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人民網全媒體四川 10 城行”系列訪談

宜賓市委副書記、宜賓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曾令舉:打造宜居宜業現代化的科創高新、光伏新城

2024年07月10日16:41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宜賓7月10日電 (記者郭瑩)近日,由四川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指導的“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人民網全媒體四川10城行”調研採訪活動走進宜賓市。

在此期間,宜賓市委副書記、宜賓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曾令舉接受了人民網專訪,分享宜賓高新區緊扣“高”“新”定位,圍繞光伏產業建圈強鏈,加強科技創新賦能,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打造國家級晶硅光伏產業集群和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建設科創高新、光伏新城的考量和實踐。

2023年3月31日,宜賓高新區獨立運行暨創建國家高新區工作動員會舉行。 宜賓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緊扣“高”“新”定位,直擊目標、趕超跨越

加快推動高新區后發高點起步,實現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記者:感謝您接受人民網專訪。2023年3月31 日,宜賓高新區正式獨立運行,全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和經濟發展新引擎,加快創建國家級高新區。請您談談宜賓高新區的發展情況。

曾令舉:感謝人民網的關心支持。宜賓高新區是宜賓唯一的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是宜賓市中心城區重要的科技和產業功能區,更是宜賓打造國家級晶硅光伏產業集群的“主戰場”,去年獨立運行以來,搶抓國家“雙碳”戰略發展機遇,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聚焦“高質量發展”與“新質生產力”,緊扣定位、堅定路徑、提升質效、優化服務,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促發展,榮獲四川省工業興省制造強省先進集體,成功入選四川省綠色工業園區,被評為全省“優秀高新區”。

宜賓高新區管委會辦公大樓。宜賓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宜賓高新區全貌。宜賓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一是堅定“高新路徑”。緊緊抓住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堅持后發高點起步,堅定發展晶硅光伏主導產業,加快推動“四區建設”,即: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從“產業園區”向“科技園區”轉變,全力爭創國家級高新區﹔招大引強、建圈強鏈,打造國家級光伏產業創新發展集聚區﹔注重城市功能升級和城鄉融合發展,加快建成“四化同步、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積極打造低碳應用場景,建設綠色低碳先行示范區

二是提升“高新質效”。樹牢“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理念。保障“三個 環節” 。實行“1個項目、1位牽頭領導、1個工作專班” 機制,全力保障項目開工、建設、投用3個環節,實現企業拿地即開工、建成即投用。突出“第一速度” 。堅持倒排工期、挂圖作戰, 園區主動脈產業大道從開工到通車僅10個月﹔英發德耀從開工到投產僅用150天、和光同程僅用147天、四川高景僅用75天,3個產業項目均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做到“量質並重”。英發德耀、四川高景投產1年產值達到100億元,英發德耀已成為英發集團最大生產基地,四川東磁成為宜賓首家5G全連接智慧化未來工廠。2023年,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2億元、同比增長65.9%﹔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286.3億元、同比增長192.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2.68億元、同比增長240%,工業用電量連續18個月增速超過25%﹔建成區面積突破11.8平方公裡,常住人口淨增約1.2萬人。

三是優化“高新服務”。始終秉持“一切為了企業、一切為了項目、一切為了發展”的服務理念,堅持“兌現比承諾更重要、效率比笑臉更重要、解決比解釋更重要”的工作要求,主動當好企業的“服務員”。建成一站式平台。建成一體化政企服務中心,形成 “全周期服務、 閉環式運行、企業化管理”的政務服務體系,積極承接131項行政權力委托事項,全部辦件提速 增效90%以上,實現“辦事不出高新區”。推進“心連心” 溝通。啟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健全企業聯系服務機制、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等,組織企業家沙龍、重點企業座談會,聯系領導平均每月對接企業次數超過4次,幫助企業累計招工產業工人超1萬人。開展全方位服務。秉承“企業發展到哪裡,服務就跟進到哪裡”理念,從企業落地即明確專人全流程跟蹤服務,針對企業訴求和問題,逐一梳理、清單管理、台賬銷號,年均解決企業問題120個以上,讓企業安心經營、放心發展。

四川高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宜賓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宜賓英發德耀科技有限公司。宜賓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堅定不移做大做強晶硅光伏這一新興產業、綠色產業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打造更高能級的產業生態

人民網記者:當前,宜賓市堅定不移實施工業興市制造強市戰略,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請您分享一下宜賓高新區發展光伏產業這一新興產業的考量和實踐。

曾令舉:近年來,宜賓加快推動產業結構向數字經濟新藍海和綠色新能源“一藍一綠”優化轉型,優質白酒、動力電池、晶硅光伏、數字經濟四大主導產業蓬勃發展。高新區堅定不移做大做強晶硅光伏產業,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是搶抓戰略機遇。從全國看,國家正推進落實“雙碳”目標,“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大力提升光伏發電規模,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處於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從四川省看,6部門印發了《促進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光伏產業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融合化發展。從宜賓來看,市委、市政府明確建設國家級晶硅光伏產業集群。宜賓高新區正搶抓一系列重要機遇,在更好服務和融入中央、省委、市委戰略中乘勢而上,加快建設全省晶硅光伏創新發展區,推動產業能級躍升。特別是,雖然當前光伏行業處於盤整期,但企業對行業發展前景堅定不移,對宜賓發展期望滿滿,對高新區未來信心十足,全力推動企業達產滿產、做大做強,英發德耀、四川高景、四川東磁、和光同程等企業馬力全開保障生產,在盤整期逆流而上、破浪前行。

