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托底性幫扶 補齊區域協調發展最大短板
6月的川西高原,藍天白雲,草木繁盛。若爾蓋縣佔哇鄉畢崗村村口,30畝復墾地裡的豌豆苗、黃豆苗正快速生長。“起藤了!”村民尼依輕掐著地裡的豌豆苗,盤算著一年比一年好的收成,臉上笑容燦爛。
若爾蓋縣佔哇鄉畢崗村村民栽種的豆類長勢喜人。受訪者供圖
從以前的有機蔬菜到現在的豆類,結對幫扶若爾蓋縣的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公司根據當地特點尋找種植作物,想盡辦法助力當地群眾致富增收。目前,39款若爾蓋土特產被納入《中國石油消費幫扶產品推薦目錄》,已陸續在2300多座加油站、1600多個便利店以及擁有1400萬會員的“中油優途”平台上架銷售……
還是若爾蓋縣。離縣城不遠的巴西鎮班佑村曙光禮堂內,村民們正在用自編自演的歌舞,歡迎來自八方的游客。這座集村史館、民族團結宴會廳等多項功能於一體的禮堂,由德陽市援建。村支書澤旺奪吉說,幫扶工作啟動以來,德陽整合資金數千萬元,幫助村裡改善鄉村道路、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設施,讓旅游成為村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壯大縣域經濟,推動欠發達縣域高質量發展。自2023年9月四川省39個欠發達縣域托底性幫扶工作啟動以來,“1+1”結對幫扶這些縣域的結對幫扶地、在川央企、省內國企等幫扶力量,在39個欠發達縣級工作專班的統籌整合下,形成幫扶共同體,責任共擔、產業共抓、民生共促、發展共推,推動欠發達縣域加快追趕、跨越發展。
在若爾蓋,縣級托底性幫扶工作專班統籌整合幫扶力量,圍繞提升縣域經濟實力構建產業共同體,做深做實“土特產”文章,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6月初,我們聯合考察團已經赴俄藏村、幕村、轄曼鎮藏綿羊養殖基地實地考察對接,‘認養一隻羊’項目正在加速推進。”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這將成為公司牽線搭橋,培育當地“造血”能力的又一條新路徑。
不僅是若爾蓋,在其余38個欠發達縣,“受扶方統一調度、幫扶方竭力配合”的良好局面也已經形成。
甘孜州德格縣主要聚焦增強內生發展動力,幫扶方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電七局”)便堅持扶志與扶智相結合,注重從人才“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在中小學階段,堅持“一個都不能少”,幫扶干部積極開展控輟保學、愛心助學工作﹔在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發揮眉山工程技師學院(中國水電七局高級技工學校)教學資源優勢,鼓勵並幫助德格學生通過“9+3”免學費職業教育政策就讀,提升學歷、掌握技能,最終實現高質量就業。
來自甘孜的洛絨達吉在家鄉水電站項目上指揮吊車裝卸電纜。水電七局供圖
“針對具備專業技能的受訓人才,按需對口分配工作,依托所屬水電站、光伏電站、高原鐵路項目等10余個省內在建工程,開展職業勞務用工培訓及用工幫扶,幫扶當地群眾實現務工就業1157人。”水電七局相關負責人稱,公司目前正協助德格縣編制全域清潔能源產業發展規劃,通過不斷為當地提供專業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幫扶、工程技術援助,努力把當地資源優勢轉換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增強“造血”能力。
除了國企,民營企業也積極主動參與托底性幫扶工作。四川省工商聯選取有意向的民營企業和商(協)會推動對接,以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消費幫扶為重點,深入開展縣企結對合作。
培訓員分享人參果“種植秘籍”。黑乃木乃攝
“我們這次培訓,主要是給大家普及栽種技術,大家好好學,爭取都成人參果的‘土專家’!”在涼山州甘洛縣玉田鎮赤福村,易田集團結對幫扶甘洛人參果種植技術專題培訓會正在舉行,培訓員為每家農戶免費發放人參果苗一盤162株,“我們已經為大家配比了相應數量的有機顆粒肥,大家拿回去按比例試種。”
“前期已成功試種22畝人參果,借助支持欠發達縣域‘東風’,我們將繼續投資擴大栽種面積300畝。”甘洛縣幫扶工作組組長、易田集團董事長滕德素表示,利用公司深耕農業發展新賽道的優勢,計劃打造180畝高產種植和120畝休閑採摘兩種可行性樣板園,力爭將甘洛打造成為人參果“第二故鄉”“第一品牌”,奮力創建鄉村振興樣板地、示范區。
先發市縣,也是結對幫扶的力量之一。按照四川省托底性幫扶工作部署,德陽市強化幫扶舉措,在產業發展、飛地園區建設、企業培育等方面與阿壩縣、若爾蓋縣開展深度合作,投入資金5050萬元建設德阿生態經濟產業園,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戶。
四川能投德阿鋰業有限責任公司年產3萬噸鋰鹽項目建設現場。綿竹融媒體中心供圖
土建主體施工、鋼結構安裝、設備安裝……在德阿生態經濟產業園,四川能投德阿鋰業有限責任公司年產3萬噸鋰鹽項目建設現場,建設者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我們將全力以赴,目標是實現年內建成投產。”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項目建成可實現年利稅2億元,將解決400余人就業,進一步促進阿壩、德陽兩地經濟的協同發展,攜手兩地各民族同胞實現共同富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