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樞紐打造到促進低空經濟發展
三次簽約,民航局與四川合作更加深入全面

●2017年:共同推進成都國際航空樞紐戰略發展規劃編制、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和雙流國際機場擴能改造,打造成都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
●2019年:把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2024年:全面推動四川民航高質量發展,合作內容涉及國際航空樞紐打造、增強航空貨運能級、低空經濟發展等
9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局(下稱“民航局”)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全面推動四川民航高質量發展,合作內容涉及國際航空樞紐打造、增強航空貨運能級、低空經濟發展等。
這是近年來民航局與四川第三次簽署合作協議。此次合作有何亮點?將對四川民航業帶來什麼影響?
亮點 攜手推動四川低空經濟發展
民航局與四川省政府的合作由來已久。記者了解到,2017年9月、2019年2月,民航局與四川方面曾兩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及深化合作協議。
從合作內容來看,歷次協議合作內容既有共性,亦各有側重。
一直以來,推進四川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是雙方合作的重點。國際航空樞紐是航空運輸服務體系的核心節點,2017年雙方簽署的合作協議提出,共同推進成都國際航空樞紐戰略發展規劃編制、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和雙流國際機場擴能改造,打造成都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2019年雙方合作協議則提出,把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國際航空樞紐打造自此加速。2019年,民航局與四川省聯合印發《成都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明確將天府機場定位為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的主樞紐和服務成渝城市群的核心機場,並構建“兩場一體”功能互補、協同發展的樞紐機場體系。2022年3月,民航局發布《關於加快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建設的指導意見》,再次明確以天府機場為核心打造引領西部開發開放的國際航空樞紐。《四川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明確,到2035年,四川將布局民用運輸機場28個左右,通用機場80個左右。
促進民航科技創新和專業人才培養也是前期合作協議中的重點。近兩年,全國首個民航高新技術示范園區、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天府校區在成都陸續投運,為中國民航事業、民航產業新賽道開發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持。
此次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明確,除了進一步圍繞打造成都國際航空樞紐涉及的國際航線網絡拓展、航空貨運能級增強等系列工作,雙方將從共建民航低空經濟新型研發機構,提高低空飛行服務保障能力和通航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方面,支持四川低空經濟發展,涉及內容更深入、更全面。
期待 更多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此次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中,民航局和四川省重點明確了打造成都國際航空樞紐、推動四川低空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合作事項。這將對行業相關企業帶來什麼影響?
雙機場運營3年多,四川不斷探索雙流機場、天府機場“兩場一體”運營模式,把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作為核心任務,加速構建11小時“亞歐空中貨運走廊”和5小時“亞太空中貨運圈”,實現出港進港保障能力雙提升。
“民航局提出支持四川打造全國民航發展第四極,推動成都‘兩場一體’高質量協同運行,讓人充滿期待!”四川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坦言,近年來,不論是旅客吞吐量還是國內國際中轉方面,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實力在持續增強。按照目前的發展,預計2030年左右,兩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將達1億人次。屆時,既有的基礎設施難以滿足,希望得到相關部門支持,盡快啟動天府機場二期建設。
根據此次協議,民航局將積極支持四川在低空經濟發展方面先行先試,在民航科技創新示范區共建民航低空經濟新型研發機構,不斷提高低空飛行服務保障能力和通航基礎設施保障能力。
四川在低空經濟發展上基礎深厚。此次協議支持四川低空經濟,將進一步增強相關企業信心。
“很迫切,也很關鍵!”國內“工業無人機第一股”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斌表示,目前,公司正打造空天地一體化社會綜合治理的低空數字經濟業務場景,其中包括支持低空物流、低空交通等常態化飛行基礎設施和基礎數據,期待低空空域開放,讓無人機自由翱翔。
國家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天空之眼”負責人對本次戰略合作滿懷希望,“我們基地致力於以場景為先手牽引低空經濟產業提升,相信戰略合作能進一步幫助我們發揮好助力無人機企業通過試飛測試、走向市場的作用,讓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多點開花’。”(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陳俊伶 王眉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