四川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宜賓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和光同程光伏科技(宜賓)有限公司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宜賓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二是完善產業生態。把握產業發展規律,堅持市區一體推進,加快布局光伏全產業鏈。產業謀劃“選好賽道” 。深刻把握光伏產業發展趨勢,依托全市“1+N”光伏產業空間布局,圍繞拉棒、切片、電池到組件的光伏主產業鏈,瞄准全國百強和行業十強企業,編制光伏“產業 鏈圖譜”“產業招商地圖” 。招引對接“找准伙伴” 。按照 “大兵團”作戰、“小分隊”攻堅,通過科技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精准開展招引,高規格承辦宜賓市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辦推介會、簽約儀式等16場,不斷提升對外知名度,累計簽約光伏等項目29個、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其中百億級項目6個。做大做強“建好集群” 。宜賓市委、市政府出台《進一步推進宜賓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成立宜賓高投集團, 持續推動做大企業主體、做好企業升規,形成硅棒83GW、硅片80GW、電池片108GW、組件5GW, 以及坩堝、 鎢絲、金剛線、銀漿、包裝等配套產業為一體的光伏產業生態圈,成為全省光伏產業鏈最完備的園區。

宜賓高新區中金潤產業園。宜賓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三是推動科技賦能。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首要位置, 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科技招商。 圍繞“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制定高新區《科創十條》等政策舉措,推動從“基金招商”向“科技招商”提升轉變,與上海交大、四川大學等國內頂尖團隊簽訂“揭榜挂帥”課題項目書、總金額9100萬元,全力推進與中山大學共建光伏產業研究院,加快設立光伏硅材料研發中心。已建成省級以上創新平台8個,2023年R&D佔GDP比重達5%。培育創新主體。完善梯度培育體系,建立企業培育庫,做強頭部企業、擴充腰部企業、壯大小微企業,推動科技型中心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集群式發展,促進英發德耀、四川東磁等重點光伏企業建設“高效晶硅電池研發中試線”等中試平台5個。已建成高新技術企業22家、專精特新企業8家。加強產教融合。依托宜賓12所優質高校、13所產研院資源,推動英發德耀與成都工業學院、 四川高景與電子科技大學等簽訂校企合作協議,累計達成產學研合作協議30余個、技術合同交易金額2.4億元。創新“引校入園 ”機制,與宜賓技師學院簽訂合作協議,成功獲批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暨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實訓基地,將入駐京東、網易、中汽研等企業開展聯合辦學。

科技創新生態集聚區。宜賓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以產聚人、營城聚產,深入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

加快建設科創高新、光伏新城

人民網記者:請您介紹一下高新區如何通過“產城人”融合發展,加快建設科創高新、光伏新城。

曾令舉:展望未來,宜賓高新區將實現從“產業園區” 向“科技園區” 再向“宜居城市”跨越提升,在此過程中, 我們培育壯大企業集群,助推“產的升級” ﹔通過加快完善基礎配套設施,推動“城的建設” ﹔用心打造和美人居環境,加快“人的集聚” ﹔在“產城人”融合發展中持續擦亮宜賓高新區的幸福底色。

會議中心、天光星城。宜賓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樂川村龍船溪聚居點效果圖。宜賓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一是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發展新興產業。 推進光伏產業鏈延伸融合、區域協同創新、服務共建共享,精准招引通威等“垂直一體化”龍頭企業和細分領域 專精特新企業,深化與儲能產業園合作,加快布局“光伏+儲能”產業,形成“握指成拳”的發展新優勢。鞏固發展傳統產業。引導重慶啤酒、永樂古窖等企業開展“智轉數改” ,推動食品飲料產業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到營銷服務,運營管理的智能化、綠色化,帶動全要素生產率的顯著提高。加快布局未來產業。瞄准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產業,完善豐富產業應用場景,培育產業生態。強化三次產業聯動發展。加快推進文體創意示范園、丹山碧水網紅點,不斷整合盤活文旅資源,持續拓展城市近郊沉浸式、體驗式文旅新場景、新業態,前瞻布局文旅+農業、文旅+生態等多業態跨界發展。

宜賓高新區產業大道。宜賓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二是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加強規劃引領,堅持 “策規一體、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租購並舉”的發展理 念,以“城市開發—房地產—金融”良性互動為指引,完善城市提升發展規劃,打造“一核一帶兩翼”的整體空間格局。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水電氣路訊以及能源項目、新基建項目等建設,優化與產業布局相適應的貨物物流網絡,推進G247、產業大道西延線等重點工程建設,啟動1平方公裡沿江鄰裡中心整體開發,加快97畝天光星城商圈建設,運行“光伏 life”市集,建設“城市- 組團-社區”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打造15分鐘社區生 活圈。加強民生補短板,按照“保障基本、兼顧差異”原則,建立多元化住房供應體系,合理規劃建設商品住房、租賃住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圍繞功能補短設施,啟動建設高新幼兒園、高新小學、高新醫院、智慧停車場、園區公交等教育、醫療、交通設施,持續完善公共服務功能。

丹山碧水。宜賓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三是創新推動人力人才集聚。推動科技人才集聚。完善高新區“招才引智”政策,設立每年4000萬元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依托四川省光伏產業研究院,為高水平人才和技術骨干搭建創新創業平台,加快集聚一批引領產業發展和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推動產業工人集聚,探索農業人口轉化為產業工人、服務從業人員路徑,鼓勵企業就近招工用工。完善職工教育培訓體系,依托高新區首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暨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實訓基地,不斷提升產業工人綜合素質。推動城鄉群眾集聚,充分尊重群眾意見,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加快推進樂川村龍船溪城鄉融合聚居點建設,完善紅旗社區城鄉融合聚居點規劃,根據“同鎮不同村、 同村不同組”情況,精准制定准入條件,打造城市人羨慕的“田園”和農村人向往的“家園” ,加速建設宜居宜業現代化的科創高新、光伏新城。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