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誤食野生菌“白羅傘” 中毒住進ICU
醫生提醒:預防毒蘑菇中毒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自行採食野生蘑菇
最近,又到吃野生菌的季節,中毒事件時有發生。6月25日,在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村民涂先生一家上山撿野生菌,誤將“白羅傘”當成雞樅菌帶回家,烹飪食用后導致一家四口中毒,被送進醫院重症監護室搶救。
致命鵝膏,也叫白羅傘、白毒傘,被稱為“蘑界”的頭號毒王。經醫生診斷,四人的病情為蕈類中毒(白羅傘),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損傷。據醫生介紹,含鵝膏類毒素的蘑菇致死率非常高,最重要的臨床特點就是潛伏期大於6小時,即食用蘑菇到出現症狀時間超過6小時,甚至10多個小時。
7月2日,涂先生的妻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四人在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重症監護室搶救治療,仍未脫離生命危險,家裡已花費20多萬元,無力承擔高額的治療費,於是在網上發起了籌款,希望大家幫幫他們一家人。
■ 事發:
誤食野生菌“白羅傘”
一家四口中毒住進ICU
7月2日下午,在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的病房外,48歲的李女士一臉的愁容。李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家住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的農村。在6月25日上午,她和丈夫、小兒子、小兒媳一起,在離家不遠的山上去撿野生菌,“我們撿了兩種野生菌,一種是喬巴菌,一種是白羅傘。當時,我們並不知道是白羅傘,誤將它當成雞樅菌帶回了家。”
當天中午,李女士一家人將喬巴菌烹飪后食用。當天傍晚,他們又將白羅傘爆炒后食用,“一共大約有五六朵,當時我怕沒有炒熟,在鍋裡炒了很久。”李女士介紹,丈夫、兩個兒子、小兒媳吃了炒熟的白羅傘,隨后在6月26日凌晨,四人相繼出現了嘔吐、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我晚上沒有吃野生菌,就沒有中毒。”
李女士說,當發現四人有中毒跡象后,他們乘坐三輪車到了冕寧縣第二人民醫院,醫生進行了各項檢查和洗胃,但病情不見好轉。隨后,他們又經120急救車轉送到涼山州第二人民醫院急診治療,“醫生告訴我們病情非常嚴重,病人已經出現嚴重的肝功能損傷,因為當地醫療條件有限,建議我們轉到成都治療。”6月28日下午,四人轉院到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進入ICU重症監護室搶救治療。
■ 進展:
醫生診斷為蕈類中毒
四人出現不同程度肝損傷
記者看到,涼山州第二人民醫院的出院証明書顯示,四人診斷為蕈類中毒(白羅傘),均出現肝功能不全、凝血功能異常等症狀。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住院病情証明書顯示,診斷為急性毒蕈中毒,中毒性肝損傷。
李女士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五口主要靠打零工、種地為生。家裡突發如此變故,讓家庭舉步維艱,“截至目前,四個人住院已經花了20多萬元了,其中一部分都是向親戚朋友借來的,現在已經欠費5萬多元了。”6月29日,李女士在水滴籌平台為家人發起了籌款,籌款目標為40萬元。帖子發出后,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截至7月2日下午,已經有2800余人次進行捐款,籌款金額達5.7萬余元。
新聞鏈接
致命鵝膏有多毒?
被稱為“蘑界”頭號毒王
雲南疾控曾發文稱,劇毒鵝膏菌在全國都是中毒致死率最高的一類毒菌,誤食毒菌中毒死亡90%由劇毒鵝膏菌所致。此前,6月19日,攀枝花市米易縣就有一戶村民在山上撿拾野生菌后,誤將有毒的鵝膏菌帶回烹飪食用后致一家4口中毒,其中一人不幸身亡。
“在毒蘑菇中毒病例中,含鵝膏類毒素的蘑菇致死率是非常高的。”有醫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含鵝膏毒素的蘑菇最重要的臨床特點就是潛伏期大於6小時,即食用蘑菇到出現症狀時間超過6小時,甚至10多小時。
6月28日,四川疾控微信公號發文稱,近10年來,四川每年都有因誤食毒蘑菇而導致的中毒事件,其中不乏人員死亡。四川有不少山區丘陵地帶,每當6-8月進入夏季,雨水增多,野生蘑菇便進入生長旺季。人們為嘗鮮常常去樹林裡採摘,成為中毒事件的一大隱患。
該文還重點介紹了毒蘑菇界的頭號殺手:致命鵝膏。致命鵝膏俗名“白毒傘”“白羅傘”,可以造成急性肝損害,自從被發現,就在我國至少制造了30余起慘案,導致100余人中毒,其中超過60人死亡,成為我國名副其實的“蘑界”頭號毒王。在四川、雲南和貴州等地,每年5月初至8月初是它們的生長旺季。致命鵝膏生長在闊葉樹林地上,周身雪白,偶爾菌蓋表面中央部位為淺黃褐色。最大的特征就是“頭上戴帽(菌蓋),腰間系裙(菌環),腳上穿靴(菌托)”。
若不慎誤食毒蘑菇有什麼症狀呢?比較輕的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有的還有精神症狀,嚴重的還要發生肝臟、腎臟損害,甚至致死。如發生誤食,立即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並催吐,減少毒素的吸收,同時以最快的方式將中毒者送往最近醫院。預防毒蘑菇中毒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自行採食野生蘑菇,不吃來歷不明或獵奇而得的蘑菇。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江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