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昭化:創新“四辦”優化服務 打造全方位便民社保服務圈

近年來,廣元市昭化區不斷創新社保服務模式、暢通便民渠道,推出“四辦”工作模式,通過延長業務辦理時間、擴大業務辦理范圍、設立“辦不成事”窗口等方式,切實解決辦事群眾“上班沒空辦、下班沒處辦”的痛點難點問題﹔並為高齡、失能、病殘等老弱病殘行動困難人員提供預約上門服務,傾力打造便民社保服務圈,讓群眾辦事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
社保“彈性”辦 便民利民有溫度
“你好,現在還能辦理社保業務嗎?”7月8日中午,來自廣元市昭化區元壩鎮的居民楊先生匆忙走進昭化區社保服務大廳,詢問社保業務辦理流程。
填表、復印身份証、簽字……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楊先生不到5分鐘就辦理好了社保業務。
“這個延時辦服務太方便了,希望可以大力推廣。”楊先生笑著說,“我平時上班時間比較忙,隻能趁中午吃飯的時候來辦理。工作人員特別認真負責,有什麼不懂的他們都會耐心解釋。”
群眾事情不辦完,社保窗口不打烊。近年來,廣元市昭化區社會保險事務中心推出“彈性辦”工作模式,即提供工作日“延時辦” “周末預約辦”服務。
“工作日期間,工作人員必須服務完最后一名群眾才能下班﹔周末休假期間,社保窗口會提供預約服務,力爭最大限度滿足群眾需求。”昭化區社會保險事務中心干部何燕介紹,今年以來,該區累計提供延時服務100余人次。
“家門口”辦 基層服務有“廣度”
為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最大限度滿足群眾“就近辦”“快速辦”需求,昭化區社會保險事務中心將參保登記、信息查詢、待遇申領等18項高頻業務下放至村(社)便民服務站,充分發揮基層網點作用,最大程度實現社保業務“家門口”辦理,“定點”變“多點”,打通人社公共服務的“末梢神經”。
“以前辦理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登記特別麻煩,天不亮就要出門,先走半小時到鎮上去,再坐一個多小時的車到區上的社保大廳辦理,來回要折騰一整天。”說到社保服務,昭化區衛子鎮石井社區居民陳女士豎起了大拇指,“現在我在‘家門口’就能辦理,節約下來的時間還能多掙點錢。”
“疑難問題銷號辦” 優質服務解煩憂
“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我下個月就可以正常領取養老待遇了。”近日,昭化區社會保險事務中心接到昭化區虎跳鎮居民黃女士的來電。
原來,前幾天黃女士在社保大廳辦理退休手續時,發現她在外省有參保繳費信息,但未轉移至昭化區,從而導致暫時不能辦理退休手續,這讓黃女士煩心不已。
“工作人員說有‘辦不成事’窗口,我就想著試一試,沒想到真的解決了。”黃女士感嘆。
在了解相關情況后,“辦不成事”窗口工作人員立即主動與對方經辦機構溝通協調,最終成功解決。
“我們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通過復雜問題簡單化,將群眾的‘煩心事’變成‘暖心事’。”昭化區社會保險事務中心“辦不成事”窗口負責人說。
在持續深化政務服務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背景下,昭化區社會保險事務中心持續優化服務,設立“辦不成事”窗口,建立“辦不成事”問題台賬,記錄群眾辦事過程中遭遇的問題和困難,協調相關股室商討解決方案,實現問題“一對一”銷號辦。
精准服務“上門辦”貼心服務傳真情
“大爺,請看著手機鏡頭,頭往左邊慢慢轉一下……”7月1日,昭化區社會保險事務中心組織工作人員走進福壽山養老院,為老人們開展養老待遇領取資格認証上門服務。
為進一步深化政務服務“以民為本、服務至上”理念,打通社保服務最后“一米”,昭化區社會保險事務中心主動對接社區(小區)、養老機構掌握社保服務需求,為高齡、失能、病殘等特殊人員宣傳政策、提供咨詢、指導服務,讓群眾足不出戶、在指尖上享受線上查詢社保權益記錄、線上辦理參保繳費、線上辦理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証等便捷人社公共服務。
今年,昭化區社會保險事務中心開展上門服務7次,服務200余名特殊群眾。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服務窗口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增強與各個部門溝通協作,形成合力,不斷總結經驗,優化政務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同心協力打造溫暖人社昭化品牌。”廣元市昭化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席天印表示。(申林、鄒星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