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四川縣(區)委書記訪談
廣安市廣安區委書記劉永明:以“一域之興”為“五區共興”貢獻廣安區力量
人民網廣安7月5日電 (記者朱虹)近日,由四川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指導的“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人民網全媒體四川10城行”調研採訪活動走進廣安市。
在此期間,廣安市廣安區委書記劉永明接受了人民網專訪,介紹廣安區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及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等方面的成果經驗。
人民網記者:《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等相關政策裡,廣安都是同城融圈重要的一環。今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第5年。請您介紹一下廣安區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實踐和成效。
修建中的鎮廣高速白馬渠江特大橋。張國盛攝
劉永明:5年來,我們認真落實黨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唱響“雙城記”,共建“都市圈”初見成效。
一是在交通同城上下功夫,讓“融圈”步子快起來。我們著眼破解“達而不暢、通而不快”的交通陳疾,打響“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會戰,開工建設直達西渝高鐵的高標准城市主軸,加快推進鎮廣高速、鎮巴高速、省道S406線、廣安至機場快速通道等交通干線,緊密跟進廣安至重慶中心城區市域(郊)鐵路、城軌快線、南充至廣安鐵路等重大項目,建成通車過境高速東環線及渝廣支線,暢連雙核、聯通毗鄰的交通體系加速構建,渝廣“半小時通勤圈”建設駛入快車道。
二是在產業同頻上做文章,讓“融圈”盤子大起來。我們聚焦以協作促協同、以融通促融合,組織參加西博會、西洽會等成渝兩地經貿活動,精心舉辦“渝見廣貨”、招商“重慶行”、龍安柚旅游文化節等活動,積極參與共建成渝世界級產業集群、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引進成渝產業轉移和配套項目59個、協議資金136.3億元,“廣字號”電機裝上了“渝字號”整機,“秦巴山”的花椒驚艷了“長江邊”的味蕾。實施專項引才“小平故裡英才計劃”,深化與西南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農科院等成渝地區高校院所合作,組建全省第三個“智興天府專家行”地方智庫“思源智庫”,建成院士(專家)工作站3個,多項創新成果在廣安區實現轉化運用。
三是在民生同享上求突破,讓“融圈”路子實起來。我們始終致力於讓渝廣兩地群眾享受相同的政務服務待遇。高標准推進便民政務服務“三化”建設、“四辦”服務,311項“川渝通辦”、140項“跨省通辦”全區可辦。聯動重慶抓好知識產權、生態環境等領域跨區域協同監管執法,攜手共建高標准市場體系、共筑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深化教育醫療領域“進圈結對”,廣安中學、區人民醫院等與16家成渝單位實現人才共育、資源共享。推動與重慶社保接軌、醫療檢查和職稱評定結果互認,每年惠及群眾6萬人次以上。
人民網記者:四川省委對“五區共興”作出戰略部署后,廣安區結合實際做了自己的探索和實踐,請您為我們分享廣安區推進“五區共興”的特色亮點。
廣安區現代服務業產業園二期項目建設“快馬加鞭”。廣安區委宣傳部供圖
劉永明:“五區共興”是破解發展不平衡問題的“金鑰匙”,也是推進四川現代化建設的“必答題”。放在全省大局中,廣安區既肩負省委賦予川東北經濟區的重要使命,也面臨增強發展動力、提高發展質量的現實挑戰。我們結合區情實際,聚焦重點領域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力求以“一域之興”為“五區共興”貢獻廣安區力量。
一是扭住關鍵推動經濟振興。把拼經濟、搞建設落實到抓項目上,用好區級領導挂聯、專班推動、“一項目一方案”融資、“紅黑榜”考核獎懲等“挂圖作戰”工作機制,開足馬力大抓項目、抓大項目,2023年開工重點項目135個。堅持駐點招商、小分隊招商、“一把手”帶隊招商並舉,2023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8個、5億元以上產業項目5個,項目落地跑出簽約26天即投產的“加速度”。
二是借勢借力推動產業煥新。一手“開源頭”,用好與浙江南潯東西部協作寶貴資源﹔一手“架渠道”,發揮本土上市企業“磁場”效應,通過國企引領、協同招商建園區、壯集群,做強水電氣裝備制造主導產業,布局新型顯示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2023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工業稅收分別增長16.1%、35.7%。搶抓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契機,大力實施鄧小平故裡景區整體提質、渠江印象、文廟歷史文化街區等標志性項目,辦好川東北天府旅游名縣聯合體活動,推動小平故裡文韻更濃、人氣更旺,成功創建四川首批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三是串珠成鏈推動城鄉共興。堅持“以城促產、以景融城、產城互動、景城融合”的理念,在環主城區6個鄉鎮整體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場鎮風貌提升、鄉村農房改造、山水林田美化,協同打造產城景融合發展示范帶,推動城郊鄉鎮發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的優勢,放大生態高顏值、環境高品質特色,城鄉融合發展雛形初現。建成1.8萬畝高標准農田和大豆—玉米—蔬菜輪作示范基地,完成重要節點區域人居環境整治,初步形成“河暢、水淨、岸綠、景美”的田園風光。
四是“五社聯動”推動治理創新。以黨建為引領、社區為陣地,全覆蓋組建城市社區黨委,選優配強“兩委”班子、專職干部,下大力氣理順職責、統籌任務、整合資源,用基層“一根針”穿起治理“千條線”。以財政為杠杆、社區為紐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公開發包、擴大基層自治、撬動社會參與,鏈接社會工作者、社會組織、社區志願者、社會慈善資源,推動社區工作由“忙事務”向“優服務”轉變,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人民網記者:廣安區在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促進城鄉共同繁榮方面,有什麼成果和經驗?
