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典藏之地融入自然山水,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

國家級文化殿堂的生態智慧(美麗中國·重大工程中的生態細節⑤)

本報記者 陳 娟 張 曄 何宇澈
2024年08月05日07:5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
  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供圖

  場地原狀。
  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供圖

  核心閱讀

  中國國家版本館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立足“藏之名山、傳之后世”,中央總館在規劃設計中尊重自然生態,結合生態修復,重塑山水形勝,把富有人文氣息的建筑群融入自然山水,以綠色生態設計統籌地下庫區建設,最大限度降低能耗,實現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的融合創新。

  

  北京中軸線北延,燕山腳下,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坐落於此。

  青山茂林中,掩映著一片古朴典雅、大氣恢弘的建筑群落。中華文明歷經滄桑留下的古老典籍,在這裡“藏之名山、傳之后世”。今年7月30日,中國國家版本館迎來開館兩周年。

  8月2日,領銜設計中央總館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總建筑師庄惟敏面對沙盤模型,依然感慨:“這組建筑恰如其分地呼應自然山水,渾然天成,仿佛就是從這裡‘長’出來的。”

  把握山水、古今、自然與人文的融合,這座以“賡續文脈”為職責使命的國家級文化殿堂,從規劃、建設到運營、維護,處處彰顯著中華傳統文化中源遠流長的生態智慧。

  規劃——

  選址處原為廢棄採石場,建造的同時進行生態修復﹔設計強調適宜性,建筑依山就勢興建、融入自然

  距離北京市中心約50公裡,昌平區興壽鎮半壁店村,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就位於這裡。

  2019年,初見這片選址地時,這裡還是一座廢棄的採石場——山體被破壞,崖壁宕口光禿禿的,高低不一的台地殘留著採石機械的痕跡……而在庄惟敏看來,這片廢棄地,卻藏著利於建設的天然優勢,也為變“廢”為“寶”創造了可能。

  “這裡三面環山、地勢較高,又有相對平整的三層台地,為建筑依山就勢提供了條件。”庄惟敏說,“採石宕口接近90度,長達數百米,意味著岩層的承載力和穩定性較好,非常利於地下庫區及山體洞庫的建設。”

  更重要的是,被破壞的山體單純復綠很難。“我們在建造的同時,可以對自然生態加以修復,用整體景觀設計的理念,把人工建筑融於自然山水,這也是近些年來建筑行業強調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庄惟敏說,“總體上看,中央總館的綠色生態設計都是強調適宜性,盡最大可能利用自然條件實現通風採光、復合保溫、雨水收集等。”

  削山量6.9萬立方米,綠化面積9萬平方米——中國國家版本館黨委書記、館長劉成勇對三期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程記憶猶新。站在蘭台洞庫門口,劉成勇抬手指著山體告訴記者:“我們依山形進行修復,用錨杆、防護網等把山體崖壁密密地‘包’起來,再通過噴播及攀爬植物,對高陡山體邊坡進行綠化。”

  如今的北山,草木蔥郁、滿目青翠﹔西山綠植層次豐富,與棧道、古亭、觀景台一起,營造出自然與人文融合的景觀。據統計,在中央總館16.84公頃總用地面積中,防護綠地面積就佔了7.15公頃。

  建設——

  優化設計方案,在有限的空間提升儲存量﹔規劃布局上,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

  西北依山,東南臨水。

  從高空俯瞰,兩條溪流從中央總館建筑群東西兩側順著地勢蜿蜒而下,在館內東南側的開闊地帶匯聚成池。池水清澈見底,綠植山石環繞,形成中央總館的“文瀚八景”之一——匯流澄鑒。

  兩條溪流,從哪裡來?又有何用處?

  “為了版本保藏安全,完善的防洪排洪系統必不可少。”庄惟敏告訴記者,這兩條溪流,是中央總館結合現狀地形地勢建設的排洪溝。東側有一條自然形成的季節性河流,排洪溝沿其河道進行修筑、完善﹔西側山勢較陡,但遺留了一條上山採石的道路,沿道路走向修建混凝土陡槽、引水順槽而下,以生態集水溝、花園濕地、景觀水體等元素打造彈性海綿園區。

  “這兩年的實踐証明,兩條排洪溝能有效疏導雨季洪水。同時,引水入園這一創意之舉,為中央總館營造了水系景觀,增添了山水園林融合的自然之美。”劉成勇說。

  其實,目之所及的建筑和園林之美,建設規模隻佔中央總館的1/3。相比於地上建筑,讓庄惟敏更難忘的,還是地下庫區的建設過程。

  “地下庫區分散布局於地下和山體內,分為南庫區、北庫區和洞庫區,各自完整獨立,按照每間庫房約500平方米進行單元模塊化設計,實現分級分類保藏,也便於分區管理。”庄惟敏說。

  在地下和山體內建設庫區,殊為不易。庄惟敏介紹,為了能最大限度在有限空間提升存儲量,設計和施工方案經歷了一次較大修改——對主要庫區層高進行優化,使庫內淨高達到4米,可以容納3.6米高的9層密集架櫃。“經測算,版本儲藏量現在可達到3000萬冊(件),比原來規劃的數量增加了20%,實現了存儲量最大化。”劉成勇說。

  重塑山水形勝,不忘面向未來。“中國國家版本館是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為了適應將來版本資源形式的豐富和數量的增長,必須為未來發展預留充足空間。”庄惟敏介紹,“在規劃布局上,我們盡量將建筑群往北、往西布置,場地南側及東側則做留白處理,分別設計綠地廣場和園林景觀,正是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

  運維——

  根據藏品介質不同,分區控制溫濕度,最大限度降低能耗

  書籍期刊、音像磁帶、電子光盤、金屬錢幣、木雕、膠片……如何既滿足各類介質、版本對溫濕度的不同要求,又最大限度降低相關能耗?

