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銀耳出通江

朱紹元
2024年08月05日07:5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周末,妻子又拿出些烘干的通江銀耳,加上枸杞、大棗、阿膠等,慢火燉成銀耳湯。家裡每人都盛了滿滿一大碗。看著那濃稠甜香的銀耳湯,我總是忍不住感慨一番。

  我的家鄉在四川東北部的通江縣,被譽為“中國銀耳之鄉”。我老家離通江銀耳發祥地不遠,但我家靠種田為生,收入不高。小時候,銀耳對我來說是稀罕物。

  參加工作后,有一次我路過通江銀耳主產區。爬坡過溝抄近路,一路上看到村民屋旁都有土牆垛子。我鑽進一看,白色薄膜蓋頂的耳房內,全是一排排的耳棒,耳棒上長滿白花花的銀耳。

  攀談起來,村民說,隻有在通江,才能生長出正宗的青岡椴木銀耳。通江銀耳與普通銀耳不同,它喝著霧露溪水,吸收樹木營養,沐浴陽光雨露,一年隻產一季,長出的銀耳朵張大、肉頭厚、膠質重,營養豐富,已被注冊為“通江銀耳”地理標志產品。現如今,通江銀耳已從野外低產發展成椴木菌種和袋料種植。每年春夏之際,村民從山裡間伐青岡樹,將其斷成一米左右的耳棒,再將樹枝打碎裝袋,然后在耳棒和耳袋上種菌種,排進耳房,管控好溫度和濕度,培植出優質銀耳。通江銀耳很受市場歡迎,村民也因此富了起來。

  近些年,通江選在每年9月舉辦通江銀耳節。我曾作為老師帶領學生為銀耳節表演《銀耳花開》舞蹈節目。我所任教的學校,銀耳文化成為校園的特色。學生們寫的《小河銀耳》《故鄉的霧》等作文在當地報刊上登載,洋溢著孩子們對家鄉深厚的愛。

  夜晚漫步通江縣城高明湖公園,燈光映照明如白晝,銀耳游船上演繹著銀耳仙女“霧露兮”與大山之子“青岡”的愛情故事,將銀耳特色文化與水上光影、城市標志、音樂水舞等融合。縣城裡,兩處銀耳博物館開放、銀耳小鎮開街、銀耳酒店開業……通江處處講述著銀耳的故事。

  后來,我調離通江,正值銀耳收獲的季節,朋友們用通江銀耳餐為我餞行。那天,餐桌上擺滿燉的炒的煮的銀耳菜品,加上銀耳玉米飯和銀耳八寶粥的主食,色香味刺激著味蕾。吃了這麼多年銀耳,這一頓仍覺大飽口福。吃罷,更覺戀戀不舍。之后我又多次回到通江,每次都要看看霧露溪,看看銀耳博物館,看看這藍天下雲霧仙境中,通江銀耳晶瑩綻放,美麗鄉村如詩如畫。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05日 20 版)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