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阿來開講陸游:一朵“靈芝”的顛沛流離

2024年07月12日07:50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朵“靈芝”的顛沛流離

“科學也是追求美的,也充滿詩意,所以,我來到華西,來做這一次講座。”7月9日下午,由川觀新聞、封面新聞、上行文化主辦的阿來“唐宋詩中的巴蜀與成都”系列講座來到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多功能廳。著名作家阿來將新開的“陸游蜀中詩講”系列的第一講“入蜀記:零落歌詩遍兩川”放在了這個特別的場地。

從阿來書房講到醫學院,阿來用調侃但博學的態度活躍了開場氣氛,“在如此科學的地方講詩,本不敢來,但一個朋友告訴我,用望遠鏡、顯微鏡打開的世界,那些細胞的排列同樣是富有詩意的,甚至目前那些用鏡子看不到的量子,它的神秘感與詩歌也是相通的。所以,我就來了。”

自信如“靈芝”

命運卻多舛

這一次,講陸游。作為南宋的高產詩人,陸游流傳於世的詩歌有八九千首,阿來說,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宋代的印刷術已經很發達了,“陸游的詩不再靠口口相傳,或者是互相傳抄,所以流傳很多。但同時也因為陸游激情澎湃,寫作量大。”

開講的第一首詩《劍門道中遇微雨》,並非陸游入蜀寫的第一首詩,阿來說,因為大家一提到陸游就會想到這首詩,就跟提及杜甫就會想到《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樣,“他們的形象被這樣的代表作固化在大家的心中。”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銷魂。”這首詩大家都熟,但阿來著重講解的這個“征”字,卻讓人耳目一新。“這個‘征’字,在唐宋時代,就是‘走長路’的意思,杜甫也用過,‘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在這樣的漫漫長路中,陸游雖然身上臟了,有塵土有酒漬,但並不影響他行走於大好山水中的好心情,由此可見陸游的曠達和豪邁。

講陸游的詩,既要了解當時的時代,更要知道陸游這個人,他是誰?他從何而來?阿來詳解陸游的生平經歷:陸游年十二能詩文。祖父陸佃,曾任禮部尚書。父陸宰,曾任轉運副使。南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陸游赴臨安應試。“他寫下《燈籠》一詩,可見他當年趕考住在一間寺廟中,陸游覺得自己很聰明,他在詩裡將自己比作一朵靈芝。”

自信如“靈芝”,命運卻多舛。阿來特別提到讓無數人為之傷感的陸游與唐婉的婚姻,“二十歲,與唐婉婚。二十二歲,迫於母命,忍痛分飛,陸游寫下《釵頭鳳·紅酥手》,就是大家很熟悉的‘錯錯錯’‘莫莫莫’。”此外,還詳述了陸游與秦檜之間的敵對,陸游因才華橫溢而遭到秦檜的嫉恨,導致仕途艱難,也因此被罷被貶,最終出任夔州通判,主管學事兼管內勸農事,也因此開啟了四川之旅。

被貶入蜀 貧不能歸

自感離杜甫更近

入蜀途中,陸游抵達了杜甫當年到過的白帝城,寫下《夜登白帝城懷少陵先生》。阿來說,從這首詩中可見,被貶入蜀,令陸游感到寬慰的就是離杜甫更近了,“陸游覺得他可以去到當年杜甫生活過的地方,可以去到杜甫留下那麼多瑰麗詩篇的地方,所以他登上這個白帝城,就懷念起杜甫來。”

“乾道八年,1172年,四十八歲,去通判任,貧不能歸。”入蜀,陸游是貧困的。阿來用陸游的《上虞丞相書》的記載予以佐証,“某行年四十有八,家世山陰,以貧悴逐祿於夔。其行也,故時交友醵緡錢以遣之。峽中俸薄,某食指以百數,距受代不數月,行李蕭然,固不能歸。歸又無所得食,一日祿不繼,則無策矣。兒年三十,女二十,婚嫁尚未敢言也。”

陸游上書,但虞丞相沒有理,他又給四川宣撫使王炎上書,因為他在被任命夔州通判前,王炎曾邀請他去做幕僚。於是,陸游在《上王宣撫啟》自薦:“撫劍悲歌,臨書浩嘆。每感歲時之易失,不知涕泗之橫流……如輸勞效命之有期,顧隕首穴胸而何憾。”終於,陸游收到了王炎的回信,得入王炎幕府,正月起行,今四川境內經鄰水、岳池、廣安、利州,往王炎所在的南鄭去,也就是今天的陝西漢中。

途經岳池縣時,被當地農村春耕景象所吸引,陸游寫下《岳池農家》,他在詩中對田園生活由衷地贊美和向往,那種遠離戰事的心情不言而喻。之后,他又到了籌筆驛,寫《籌筆驛》懷念諸葛亮。阿來說,陸游借對諸葛亮功業的稱譽,譴責了勸劉禪投降的譙周,寄托了收復被金人侵佔的失地的政治信念。“陸游一生都在堅持抗金北伐,恢復統一,他的政治立場也都寫在了他的詩中。”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姍姍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