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38.6℃!創今年新高

今天入末伏,出伏后成都連續高溫天氣的可能性不大

2024年08月14日08:21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38.6℃!創今年新高

截至13日16時,成都全市最高氣溫已經來到38.6℃,出現在簡陽市。該溫度也創下今年以來的氣溫新高。

連續三天的高溫天氣讓人體驗了盛夏的真正熱度,也讓人感受到了三伏天的悶熱難耐。就在今天,我們將正式進入加長版三伏天(7月15日-8月23日)的末伏(8月14日-8月23日)。今年夏天成都到底算不算熱?末伏期間成都的氣溫將迎來怎樣的變化?今年還有“秋老虎”反扑的可能嗎?

截至8月12日

成都夏季氣溫正常

據成都市氣象台高級工程師成青燕分析,截至8月12日今年入夏(5月13日)以來成都市平均氣溫為25.5℃,較常年同期平均值24.5℃偏高1.0℃,按照氣溫評價等級來看是屬於正常的年份。末伏期間已進入立秋節氣,但作為三伏天的尾聲,此時暑氣仍未消散,“熱”力十足。

當前,成都市氣象台已發布高溫藍色預警,並已連續三天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根據預報顯示,成都14日高溫仍將持續,最高氣溫將達到37℃左右。不過,14日晚,成都天氣將迎來轉折,14日晚到15日白天,成都有陣雨或雷雨,中西部局部地方大到暴雨,雷雨時伴有短時陣性大風,最高氣溫有所回落。從最新的氣象資料分析,8月中下旬我市平均氣溫將較常年明顯偏高,仍有連續高溫天氣。

“秋老虎”這個詞是民間說法,它有兩種定義:一是指“立秋”節氣后短期火熱的高溫天氣,另一種是指“三伏”出伏后的短期回熱高溫天氣。

由於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差異比較大,所以這兩種說法都沒有問題。但是在南方,立秋的時候(一般在陽歷的8月7、8、9日)正值盛夏,為一年當中高溫天氣比較突出的時段,稱之為“秋老虎”,有點名不符實,而“三伏”出伏的時候正好是8月下旬到9月上旬夏秋之交氣溫逐漸轉涼的時候,所以我們一般把這時候的回熱稱為“秋老虎”。今年的“三伏”出伏是在8月24日,從目前的氣象資料分析來看,出伏以后仍會有35℃以上高溫天氣出現,但出現連續高溫天氣的可能性不大。

成都地區高溫日

在7-8月更為集中

高溫天氣是指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的天氣。隨著近年來的氣候變化,高溫天氣出現的時間開始提前。這些高溫日不是發生在氣象學意義上的夏天。成都地區首次高溫時間已經提前到了4月,但高溫日更為集中出現的時間點主要是在7-8月。從常年數據來看,在這兩個月,成都幾乎每個區(市)縣有高溫日出現,單月高溫日數最多有9天。

三伏天被認為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雖然每年時間不盡相同,但期間平均氣溫高低可以呈現夏季高溫天氣的變化趨勢。成都近10年三伏天的平均氣溫除2014年以外,其余年份的三伏天均達到了40天。平均氣溫值呈現小幅波動,最高為28.5℃,最低為25.6℃。從總體來看,並未出現平均氣溫逐年上升的趨勢。

四川進入雷電高發時期

近期天氣中,“雷雨”被反復提及。目前,四川進入雷電高發時期,那麼四川哪裡雷電天氣多?什麼時段雷電活動最多?遇到雷電應該如何應對?

根據四川省氣象台發布的《夏季防雷科普》,在四川,從雷電發生的月份來看,四川省雷電活動基本覆蓋1-12月。其中,1-4月和11-12月發生雷電次數較少,雷電活動主要發生在5-10月,佔全年雷電總數的97.6%﹔7-9月是雷電高發時段,佔全年雷電總數的75.8%。從每天的時段來看,四川省雷電活動主要集中在0:00至6:00、15:00至24:00,其中03:00雷電活動最為頻繁。

從雷電發生的位置分析,四川省雷電分布和地勢有很大的關系。盆地地區雷電密度值較高,高原地區雷電密度值較低,盆地到高原的過渡區域、盆地內的丘陵地區是雷電密度最高的區域。雷電日數較多的區域主要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廣元市、達州市、廣安市、資陽市、宜賓市、瀘州市。

公眾如何判斷雷電災害是否來臨?除了收看電視天氣預報和接收氣象部門發布的雷電災害預警信息外,公眾可以通過觀雲識天,當有濃密的烏雲開始迅速堆積、變大變黑時,就有可能發生雷電。雷電活動發生時,可以憑借雷聲與看見閃電的時間間隔來判斷雷電是否來臨。當看見閃電與聽見雷聲的時間間隔較長,說明雷電離你還有一段距離。當間隔越來越短,則說明雷電正向你靠近。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戴佳佳 綜合成都發布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