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多舉措筑牢禁毒防線 繪就無毒家園“新畫卷”

人民網 李平 趙祖樂 彭茜
2024年06月26日16:2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傳球、突破、上籃……在2024涼山州第二屆“火戰涼山·火洛杯”禁毒防艾男子籃球聯賽比賽現場,隨著開賽哨聲響起,球員們迅速進入比賽狀態,現場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今年23歲的陳品初扎實是涼山州鹽源縣籃球隊隊員,這已經是他第二次參加籃球聯賽了。“禁毒元素的融入,讓比賽變得更加有意義了。我們在參加比賽的同時不僅學到了禁毒知識,也變成了禁毒宣傳的一員,感覺很自豪。”

將禁毒元素融入體育賽事進行宣傳教育,只是四川開展禁毒工作的方式之一。近年來,四川禁毒部門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牢固樹立“禁毒如救火”理念,以“磐石”系列專項行動為載體,深入推進禁毒“清源斷流”行動,持續深化毒品問題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智慧治理,全力打好新時代禁毒人民戰爭,全面推動全省禁毒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實現新跨越。

第二屆“火戰涼山·火洛杯”禁毒防艾男子籃球聯賽現場。人民網 趙祖樂攝

第二屆“火戰涼山·火洛杯”禁毒防艾男子籃球聯賽現場。人民網 趙祖樂攝

挖掘禁毒IP內涵 塑造禁毒宣傳品牌

6月仲夏,熱情如火。“加油!加油!”走進位於涼山州西昌市的涼山民族體育館,加油聲此起彼伏。2024涼山州第二屆“火戰涼山·火洛杯”禁毒防艾男子籃球聯賽正在這裡激情上演。現場,帶有涼山州禁毒IP“火洛”元素的宣傳標語、賽事吉祥物等十分搶眼。

除了將“火洛”元素融入籃球比賽,涼山州委禁毒辦還在比賽過程中設計了禁毒防艾的知識問答互動環節,讓觀眾可以在熱烈的球場氛圍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禁毒防艾知識。

“我非常喜歡籃球,是專門從外地趕來看比賽的。”剛走出體育館的胡付才難掩激動之情,“我參加了知識問答,不僅學到很多禁毒方面的知識,還獲得了主辦方提供的禮品,有雨傘、筆記本、保溫杯等,感覺他們挺用心的。”

“這是我們第二次舉辦這樣的籃球賽事,今年的‘火洛杯’與本土體育賽事‘火戰涼山’強強聯合,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禁毒+體育帶來的正能量,為的是讓健康人生、綠色無毒的理念扎根涼山。”涼山州委禁毒辦專職副主任趙平麗介紹,涼山州把“塑造禁毒宣傳品牌”作為高質量推動禁毒防艾三年攻堅行動和全國“禁毒示范城市”創建的戰略性工程,強勢構建“1+N”禁毒宣傳品牌集群,“火洛杯”便是他們依托品牌建設打造的主題活動之一。

近年來,涼山州立足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圍繞“火洛”這一禁毒宣傳主品牌,探索禁毒文化與特色民俗文化交融發展路徑,形成了“阿都”民俗講禁毒、“谷尼”禁毒詩文大賽、“義諾央合”禁毒民歌會等一批極具地方特色的禁毒宣傳品牌。同時,結合文旅創作了“火洛游歷涼山”主題海報,並衍生出“千年古城·無毒會理”禁毒文化藝術巡游和“嶲水無毒·筑夢文昌”文昌故裡禁毒文化節等品牌宣傳活動。

“我們還創作了‘火洛’系列手辦、明信片、信封等,讓‘火洛’更加深入人心,更加‘出圈’。”趙平麗表示,下一步,涼山州委禁毒辦將以“文化禁毒”為牽引,進一步激發涼山禁毒IP“火洛”品牌活力,公益發行“火洛”禁毒主題漫畫讀本﹔用首批入圍全州禁毒宣傳活動品牌帶動各縣(市)深入挖掘本地特色亮點,積極開展第二批禁毒宣傳活動品牌選樹活動﹔全面拓展禁毒宣傳與民俗文化、文旅發展、體育運動融合路徑,深入發掘禁毒文化潛能,增強涼山禁毒宣傳品牌集群社會影響力。

在渝鄰水籍涉毒人員“平安關愛”座談會。鄰水縣公安局供圖

在渝鄰水籍涉毒人員“平安關愛”座談會。鄰水縣公安局供圖

深化川渝警務協作 助力緝毒執法提質效

廣安市位於四川省最東面,緊鄰重慶,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橋頭堡”和前沿陣地。近年來,當地立足毒情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禁毒合作框架協議》,在深化川渝禁毒警務協作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為了最大限度將在重慶的廣安籍吸毒人員管控在當地,我們全面開展了外流販毒高危人員研判,加大了與重慶各區縣警方的協作力度,開展聯打共治,有效壓減了外流販毒人數。”廣安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副支隊長張海蛟介紹,近3年,廣安外流販毒案件數減少22.8%,外流販毒人數下降85.3%,較前3年平均數降幅達34.9%。

