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綿陽深入踐行古樹名木保護新理念

2024年07月24日08:32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綿陽深入踐行古樹名木保護新理念

一株株古樹沉澱著歷史,一圈圈年輪記錄著歲月。

夏日時節,蜀道翠雲廊梓潼段,一棵“千年古柏”傲然挺立、枝繁葉茂,遠遠望去,滿眼翠綠,自成一景。這棵樹齡達2300年的柏樹,被稱為翠雲廊“古柏王”,是綿陽市境內樹齡最大的古樹之一,它遒勁有力的樹枝,見証了歷史的變遷。

梓潼縣臥龍鎮九柏村,有一株由9根碩大無朋、亭亭如蓋的樹枝緊緊簇擁在一起的千年古柏,因樹形奇特,也被稱為“九根柏”。那蔭翳蔽日的樹冠,長久守望著亙古靜謐的山村。村落因該樹而得名,當地居民世代守護,共同書寫著一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千年佳話。

一棵古樹,幾多春秋。古樹是森林中的瑰寶,是自然界的璀璨明珠,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是與文物、文字並存的“第三部史書”,被譽為“活化石”“綠色文物”。古樹從歷史中走來,每一棵都扎根大地,擎向藍天,銘刻著歲月的滄桑,訴說著如夢如煙的往事,承載著記憶厚實的鄉愁。

在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綿陽市,古樹名木眾多,資源富集。近年來,當地自覺把古樹名木保護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大力實施“生態美市”戰略,有效保護古樹名木資源,進一步提升古樹名木保護和管理工作水平,全力守護好綠色“瑰寶”,為美麗四川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摸清家底

挂牌保護的古樹名木數量居全省第一方陣

認識掌握基本信息,是進行保護的前提。類似人口普查,綿陽對古樹名木也在進行普查。

“近年來,我們全面開展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准確掌握位置、權屬、樹種、樹齡等基本信息,建立圖文信息檔案並實行挂牌保護。”綿陽市林業局局長鄧飛介紹。

梓潼縣“地聯秦關,路當蜀扼”,因“東依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是翠雲廊古蜀道的起點,也是四川省古樹名木最多的縣。梓潼境內古樹資源豐富,全縣林地面積93.6萬畝,森林覆蓋率43.88%,森林蓄積423萬立方米,建有古樹群15個,挂牌古樹名木11949株。

梓潼現存成片純古柏林700余畝,為摸清古柏“家底”,當地為每一棵古柏都建檔立冊上“戶口”。“我們通過人工作業、無人機篩查、RTK樹齡測量等方法,對全縣古柏資源進行全面普查。”梓潼縣自然資源局局長張祖正介紹,通過逐一核查樹種、樹齡、樹高、地理坐標等信息,全縣共普查登記古柏11835株。同時,採用集群立碑和單株挂牌兩種方式對全縣古柏統一挂牌,挂牌內容包括古柏縣級編碼、科屬等基本信息,讓每株古柏都擁有專屬二維碼“身份証”。

在北川縣,為了進一步摸清全縣古樹名木“家底”,當地制定“一樹一策”保護方案,建立“古樹專家+養護責任人”聯動保護機制,根據古樹環境變化、信息變化、新增情況及時更新數據庫。另外,還通過委托專業技術團隊深入實地,健全古樹數據庫資料,對221株古樹分類研判,分級管護,健全“一樹一檔”。

數據顯示,目前北川縣現有一級古樹37株、二級古樹25株、三級古樹159株、古樹群8個93株,挂牌保護率100%。當地古樹資源尤為豐富:桂溪鄉藥王谷連接江油市大康鎮的戴天山,分布有全國最大的武當玉蘭古樹群之一﹔永安鎮七賢柏古樹群樹齡1300余年,榮獲“四川十大樹王”“中國最美柏木”﹔北川縣石椅村皂莢樹亮相2023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七夕節線上活動……

