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雅安市石棉縣多措並舉推動民族文藝繁榮發展

王凡
2024年07月10日15:43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雅安市石棉縣多措並舉,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推動全縣民族文藝繁榮發展。

注重傳承保護。積極申報爾蘇藏族“環山雞節”、木雅藏族戲劇“什結拉布”省級非遺名錄2個,爾蘇木雅藏族刺繡傳統技藝、漢族六合拳、美羅舞獅等市級非遺名錄5個,木雅藏族年俗、彝族口弦等縣級非遺名錄9個。推進傳承人才培養,現有各級非遺傳承人50余人,設立刺繡、戲劇等傳習所10余處,開展技藝培訓112期次。做好民族文化收集整理,出版發行《蟹螺爾蘇藏族沙巴文獻整理與解讀》《爾蘇藏族音樂曲目選》等民族書籍9本,出版《石棉文化》20期。

加強宣傳推廣。爾蘇民歌走進央視《民歌中國》,《石棉壯哥》登陸央視,《廣播歌選》雜志專門介紹了石棉民歌。生態歌舞節目《環山雞節歌》在四川省第六屆少數民族藝術節上榮獲舞台類創作一等獎和表演二等獎,參加了第十屆“相約北京”聯歡活動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多樣性節閉幕演出、第二屆中國民族民間歌舞盛典。連續多年舉辦爾蘇藏族“環山雞節”、木雅藏族“晒佛節”、彝族“火把節”等節慶活動。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達體舞”“鍋庄”等民族傳統舞蹈融入各學校陽光體育大課間,舉辦“中華民族一家親書畫展”“民族團結大舞台”等主題活動27場次,實現非遺進校園常態化。

推動創新發展。創作沉浸式民族歌劇,形成以《石棉壯歌》《安順記憶》《蟹螺印象》《行走在栗子坪》為主的地方特色系列舞台劇目,拍攝的中國首部反映爾蘇原生態文化的電影《覺裡曼姆》在央視電影頻道播出。促進文旅融合,將中國傳統村落蟹螺堡子、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打造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研學基地、社科基地,年接待“非遺+研學”團隊50余批次,有效推動民族文藝創新性發展。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