廣安在禁毒工作上取得的成效,離不開各區縣禁毒部門的共同發力。其中,作為四川省距離重慶主城區及兩江新區最近的縣城,鄰水縣深入貫徹《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禁毒合作框架協議》,成立對渝禁毒警務協作工作組及駐渝外流販毒整治工作專班,與重慶11個區縣公安機關簽訂《打擊外流人員毒品違法犯罪合作協議書》,構建“1+1>2”禁毒工作模式,定期組織召開聯席會、交流座談會。

6月18日,廣安市鄰水縣公安局聯合重慶鄰水商會組織召開外流販毒整治工作暨在渝鄰水籍涉毒人員“平安關愛”座談會。會上,涉毒前科人員代表說:“吸毒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傷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折磨和家庭的破碎。現在的我,是一個全新的我。在此,我呼吁,堅決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像這樣的會議,我們已經組織召開了35次,目的就是為了及時掌握渝鄰毒情形勢動態。目前,聚焦信息資源共享、情報線索互通、警情案件聯研、治安要素聯管等重點工作,我們已開展業務研討、信息通報及交流會商76次。”鄰水縣公安局副局長吳雪鋒說。

吳雪鋒介紹,除了成立工作專班,鄰水縣公安局還推進建立完善了渝鄰禁毒情報協作共享交流機制,落實了外流販毒流出地、流入地“雙向管理”責任機制。“得益於‘雙向管理’機制,我們實現了渝鄰合作執行強戒。目前,已聯合重慶市公安局渝北區分局黃泥磅派出所查找並規勸13人送重慶市未成年人強制隔離戒毒所、重慶市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異地執行強制隔離戒毒。”

據統計,自渝鄰禁毒情報共享機制、“雙向管理”責任機制建立以來,鄰水縣已先后協查反饋情報線索186條,集中會商研判22次,形成聯合行動方案25個﹔開展聯合集中清查12次,抓獲嫌疑人8人,鏟除罌粟470株。

編撰出版禁毒教材 筑牢校園禁毒防線

“我在學校上過禁毒公開課,通過老師講的典型事例,發現毒品離我們其實並不遠,我們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談起毒品的危害,華西中學學生劉抒易侃侃而談。

華西中學教師曾艾萍在為學生講解禁毒知識。人民網實習生 施瑩攝

華西中學教師曾艾萍為學生講解禁毒知識。人民網實習生 施瑩攝

為創新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教學體系,成都市成華區教育局和禁毒專職教師在日常禁毒課堂教學中萌生出編撰覆蓋各年齡段整套教材的想法,並上報上級教育和禁毒部門。多名教師參與教學資料編撰工作,聯合區教育局保障50余所中小學(含職高)每學年4個課時的禁毒教學實踐進課堂,給同學們帶來了毒品危害“新感悟”。

曾艾萍是華西中學的一名禁毒專員、青年教師,為了讓孩子們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她下足了功夫。平日裡,她不僅在教學中持續滲透相關知識,還精心組織了一系列活動,例如知識競賽、公開課以及主題黑板報等。此外,她還積極參與編撰了《成都市中小學毒品預防教育教學資料》。

“要讓孩子們明晰毒品的危害,我們必須使用不同的方法,真正激發他們的興趣,這樣的話,他們才會銘記於心。”曾艾萍說。

巧克力、奶茶粉、跳跳糖、郵票……如今,新型毒品層出不窮、花樣繁多,很多都披上了偽裝的外衣。為了讓孩子們能夠識別新型毒品的“花式偽裝”,成華區禁毒辦還聯合區教育局、區高校禁毒聯盟,打造了禁毒教育“第二課堂”,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大手牽小手”活動。

“未來,我們區的青少年毒品預防工作還將多方聯動,統籌多個單位共同參與,保持長效溝通機制,著力打造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品牌,全方位提升教育質量。”成華區禁毒辦副主任冉軒表示。

省禁毒委出台《關於加強全民禁毒宣傳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推動學校加強禁毒教育,全省95%的中學將毒品預防教育知識納入學業考試﹔成都市郫都區創新打造“高校禁毒教育聯盟”,做精做強“一六三”緝毒打擊技戰法,大力實踐共建共治共享的禁毒治理新模式﹔成都錦江區牛市口街道構建以“1+3+26+N”(1個街道禁毒教育基地、3個行業陣地、26個專屬網格陣地、N個主題陣地)為主體的禁毒微陣地,開展禁毒活動90余次﹔內江市公安局整合公安、司法、衛健資源優勢,建成特殊人員康復救治中心,實現了對病殘吸毒人員“分流—救治—回歸”的閉環管理……近年來,在強化宣傳教育、實施“深耕善治”上,四川禁毒工作成果滿滿。

四川省禁毒辦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四川涉毒違法犯罪活動降至10年來的最低點,有力防范和遏制毒品犯罪反彈風險,全省毒品形勢整體向好態勢不斷拓展。推動各地深入踐行“禁毒如救火”理念,持續深化全省禁毒人民戰爭,四川,任重而道遠!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