放眼綿陽全市,現有古樹群42個,現有挂牌保護的古樹名木14703株,數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陣(其中一級古樹370株、二級古樹789株、三級古樹13542株、名木2株﹔有樹齡千年以上古樹74株、兩千年以上的古樹2株)。從權屬來看,國有佔比93%﹔從種類來看,共分布於44個科,81個屬111種,絕大部分為柏木,佔比91.8%。有33株古樹榮獲“中國最美柏木”“四川省最具人氣古樹名木”“四川省百佳古樹名木”“四川省十大樹王”等榮譽稱號。

不僅如此,如今在歐洲廣泛栽植的珂楠樹,據悉也源自綿陽。平武縣水晶鎮新華村有一株樹齡600余年的珂楠樹,樹干蒼勁有力,高約20米,需要4至5個成年人才能合抱。據《方志四川》記載,英國園藝學家和植物學家亨利·威爾遜曾三次進入四川考察,1910年他路過此地,被這株珂楠樹深深吸引,產生了把樹引種到歐洲的想法。后來,他把珂楠樹種引種到英國,經過多年馴化培育,已在歐洲廣泛種植。

在眾多的古樹中,珙桐、紅豆杉、銀杏、蘇鐵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枝繁葉茂、郁郁蔥蔥,香果樹、紅豆樹、羅漢鬆、楠木、潤楠、花櫚木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根深葉茂、綠樹成蔭。“綿陽稱得上是古樹群匯聚之地、古柏木原生之地、古林長發源之地、古樹公園棋布之地。”綿陽市林業局副局長肖文龍說。

強化保護

健全“林長+古樹”保護體系

翠雲廊以“三百裡程十萬樹”聞名天下,經過千年洗禮,如今古柏依舊枝繁葉茂、古貌猶存。

如何保護好這片珍貴的古柏瑰寶?梓潼縣傳承發展“官民相禁剪伐”和“交樹交印”制度,將古柏保護管理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重要內容,先后出台《梓潼縣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梓潼縣古柏資源離任審計交接管理辦法》等制度,有效提升古樹名木保護法治化、規范化水平。

與此同時,隨著林長制的深入推行,各級林長在梓潼古樹名木保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梓潼將“林長+”納入林長制重要工作內容,採取“林長+主題公園”“林長+古柏挂牌保護”“林長+巡林護林”“林長+監測預警系統”等措施,扎實推進林長制各項工作落地落實。

在具體行動上,梓潼依托綿陽市智慧林長系統將全縣劃分為1437個網格,建立縣、鎮(鄉)、村三級“一長兩員”管理體系,做到責任到崗、崗位到人。將林長制各責任單位履職情況納入年度目標績效考核,充分運用“三單一函”機制,在重要時間節點發送加強巡林的工作提示函,督促各級林長和護林員開展巡林工作,推動林長制工作高效運行。2022年9月,梓潼縣被綿陽市林長辦確定為首批林長制創新試點縣。

綿陽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卿官亮表示,近年來,綿陽積極推進古樹保護林長制考核和重點工作考評的“雙考核”,全面構建古樹名木保護體系,建立古樹保護“一樹一檔”,實施“一樹一策”搶救復壯工程,試點開展“林長包樹”活動,將古樹納入林長巡林重點對象。

完善林長制,綿陽在行動。綿陽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嚴格執行《四川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全面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和管理。

首先是健全保護體系。由綿陽市綠化委員會牽頭,住建和林業主管部門分別負責城市建成區的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文旅、民宗等有關部門在職責范圍內配合做好古樹名木保護管理。

其次是健全責任體系。在完善頂層制度設計的同時,綿陽嚴格按照“林長制+古樹”責任制要求,明確具體管護責任人,構建“管護責任人實時巡護、主管部門定期抽查、社會公眾及時監督”三級監護體系,實現古樹名木精准管理。

