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記者調查

以蠟為墨 守護這一抹藍白色的傳承

2024年06月30日11:03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先用蠟刀蘸熔蠟繪花於麻布上,再以藍靛浸染后去蠟,經裁剪、縫制、裝香料、填棉花、系繩打結……幾道工序下來,一個苗族蠟染香囊就制作完成了。在四川瀘州市敘永縣枧槽苗族鄉群英村的蠟染工坊,苗家阿媽、阿姐們正在忙碌。

苗族蠟染技藝是瀘州市級非遺項目。近年來,為打造好這塊非遺品牌,傳承人楊安平不斷探索“非遺+N”發展路徑,將蠟染技藝應用於現代產品設計,讓更多人了解蠟染藝術,愛上蠟染產品,推動鄉村振興。

苗族蠟染

傳承2000年的非遺技藝

“苗族蠟染技藝,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楊安平說,先民在生產生活中逐漸掌握黃蠟防止染色技術,蠟染技藝由此成型。但在當時,這項技術隻用於印制一些簡單的圖案,並未廣泛應用。隨著生產技術提高,到了魏晉時期,蠟染技術可以染出數十種顏色,開始用於制作各色服飾。進入盛唐,蠟染技藝已在全國范圍內流行。

楊安平在講解蠟染技藝。曾剛攝

楊安平在講解蠟染技藝。曾剛攝

宋朝時期,生產工藝更為簡便的藍印花布出現,工序繁瑣的蠟染技藝逐漸在中原地區消失。而受地理環境限制,生活在西南地區大山深處的苗族群眾將這一古老的蠟染技藝完好傳承下來,敘永苗族蠟染技藝便是典型代表。

傳統蠟染產品制作共分熬蠟、磨布、畫蠟、染色、脫蠟、漂洗、晾干、縫制8個步驟。制作時,先把黃蠟也就是蜂蠟裝在融蠟爐中加熱至融化,再用蠟刀蘸取黃蠟,在白布上勾勒出圖樣。“就像是用毛筆蘸墨水作畫一樣。”楊安平說。

特殊的蠟刀,是苗族蠟染的一大特色。楊安平介紹,這種蠟刀由能夠保溫的黃銅制成。因為用融化的黃蠟在布匹上勾勒圖樣,需要保持一定的溫度,才能進行較長時間的作畫,所以蠟刀講究的就是保溫。

同時,上色的布匹也有要求,通常是選擇純棉布、棉麻布或是真絲,這些材料更容易上色,染出來也更好看。

圖樣勾勒完成后,再將布匹浸入提前准備好的染料中。楊安平介紹,染料以板藍根為原料,先將其放在發酵池中浸泡兩三天,便可得到藍色液體,一個星期左右可制作成藍靛泥,再用藍靛泥發酵便可染布。黃蠟具有疏水性,這就是苗族蠟染使用黃蠟進行染色的根據。當布料浸入到染料中時,藍色染料便會附著在除了圖樣以外的布料上,從而將布料染成藍色。

染色步驟完成,要把布料進行高溫脫蠟,再漂洗、晾干,便可用來縫制衣服、香囊等物品。“以往,我們通常都是拿來做苗家姑娘的百褶裙,現在還能用來做家居用品,如床單、窗帘等,苗族蠟染的使用范圍還是非常廣的。”楊安平說。

時代發展

苗族蠟染技藝坐“冷板凳”

苗族蠟染在古代與扎染、印染並稱為我國三大印花技藝。在眾多傳統工藝中,許多印染已經可以實現現代化大規模生產,唯有蠟染隻能用傳統的手工方法印制。

在瀘州古藺縣、敘永縣的苗族地區,蠟染工藝獨特,其中以敘永枧槽、兩河等地蠟染裙尤為突出。其主要特點是圖案精美,線條流暢,大量採用花蝶等動植物形象。色彩多以藍白為主,少有紅、綠搭配,精美絕倫。但是,由於蠟染技藝傳承方式較為傳統,學習難度較大,純手工制作方式嚴重阻礙了蠟染技藝的進一步發展,陷入傳承難和創新難的窘境。

