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四川省腫瘤醫院王朝暉:知難而行 做治病救心的醫者

王凡
2024年07月01日11:00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王朝暉榮獲四川省衛健委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四川省腫瘤醫院供圖

她是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突出貢獻優秀專家,33年來,她歷經數次手術生死戰,為無數甲狀腺、口腔頜面、耳鼻咽喉等頭頸部腫瘤患者實現了生命的完美重塑。

盡管榮譽加身,她依舊淡泊如水、率真超然,做手術、上門診、病房查房、開會、帶教、做科普……披星戴月、早出晚歸是她真實工作的寫照。每當被問起“你這麼忙,到底圖個啥?”,她會堅定地說:“每當看到我的患者多年以后都還健在,而且活得非常好,有一種由衷的幸福感和職業自豪感。”

她就是四川省腫瘤醫院頭頸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甲狀腺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病區主任王朝暉。

“不僅讓患者活下來,還要讓患者活得更好”

作為一名頭頸外科的醫生,王朝暉坦言,沒有什麼比看到患者能夠恢復健康,參與正常的社會生活更讓人激動的了。

然而,實現起來談何容易。頭頸部各類重要器官密集,承載著視覺、味覺、語言、吞咽等人體功能,而頭頸腫瘤外科涉及多個器官,腫瘤切除常會導致器官缺損、畸形和功能障礙。“所以頭頸腫瘤外科手術難,不僅體現在腫瘤的切除上,更體現在器官的修復和再造上,很多患者甚至不願意接受治療。”王朝暉表示,作為一名頭頸外科醫生,“不僅讓患者活下來,還要讓患者活得更好”是她畢生的追求。

這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但是王朝暉迎難而上,一“啃”就是三十多年。

王朝暉在門診。受訪者供圖

一名舌癌晚期患者,整個舌頭不能動,輾轉數家醫院,都被告知需要進行全舌切除。幾經輾轉,他來到了王朝暉的診室。“我告訴他放心交給我們,不僅要根治腫瘤,還要給他再造個舌頭,重回社會,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王朝暉說。

既要切除病灶根治腫瘤,又要為患者重建器官,這樣的手術比一般常規手術時間長,有的手術一做就是十幾個小時。豐富的實戰經驗,過硬的技術乃至體力、毅力,是手術成功缺一不可的保障。這樣的手術王朝暉不知道做了多少,她已經習以為常,但每一次都全力以赴,為的就是能夠讓患者在術后擁有更好的生活質量。

“作為一名醫生,再忙也要把患者裝在心上。”

每天7:30,她會准時出現在病房,查房、帶教、看報告、研究生開組會……“如果不提前查房,就不能准點門診或手術,那麼多病人在外面排著,他們從天南海北過來,不容易。”她的話語中透露出對病人的深深理解和同情。對於王朝暉來說,每天的工作雖然繁重,但她從未有過絲毫的懈怠。

每周一下午、周四上午門診前后,是她特意為復查患者留出的一段時間。在這個擠出來的時間裡,無論是現場復查,還是線上問診,她總會詳細解答患者的疑惑。面對越來越多的患者,王朝暉通常一坐就是半天,一次又一次錯過飯點。

每到年末,她的科室還會舉辦患友會,邀請患者回到科室現場答疑解惑。這樣的患友會,已經堅持了7年。因為患者來自天南海北,為了方便給大家答疑解惑,她帶領的團隊還建立了一個“個案管理群”,近3年患友會一直堅持線上形式,覆蓋患者更多。

這些患者中有不少經過手術成功重返社會:有人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成功考入心儀的大學,開啟了新的人生篇章﹔有人邂逅了真愛,締結了美好的婚姻,共筑幸福的家庭,並迎來新生命的誕生﹔有人在經歷手術后,依然堅守著對藝術的熱愛,用美妙的歌聲詮釋著生命的價值……“因為普通百姓對癌症還是很陌生,不相信癌症能活那麼久,所以我們會邀請康復的患者回來給現在的患者講治療體會、康復經驗和面對疾病的心路歷程,讓他們能直觀地了解手術后的狀況、如何康復、怎麼樣正常地回歸社會等等,這樣他們就更有信心面對自己的疾病和配合治療。”王朝暉說。

王朝暉不但認真決策患者的治療方案,也會關注和患者及家屬的溝通。手術無論多晚結束,她依然還會回到病房查房,但是 “作為一名醫生,再忙也要把患者裝在心上。手術后沒有見到醫生,家屬往往會擔心地睡不著。作為主刀醫生,我去了病房交流一下,他們的心就不慌了”。

