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東興區:著力打造三大百億產業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盛夏的東興區,萬物生機勃勃,三大百億產業亦活力十足:青島正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等靜壓石墨制品制造項目在東興經開區開工建設﹔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園D區正式啟動運營﹔天冬產品不斷上新……
今年以來,內江市東興區深入推進新材料制造、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外包和中醫藥大健康等優勢產業強鏈延鏈補鏈和新技術新產品創新迭代,全力構建“閉環式”重點產業鏈,以高質量產業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新材料制造業活力十足
日前,在東興經開區晶華膠粘新材料西南生產基地項目施工現場,挖掘機的轟鳴聲與施工機械的運轉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曲建設的交響樂。生產車間裡,設施設備的調試工作也在緊張進行中,技術人員們正一絲不苟地安裝、檢查著每一個細節,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
“目前工程進展順利,車間的主體完成率在90%以上,設備安裝也在陸續進行,預計在8月初進行調試、試生產工作。”四川晶華膠粘材料有限公司設備主任王鵬說。
據悉,東興經開區晶華膠粘新材料西南生產基地是省、市重點項目,總投資10億元,佔地500畝,一期佔地202畝,擬建成年產10億平方米新型膠粘材料(含電子材料)生產線、年產10萬噸高性能可降解紙基新材料生產線。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6億元,年實際綜合納稅額可達4800萬元以上,也將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
而在不遠處,另一大新材料制造業項目“青島正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等靜壓石墨制品制造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擬建2條新能源等靜壓石墨制品生產線,年產等靜壓石墨坩堝25萬隻。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年產值不低於10億元。
對於東興區而言,鋰電池正負極材料的量產,將催生很大的石墨坩堝需求市場。因此,項目落地可與內江融通鋰電池正極材料項目配套,推動鋰電池產業鏈向上游延伸,進一步提高東興區新材料產業鏈完整性、穩定性和競爭力。
一條條生產線開足馬力運行,一個個重大項目快速推進,東興區堅持“強龍頭、延鏈條、聚集群”,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百億級新材料制造業呈現快速發展之勢。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東興區7家規上新材料企業產值同比增加69%。東興區經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東興區將持續圍繞工業倍增計劃,聚焦先進高分子材料、復合高性能材料和前沿高科技材料,持之以恆發展壯大新材料制造業。預計全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50億元以上。”
服務外包發展勢頭強勁
內江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園正式啟動運營以來,包括韻達速遞、邁睿中國、內江全搜索等15家企業將首批入駐,為做大東興區服務外包百億產業集群集聚力量,增添動能。
走進園區,一棟棟嶄新的寫字樓高高聳立,園區地標性建筑——科技之門氣勢壯觀。放望去,整個園區充滿著現代化的氣息。
行業百強企業——四川京阿唯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入駐園區的企業,該企業360余名員工已經正式開展工作,年產值超千萬元。“因為政府前期溝通服務工作准備得十分充足,所有入駐問題政府都是一條龍服務幫我們解決,我們隻需要拎包入住就可以了。”企業負責人說。
配套設施的完善是園區發展的基礎,也是吸引企業入駐的關鍵。產業園D區(一期)總面積32.3萬平方米,可容納3.5萬余人。園區按照綜合服務、企業工區、人才公寓、商業街區4大功能分區,布局辦公、吃住、休閑、娛樂等配套設施,充分滿足員工“衣、食、行、住、娛、購、游”需求和企業商務需求。
而這吸引了大批企業的注意,有了入駐園區的意向。東興區正加大與美團等知名企業對接力度,加快與中移在線、富王科技、提達客思等在談企業簽訂投資協議,推進湖北千舜科技、杭州壹網壹創、智運傳媒集團等項目盡快落地。
當前,東興區服務外包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投入使用服務外包產業園A、B、B1、C、D區,總面積達37萬平方米,累計招引企業36戶,其中500強及行業百強13戶,涵蓋了金融服務、數據處理、呼叫服務、數據服務、電商服務、人工智能等類別﹔成功創建四川省服務外包城市、四川省服務業聚集區,入選全省文化產業園區培育庫名單,並謀劃申報國家數據標注基地試點、“內江服務外包金牌客服”省級勞務品牌以及2023年省級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截至今年6月,東興區服務外包產業已實現產值13.9億元,稅收約6800萬元。“園區將持之以恆做優入駐企業服務,打造‘懂你所需,盡我所能’政務服務品牌,建立健全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定期走訪入駐企業,最大限度提供幫助服務,確保企業能夠在園區安心發展、壯大。”服務外包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說。
中醫藥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
7月,是不少中藥材的產出時節。在石子鎮七星村枳殼基地,綠油油的枳殼樹長勢茂盛,樹上已結出雞蛋大小的枳殼果實。合作社負責人鄒方文正和村民一起採摘、裝袋,將枳殼運送到加工車間加工,經過切割、烘干等一系列工序,制成中藥成品,陸續銷往全國各地的藥廠及中藥材市場。
“七星村枳殼大豐收,今年我們老百姓全都到園區來採摘枳殼增加經濟收入,村集體經濟也壯大了很多。”七星村黨委副書記夏海洋說,該枳殼基地佔地4500余畝,種植有37.8萬余株優質枳殼苗木,年產量約550萬斤,總產值900余萬元。
無獨有偶,在高梁鎮方家溝村,600余畝車前草也迎來採收期,大片大片的車前草長出了一根根長達60至80多厘米的穗狀花序。種植大戶張兵正搶抓晴好天氣組織村民收獲車前子,對他而言,今年是個豐收年。
“我今年種了100多畝車前子,畝產比往年高,有150公斤左右,預計今年總收入60至70萬元。”種植大戶張兵說,今年車前草市場行情看漲,收益比去年更高,畝產純收益保守達6000元。
與此同時,天冬產品也不斷上新。四川天草潤東公司成功轉化上市天冬護膚、洗護系列產品12個,新研發天冬原漿啤酒、天冬陳皮膏等產品4個。“公司正迭代升級天冬護膚品、天冬膏和天冬粉,研發天冬米酒、天冬飲料,開發更多功效型的天冬產品,天冬系列產品年產值預計將突破千萬。”該企業負責人說。
枳殼、天冬、車前草……東興區正牢牢把握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契機,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做大做強天冬產業,發展壯大中醫藥大健康產業,不斷朝著百億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奮斗目標前進。
發展壯大新材料制造產業,深入實施工業倍增計劃,著力產業延鏈發展,重點發展先進電池材料、等靜壓石墨制品、高分子材料等產業﹔“加快建設成渝地區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區,爭創國家服務外包城市”為總體目標,堅定不移做大服務外包百億產業集群﹔發展壯大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加大中藥材“甜品”“甜飲”等產品研發力度,實施“中醫藥+康養”戰略,構建特色中醫藥大健康產業體系。內江市東興區將始終堅定區委大力發展三大主導產業思路不動搖,打造好3個百億產業集群,推動“產業強區”戰略,著力譜寫經濟興盛、城市文明、鄉村秀美、人民幸福的東興新篇章。(譚琦琪、彭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