生態公園城市。張國盛攝
劉永明:近年來,我們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著力構建城鄉雙向賦能、協調共進新格局,2021年獲評四川省鄉村振興先進縣,2023年在全省鄉村振興先進縣“回頭看”中獲“優秀”等次。
空間布局方面,圍繞人口均衡發展、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劃定“1+4”主體功能區,順向調優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資源布局,統籌規劃臨港城市新區、縣域次中心、片區中心鎮、農業強鎮、文旅特色鎮,推動縣域空間形態更好適應新型城鎮化需要、城鄉發展格局更加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
發展動力方面,聚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扎實抓好老城區提質、新區開發和“三型城市”建設,加快培育人力資源、裝備制造、現代輕工等產業集群﹔分類建設一批場鎮美、功能全、環境優、產業強的中心鎮和特色鎮,確保農業轉移人口留得下、住得穩,“十四五”以來城鎮面積拓展3.4平方公裡,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4.13%。
工作路徑方面,按照“大園區+小業主”思路,強化高標准農田建設和“五網”基礎配套,在引育新型經營主體、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兩端發力,構建以優質糧油、優質生豬為主導,以龍安柚、湖羊、糧經復合、稻漁綜合種養、鄉村旅游為特色的“2+5”現代產業體系,產業發展“含金量”更高、“含綠量”更足。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縱深推進“五類”農房改造、“廁污共治”、鄉風文明“一榜兩評”等小切口工作,行政村實現生活垃圾清運體系全覆蓋,鄉鎮場鎮污水處理率達100%。堅持以點帶面、梯次推進,抓好“鎮、片、村”三級試點示范建設,深化國家級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創成國家農業產業強鎮1個、省級百強中心鎮1個、省級鄉村振興先進鎮2個,在發展數字農業、加強鄉村建設規劃管理、延續鄉村文脈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成果。
人民網記者:作為四川省唯一一個高標准農田建設遙感監測試點縣,高標准農田建管保險試點縣,同時納入全省整區域推進試點縣,目前建設情況如何,未來計劃如何在高標准農田建設領域擔當示范?
廣安區花橋鎮糧油基地。廣安區委宣傳部供圖
劉永明:一是技術升級提升管理效能。2023年8月,農業農村部將廣安區納入全國高標准農田建設遙感監測試點縣,明確我區試點面積2.1萬畝,通過對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施工進度、建設狀況、種植利用情況等實時遙感監測,探索提升項目綜合管理能力的技術手段和工作方法。目前,試點工作已進展過半,各階段遙感數據通過採集、處理,對項目現場管理提供了反饋建議,工程質量監督APP已進入最終調試階段即將正式投入使用,屆時將實現項目有據可查、全程監控、精准管理。
二是政策保障提升防風險能力。2023年8月,農業農村廳將廣安區納入全省高標准農田建管保險工作試點縣,明確我區試點面積2.4萬畝,通過購買保險服務,為高標准農田建后因自然災害等原因造成的工程損毀提供修復資金和人員保障。目前,試點仍在進行中,自2023年底保單生效以來,已對田坎垮塌修復、渠道淤堵清理等保險事項理賠20余萬元。
三是高效建設提升示范效果。2023年9月,農業農村廳將廣安區納入全省第一批整區域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示范縣,計劃到2024年底,將全區符合立項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准農田。經過實地踏勘摸底,我區有13.4萬畝待建永久基本農田,其中8.2萬畝於2023年啟動建設,目前已基本完工﹔剩余5.2萬畝已完成40%,預計今年底將全面完成示范任務。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連片建設、壓茬推進,扎實抓好高標准農田建設“五年行動”,逐步將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准農田﹔突出水地一體、機技並重,將高標准農田建成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的“大糧倉”﹔聚焦嚴格管理、高效利用,總結推廣試點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模式、健全機制,確保高標准農田長期穩定發揮作用,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丘區樣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