“走出去,把甲狀腺癌的規范化診治送到基層”

“患者因為信任,把生命交給我們,我們的每一個決策和操作都會影響患者一生。腫瘤的治療不是一把手術刀就能解決所有問題,所有腫瘤疾病都離不開精准診斷、規范治療、精准康復等環節,甲狀腺癌的診治也不例外。”王朝暉介紹,“我們的團隊在甲狀腺癌的診斷、治療、圍術期管理、術后康復及長期隨訪的各個階段都要秉承規范化理念,其目的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王朝暉帶領科室醫護團隊,著力建立甲狀腺癌的全程管理制度。

王朝暉在義診。受訪者供圖

規范建立了,如何落地生根?作為中國抗癌協會甲狀腺癌專委會常委、四川省醫師協會甲狀腺醫師分會會長和省抗癌協會甲癌專委會主委,十余年來,王朝暉帶領團隊一起走遍了四川的山山水水,通過義診、講座、帶教等多種方式把規范送進很多基層醫院,其中包括很多革命老區,推動了四川地區頭頸腫瘤規范化診療的發展。

每次下基層,王朝暉都親自示范操作,耐心解答問題,她的言傳身教,不僅讓年輕醫生們感受到了醫學的嚴謹和崇高,更讓他們看到了自己未來努力的方向。“醫生需要一輩子的學習和更新知識,我們到基層巡講和手術示范的主要目的,就是讓更多的基層醫生獲得規范的腫瘤診治理念和新的技術,這樣能讓更多基層腫瘤患者獲得規范的診療。”王朝暉說。

王朝暉每年開展的國家級和省級繼續教育項目,通過專業講座、病例討論、手術直播等形式進行頭頸腫瘤規范診療技術推廣,近3年累計培訓近千名基層醫生,為推行頭頸腫瘤同質化診療貢獻力量。

王朝暉的仁心仁術不僅僅局限在醫院內,她一直通過各種途徑為患者健康,為中國甲狀腺事業的發展傾注著滿腔熱血。她所帶領的團隊通過微信公眾號、多途徑的健康教育以及隨訪平台來實現甲狀腺癌的全程管理。面對平時上千條滾動的問題,她和科室醫護人員將大家反映的問題,集中收集進行分析,熱點的問題還會做成課件,定期講座逐一解答。

王朝暉做健康科普。受訪者供圖

近幾年,她撰寫了科普小文章30余篇,涵蓋腫瘤防治、康復、術后健康生活、指導就醫等知識。她每年還會組織甲狀腺知識宣傳周活動,將科普講座和義診帶進社區,讓人們正確認識甲狀腺腫瘤,推行腫瘤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理念。

“一個優秀的醫生要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保持先進”

在她看來,一個優秀的醫生不僅要在技術上追求卓越,更要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保持先進。因為作為一名黨員醫生,不僅僅是提供醫療服務,更要在醫療團隊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

作為一名老黨員和資深的黨務工作者,她帶領的支部一直秉承:將黨員培養成專家,將優秀的醫護工作者培養成黨員的理念,帶出優秀的隊伍服務於患者,最終患者獲益。王朝暉也十分重視對青年醫生的培養,她在工作上對科室的醫護人員要求嚴格,希望青年醫生能夠保持專業精神和職業道德,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醫療技能﹔鼓勵大家繼續深造,現在團隊有4名成員在職攻讀博士。此外,她經常組織各種學術交流和病例討論會,鼓勵青年醫生積極參與,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她的帶領下,青年醫生們逐漸嶄露頭角。

義診。受訪者供圖

除了醫術,王朝暉還十分注重培養團隊的醫德醫風。她認為,醫學應該是有溫度的科學,她要求醫護人員應該有愛心、耐心、責任心和擔當,應該始終堅守初心,敬畏生命。

頭頸外科在王朝暉的帶領下,醫療技術不斷提升,醫德醫風也備受贊譽。近3年來,頭頸外科年手術量持續增長,2023年達到4700余台,所帶領的甲狀腺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病區近3年年手術台次均在2500以上,居四川省腫瘤醫院之首,四級手術佔比、平均住院日、非再手術比及並發症發生率均以高標准完成,是國家癌症中心首批甲狀腺癌規范化診療質控試點單位。

(責編:章華維、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