第三是健全科技體系。綿陽為部分挂牌古樹和5個古樹群共29個點位安裝監控設備、土壤監測設備,建設古樹名木監測體系,將前端所採集數據傳輸到后台,接入智慧林長系統,實現古樹保護智能化、信息化。在梓潼縣,近年來累計投入資金上千萬元,復壯救護古柏3000余株。

“十四五”以來,綿陽相繼印發《新一輪大規模綠化綿州總體規劃(2021—2025年)》《綿陽市古樹名木保護專項規劃(2023—2035年)》《梓潼縣蜀道翠雲廊古柏保護利用工作方案》等文件,壓實責任鏈條,明確屬地管理和部門職責,敲定綿陽古樹名木保護工作重點和目標任務。

“不僅是保護,更是呵護。”綿陽市林業局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嚴格落實古樹名木養護責任,確保保護管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並從全面構建保護體系、提升保護實效、凝聚保護合力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加強全市古樹名木保護體系和能力建設,當好古樹名木的“守護者”。

推陳出新

繪就綿陽古樹名木保護新畫卷

古樹名木是承載文明記憶的“活化石”,被稱作綠色的文物。春華秋實,古樹名木見証了城市文脈的興衰,記錄著歷史的痕跡,它們或生長於廟宇公園,或生長於村頭巷尾,或生長於深山老林。

在北川縣桂溪鎮樹坪村的亂石窩,生長著一株樹齡600年的香樟樹,四季蔥綠,樹形優美,樹干粗大,色如古銅。每逢夏秋季節,群鳥飛來聚居,宛若人間仙景,令人心曠神怡。早在1989年11月,綿陽市就將香樟確定為綿陽的市樹,成為另一種文化價值的傳承。

與此同時,綿陽還把古樹名木保護與城市建設有機結合起來。

在綿陽城區,樹齡最長的是位於人民公園內的一株1300多年的蘇鐵,也是國內罕見的分枝蘇鐵。

蘇鐵的壽命一般約兩三百年,這株千年蘇鐵可謂鐵樹中的“長老”,1983年移植至人民公園。為保護這株蘇鐵,公園特意在其四周配栽了一些蘇鐵,組成了“鐵樹園”,近年來不斷加大保護力度。

在做好保護的前提下,綿陽圍繞古樹名木建設面向市民的文化休閑場所,已建成古樹小微公園16個。據悉,從樹種分類、樹形優美、古樹保護與地方文化傳承相結合、鄉村人居環境提升需要等方面綜合考慮,今年還將新建16個古樹公園,充分釋放古樹名木保護帶來的生態紅利。

綿陽市林業局主要負責人表示,古樹名木是自然生態的歷史傳承,是綠色鄉愁的客觀載體,更是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物質基礎,必須大力推進綿陽古樹名木資源的生態文化價值轉換。

“我們緊密結合植樹節、野生動植物保護日等活動,深入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四川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廣泛投放《綿州古樹‘樹’說鄉愁》專題宣傳片和‘年輪說’系列科普視頻,編印《綿陽古樹》圖冊,開展古樹名木攝影大賽和攝影展,引導全社會形成自覺保護古樹名木的良好氛圍。”綿陽市林業局生態修復科科長陳英介紹,去年,在全國綠化委員會舉辦的“雙百”古樹推選宣傳活動中,綿陽共入選“雙百”古樹1株、古樹群2個,分別佔全省的六分之一、二分之一。

不得不說的是,在全球氣候變暖的生態格局下,古樹名木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遭遇更多挑戰和考驗。綿陽的古樹名木數量眾多,且絕大部分分布在郊野、鄉村,受技術、資金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各項保護工作仍需持續加強。

下一步,綿陽將加大古樹名木保護的宣傳力度,挖掘古樹名木蘊含的人文、歷史價值,逐步開展古樹認養活動,講好古樹故事,充分調動廣大市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並主動參與古樹名木保護的良好氛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查維 邢明文 張曉暉)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