苗家兒女晾晒蠟染作品。曾剛攝

苗家兒女晾晒蠟染作品。曾剛攝

楊安平說,很多年輕人認為這種傳統手工藝作品不賺錢,不願花時間學。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苗族村寨中的青年一代多數已選擇進城務工。留在村裡的老一輩傳承人受限於知識水平,以純手工制作為主的蠟染產品仍停留在服飾等布料產品上,難以實現技術更新。

“苗族蠟染因其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明顯,傳播范圍僅在川黔地區,其他民族認可度不高。”楊安平分析,除此之外,蠟染技藝的傳承多數以家族傳承為主,有的傳承人會少量收徒,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蠟染技藝的傳播。

蠟染作品制作難度大,成品價格就比較高。楊安平介紹,村裡有位老師一年創作一幅作品,要價高達4.3萬元,買家不好找。“這幅作品上有24朵花,其實,完全可以把這些花拆開,做成24幅作品。還有,若把這些蠟染元素融入家居生活或旅游消費品中,作為茶館、酒吧、咖啡店的裝飾用品或旅游紀念品,產品創新后,接受的群體也可能會更多。”

“技藝傳承難,技術創新難,產品更新跟不上消費者需求,隨著時代變遷,苗族蠟染這項非遺技藝一度坐上了‘冷板凳’。”楊安平有些無奈地表示。

打造品牌

“非遺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如何將苗族蠟染技藝傳承下去?從小耳濡目染,17歲便跟著母親學習蠟染技藝的楊安平想打造一個獨具魅力的非遺品牌,借力“非遺經濟”推進鄉村振興。

“首先要走出去。如參加各種文化交流活動,讓更多人了解苗族文化,進而了解苗族蠟染藝術。”楊安平說,2023年7月,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敘永苗族蠟染扎染作為藝術展吊頂裝飾展陳亮相,“以苗族傳統元素為主的蠟染扎染作品總長度34米,一經亮相,立即吸引不少觀眾駐足觀賞,驚嘆之余不忘拍照打卡。”

楊安平在蠟布上刻畫圖案。曾剛攝

楊安平在蠟布上刻畫圖案。曾剛攝

“非遺技藝並不是為了傳承而傳承。通過產業合作,將蠟染技藝應用於現代產品設計中,還能推動蠟染等非遺產品的市場化。”楊安平介紹,2018年,敘永縣扎染蠟染苗繡專業合作社在枧槽苗族鄉揭牌,採用“大師工坊+家庭作坊+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影響帶動周邊上千人居家就業﹔2020年,通過招引方式,楊安平入駐古藺縣箭竹苗族鄉,成立了苗族刺繡蠟染傳統工藝作坊,除了帶動當地村民就業,還經常組織非遺培訓,培植出不少家庭作坊。如今,開發出的蠟染產品已拓展到服飾品、家居用品、旅游產品等5個系列,包含婚服、體恤、長短裙、床罩、字畫等28種產品。

去年以來,楊安平又將蠟染文化與敘永的“永寧八景”相結合,創作出獨具特色的《漫嶺騰雲》《鐵爐晚渡》《雙橋映月》《流沙懸練》等蠟染裝飾畫。此外,在古藺大黑洞、分水羅漢林等旅游景區,融入蠟染元素的裝飾、紀念品如今隨處可見,蠟染產品得以豐富和拓展。

提及苗族蠟染非遺技藝的傳承,楊安平說,目前,蠟染技藝已進入枧槽中學、瀘州開放大學等校園,傳承人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蠟染歷史和技術工藝。

一塊方巾、一尺藍布﹔一針一線、一筆一畫。古朴而雅致的蠟染紋樣是苗族同胞指尖下點繪的美好夢境,也是千百年來他們與生靈和諧共生、且行且歌的真實見証。蠟染技藝,不僅“繪”出了苗族同胞的美好生活,也“染”出了苗鄉振興的發展“藍”圖。(彭茜、曾剛)

(責編:羅昱、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