉賓圍繞全固態電池、新型儲能、安全運輸等領域合作路徑展開探討。

行業盛會告一段落,四川動力電池產業瞄准更高目標揚帆再起航。

一大批項目落地生根

137個項目覆蓋川內5地

在開幕式舉行的四川省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含儲能)重大項目簽約儀式上,137個重大項目落地四川,覆蓋德陽、遂寧、樂山、宜賓、達州5地,簽約總金額952.5億元。

此次簽約,最大的特點是突出了龍頭企業的牽引作用。投資方包括以奇瑞控股、中國能建等為代表的20余家三類500強(世界財富500強、中國企業500強、民營企業500強)及子公司。

從具體合作內容看,簽約項目聚焦動力電池、儲能等產業的延鏈、補鏈、強鏈。其中,10億元及以上投資項目超30個,簽約金額超640億元,佔總金額的67.6%。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簽約意味著四川動力電池、新型儲能等產業進一步強化區域分工、協同發展,有助於應對外部市場波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開幕式當天,四川首個固態電池創新產業園落戶宜賓。產業園已首批落地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全固態電池電芯、尉海軍教授團隊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等6個項目,總投資130億元,未來將持續帶動固態電池及配套企業集群發展。產業園計劃到2027年形成10吉瓦時全固態電池產能。

成果轉化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大會開幕次日,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電池材料項目落地宜賓南溪,意味著作為固態電池新一代關鍵材料的硅碳負極材料,在宜賓實現了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成功轉化。

招引龍頭企業拿出“真金白銀”,落地科研團隊瞄准“硬核技術”,2024世界動力電池大會進一步促進了動力電池產業上下游集聚發展,助力四川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動力電池產業基地。

系列分享碰撞思維火花

行業前沿動態集中釋放

全固態電池什麼時候能夠批量裝車?現有的動力電池可從哪些方面去改進?新型儲能系統如何應對“產能過剩”的質疑?動力電池怎樣拓展運輸方式?2024世界動力電池大會開幕前,一系列問題已經在行業內醞釀,大家希望在大會上捕捉到動力電池產業的前沿動態。

大會沒有讓大家失望。在6場專題論壇上,每個熱門話題都有科研機構和生產企業展開對話,觀點交鋒,干貨十足。有企業披露全固態動力電池即將於年內銷售,國家鐵路局介紹動力電池鐵路運輸許可的最新進展,國內有望迎來自主設計的碳足跡認証體系……

宜賓本土企業在專題會議中分享了全固態動力電池的核心材料研發進展——他們發現使用高鎳正極材料的固態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抗低溫效果好、成本較低的特點。來自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大學的研究團隊則介紹了當前半固態動力電池的“改進”思路——改變正極材料和電池隔膜配方,能夠降低高溫和低溫環境對電池穩定性的影響。

除了面向行業細分賽道開展交流,本屆大會還延續了對行業總體動態的趨勢判斷。9月1日舉行的國際動力電池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專題會議上,反映全球動力電池產業動態變化和年度進展的《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指數(2024年)》發布。這一指數與世界動力電池大會相伴相生,已連續3年發布。

“指數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全面反映國內外動力電池產業現狀,幫助國內企業持續跟蹤產業演變趨勢,為政策制定優化提供支撐﹔另一方面則是借助世界動力電池大會這一平台,在行業內發出中國聲音,為行業克服市場波動提供風向標。”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說。(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培哲)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