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衛生

三伏天可“晒背”麼?容易上火、有濕熱症等的人慎重

2024年08月07日08:05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三伏天可“晒背”麼?容易上火、有濕熱症等的人慎重

  今日立秋。8月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有關情況。

  入伏以來,三伏天“晒背”在網絡上引起熱議。對此,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主任中醫師龔燕冰表示,晒后背是一種傳統的養生方法,伏天晒后背符合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

  龔燕冰提醒,晒后背要講究時段和時長。夏季,一般要避免暴晒,在上午8點到10點和下午3、4點鐘后的時段,紫外線強度比較弱,陽光也比較柔和,比較適合晒后背。晒后背的時間也要控制,例如年老體弱的人可以短時間晒背,以身體感受舒適為度,一般可以先晒15分鐘、20分鐘,循序漸進地增加到30分鐘。另外,在晒后背過程中,要注意補水。如果出現大汗淋漓甚至胸悶氣短的症狀,要立即停止晒背,及時就醫。

  什麼樣的人不適合晒背?龔燕冰舉例,有高血壓等慢性病、皮膚病的患者,以及容易上火、有濕熱症的人群,還是要慎重。

  “立秋時節還要繼續防暑祛濕。”龔燕冰說,這個時期預防感冒要兼顧祛濕和驅寒。立秋之后的一段時間,可能會出現口干、咽干等症狀,可多吃百合、梨、銀耳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若出現流鼻涕、咽痛等感冒症狀,按揉列缺穴,可起到宣肺解表、溫經通絡作用。

  立秋仍處於“三伏天”的中伏,俗稱“秋老虎”,人們容易出現四肢乏力等症狀。專家表示,出現上述症狀很可能是濕氣困脾的表現。宜通過食養結合的方法進行調養,可以煮藥膳粥,根據個人口味喜好,在粥裡面適量加入蓮子、山藥、薏米、茯苓等。(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胡伊文 綜合新華社記者 李恆 董瑞豐)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