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旅游>>中國之旅

免費預約“一票難求” 收費代預約“一鍵拿下”

“博物館熱”背后預約難題怎麼破?

2024年08月13日09:37 | 來源:成都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博物館熱”背后預約難題怎麼破?

四川科技館現場顯示“約滿”

這個暑假,全國各地各大博物館都擠滿了人,“博物館熱”更熱了。但讓很多游客不滿的是,明明免費預約參觀的場館,“免費名額約不到,收費的代預約卻能輕鬆拿下”。

  8月9日,成都博物館發布一則公告,稱將嚴厲打擊第三方OTA平台(在線旅游平台)的惡意倒票行為,因為這樣的行為嚴重破壞了博物館的公益性和觀眾參觀的公平性(本報昨日報道)。

  為何第三方OTA平台(在線旅游平台)的惡意倒票行為層出不窮?連日來,記者通過實地走訪了解到,異地旅游、不同程度的信息差,加之OTA平台的變相“縱容”,讓“黃牛”及第三方OTA平台商家有機可乘。

  現象

  在服務大眾和打擊倒票間

  館方常處於兩難

  四川科技館是成都人氣最旺、同時也是門票最難預約的免費博物館之一。7月上旬,韓女士在給孩子預約免費門票時發現,官方通道“四川科技館”微信小程序已顯示門票“約滿”,但在攜程平台的“四川科技館”賬號中支付23元就可以“代預約”。她質疑,這是否是一種變相收費?

  記者在實地調查后發現,韓女士所反映的問題的確存在,且不僅在攜程,美團、同程旅行等第三方OTA平台均有標注為“四川科技館”的賬號在代預約或代售門票。

  四川科技館對此表示,他們僅在“四川科技館”微信公眾號開通官方預約,目前各大旅游平台上的“四川科技館”賬號均為非官方賬號,許多觀眾特別是外地觀眾“不知道可以通過公眾號免費預約”,而是先在各大平台搜索票務。四川科技館表示,館方也曾與各平台交涉要求下架,但均未獲得回應,他們為此也報過警,但依舊未能杜絕“黃牛票”問題。目前,四川科技館通過設置動態二維碼、線上線下提示、加“黑名單”等形式進行防范。若館方發現觀眾從第三方渠道“代約代購”,將限制其入館。

  據四川科技館現場檢票工作人員不完全統計,每天科技館放出8000張票,較多觀眾從其他平台花錢代預約,他們也隻能對觀眾進行提示,告訴觀眾這樣的票“可能進不了。”但這種方式也容易和觀眾發生沖突,在服務大眾和打擊倒票行為間,館方也常處於兩難。

  平台

  “偽官方賬號”迷惑性較大

  已有多平台下架非官方號

  記者了解到,這些第三方OTA平台上的不少場館景區賬號確為非官方賬號,運營者多為旅行社、旅游服務公司、網絡科技公司等。

  以四川科技館為例,OTA平台上售賣的門票及講解產品從20多元到500多元不等。這些賬號直接顯示為“四川科技館”,平台也並未特別標注為“非官方”,對消費者迷惑性較大。在同程旅行平台上,有觀眾反映買了票之后“根本玩不了,人家說這不是官方的”。

  既然“非官方”,為何平台會允許各主體開設這些賬號?一家OTA平台介紹,四川科技館很火,流量也大,為了引流,他們曾與之談合作,要求四川科技館將免費預約渠道向平台打開,但最終被拒。

  平台方表示,現在游客,特別是外地游客的消費習慣大多是去景點前,先在各大OTA平台搜索相應旅游信息,一站式將相關門票、講解進行預訂,“或許因為信息差,游客並不知道四川科技館有官方預約渠道”。另外,加之科技館內的講解員數量有限,在倡導博物館深度游的當下,部分游客更喜歡帶講解的參觀方式。所以平台除了有代預約產品,也有帶講解的產品。平台方認為,開設的這些“偽官方”賬號,解決了一部分場館與游客間因約不到票、約不到講解而產生的矛盾,“這是市場行為,既然存在,就說明合理。”平台方也希望科技館能與平台開展合作。

  在記者的反映下,多個平台目前已經下架了與四川科技館相關的代預約門票產品。但平台在接受採訪時依舊認為,下架並不能解決一切,科技館還是應該廣開預約之路。

  原因

  為何不在平台開通官方號?

  館方:管理難度大

  那為何不在OTA平台開放官方賬號呢?四川科技館也有自己的顧慮。四川科技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前幾年也考慮過在各大平台開放預約,但作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不得開展經營活動。四川科技館首先是免費的,但要與平台合作,可能后續就會存在分成問題,“但我們又不能分成”。且平台越多,館方的管理難度也越大,隨之而來的安全風險也更大。有同類場館認為,“我把免費預約的資源給平台,還要增加管理難度和風險”,所以場館對此還是比較謹慎。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成都乃至全國公益一類的展館中,與平台開展合作的場館甚少,但在各OTA平台不乏“偽官方賬號”。

  有業內人士評價,平台為了引流遮遮掩掩,很容易引起觀眾誤會。該人士認為,在信息發達的今天,人們會選擇最為便捷的預約、購票方式。那麼這些場館是否做到了便捷與快捷,“讓游客能在常用軟件上第一時間找到真官方”,也考驗場館的服務能力,若看似是官方而實則是“偽官方”,大眾不辨真偽,也容易產生信任危機。

  據該人士介紹,幾年前,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就因隻支持線下掃碼購買,購票渠道單一而引發游客投訴,最終在部門介入下,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開通了網絡售票。該人士認為,既然是公益單位,就應考慮觀眾需求,“沒有條件,就去創造條件”。

  建議

  如何讓場館更便民?

  業內人士:一館一策、加強監管

  如何跨出這一步?成都自然博物館作出了一定的嘗試。成都自然博物館在開館之初也飽受“黃牛”困擾,原本免費的票被炒至上百元,售票系統一放票就被黑客攻擊,“秒光”。據成都自然博物館館方介紹,“后面實在沒辦法了”,他們開始借鑒其他場館的經驗,同平台合作,才逐步扭轉局面,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黃牛”票問題。目前,OTA平台上的銷量已佔場館總銷量的80%以上,“平台也從之前賣一張票要分走1角,到現在倒給我們錢。”場館得以良性發展。

  但據業內人士介紹,成都自然博物館與成都博物館、四川科技館不同,自然博物館是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可以按照政府確定的公益服務價格收取費用。但“一類館”無法自行做主,這也是這類館的困局。

  在成都自然博物館賈李斌館長看來,由於場館預約渠道單一,大流量OTA平台設立“偽官方”賬號拉流,壓縮了免費預約名額,造成公益變相收費。他建議各場館可以拓寬預約/購買渠道,在平台上設立賬號,“渠道多了,‘黃牛’自然無可遁形。”

  職能部門也要加大對“偽官方”的打擊。一位博物館管理方面的專家表示,平台遮遮掩掩的行為為“黃牛”開路,相關職能部門應該承擔起監督責任,督促OTA平台進行整改、下架,並定期回訪,對以官方名義設立的“偽官方賬號”堅決打擊杜絕。同時,平台也要做好監管,對涉嫌倒票的賬號要及時清理、下架。賈李斌館長建議,各博物館應當“一館一策”,針對各個館不同的情況,相關職能部門給場館更多權限或鼓勵政策,讓博物館發揮更大的作用。(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章玲 攝影報道)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