  劉成勇介紹,根據藏品介質及溫濕度要求不同,版本庫分為3個大類6個小類,進行分區分類控制。比如,在主要存放圖書、期刊的庫房,溫度保持在22攝氏度左右,相對濕度50%﹔存放古籍數字版本(磁盤磁帶)、唱片、光盤的庫房,溫度則維持在18攝氏度左右,相對濕度40%。

  “除了用精密空調‘定制溫濕度’,還應用無紫外線照明設備、溫濕度自動監測等裝置,使庫內溫濕度、風量風速、平均照度及照明功率密度既能滿足版本保存要求,又能最大限度降低能耗。”劉成勇說。

  在蘭台洞庫,U字形布局下,12個獨立庫區相連,“漢藏蒙滿文大藏經雕版合璧”等大量珍貴版本資源收藏於此。這裡要求為恆定溫度18攝氏度、相對濕度50%,看似“離不開空調”,卻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降低能耗的需求。

  “利用山洞的恆溫恆濕條件,洞庫採用離壁結構設計,中間留出80厘米的空腔,在兩層結構內、外表面做防水隔氣層,降低了隧道壁面滲水、蒸汽滲透壓造成的濕負荷,減少空調除濕量,降低能耗。”庄惟敏說。

  劉成勇說:“我們把尊重自然生態的理念一以貫之,實現人文與自然的雙重效益,也是遵循中華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精髓。”

  (董澤揚參與採寫)

  

  延伸閱讀

  西安分館

  館園結合 融入自然

  中國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領銜完成,主要包括保藏區、展藏區、交流區、洞庫和室外工程等。

  項目選址山林,場地坡度約15%,在場地北側中心園林內,借助地勢修建雨水收集池,將場地內降水通過濾、滲、蓄等方法淨化后引入文濟池,作為景觀水池的同時,也是中心水景和場地澆灌的補充水源,起到調蓄場地雨水徑流、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等作用。

  項目為綠色建筑二星級,在設計中充分體現綠色建筑理念。地上建筑大量採用鋼框架結構全裝配,設計採用模數化設計提高裝配率。利用地形節省覆土建筑空間。為適應百年建筑發展要求,建設智慧型園區,同時具備接入智慧城市的條件。淺色的坡屋面反射了太陽輻射熱量,出檐有天然的遮陽和節能效果。通過對坡地土方進行精細化設計,結合建筑形體空間和整體布局,將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

  建筑依地勢層層抬高,布局結合山水園林式風格,與周邊環境建立有機聯系。

  (本報記者張丹華採訪整理)

  

  杭州分館

  隨山就勢 匠心營建

  中國國家版本館杭州分館位於世界文化遺產杭州良渚古城遺址附近,主要功能為保藏、展示、研究和交流。

  杭州分館的建筑設計尊重自然,圍繞“宋代園林神韻的當代藏書建筑”展開,因地制宜、隨山就勢,突出江南色彩、宋韻元素、浙江特色,利用場地原處礦坑,引入良渚港水系,貫通北池、中池和南池,形成南園北館格局。項目選址原為兩個大型廢棄礦坑,施工團隊採取“邊治理、邊施工”的方式,對場地兩側礦坑分類制定生態修復方案。經治理,地質災害隱患有效消除,裸露的高陡邊坡變得綠意盎然。

  施工團隊將東側礦坑設計為山體書庫及地下停車庫,隨原有山形修復,頂面、側面覆土復綠。

  此外,建筑大量使用竹紋、木紋、清水混凝土以及夯土澆筑,並結合龍泉青瓷、青銅雙曲面瓦等特殊工藝匠心營建,與自然山體植被完美呼應。建筑完成后不再做二次處理和裝修,所有顏色均為建筑材料原本色彩,環保又節能。

  (本報記者竇皓採訪整理) 

  

  廣州分館

  嶺南山水 綠色智慧

  北靠鳳凰山,南面流溪河,在距離廣東省廣州市中心城區約90公裡的從化區北部,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坐落於此。

  廣州分館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何鏡堂領銜設計,按照“中華典藏、嶺南山水、時代新韻、文明燈塔”的總體設計構思,融合營造嶺南山水間的文化殿堂。

  在主樓文沁閣前的水池中,有一棵樹齡200多年的格木古樹。最初布局時,這棵古樹位於中軸線上,設計團隊擔心會對主體建筑造成遮擋,便將整個建筑群往東移了一點。為保証古樹有充分生長空間和充足陽光照射,設計團隊在水池中為古樹預留了充足的空間。

  嶺南地區氣候潮濕多雨,為確保藏品安全,設計師利用山體高差,在平台之下設置建筑物。同時,在文沁閣北側山上設置截洪渠,引水匯入流溪河,南側利用截洪渠、小溪、月塘,進行雨水調蓄和防洪泄洪,實現水資源靈活利用。

  (本報記者洪秋婷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05日 15 版)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