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人民網全媒體四川10城行”系列訪談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蔡宗煒: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開放橋頭堡

2024年06月21日15:15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瀘州6月21日電 (劉海天、趙祖樂、彭茜)近日,由四川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指導的“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人民網全媒體四川10城行”調研採訪活動走進瀘州市。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蔡宗煒接受了人民網專訪,分享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以下簡稱“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全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開放橋頭堡、加速推進開放型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考量和實踐。

推出創新成果501項

為國家試制度、為區域搭平台、為地方謀發展

人民網記者:您好,感謝接受人民網專訪。請簡要介紹近年來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高質量發展情況。

蔡宗煒: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於2017年4月正式挂牌運行,是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為全國第三批成立的自由貿易試驗區,規劃面積19.99平方公裡。

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瀘州綜保區、瀘州跨境電商綜試區。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供圖

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瀘州綜保區、瀘州跨境電商綜試區。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供圖

挂牌7年來,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秉承“為國家試制度、為區域搭平台、為地方謀發展”的發展理念,以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核心區、長江上游航運貿易中心示范區,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開放橋頭堡為目標,累計推出創新成果501項,其中生產型出口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企業“套餐式”注銷服務模式、綜合保稅區一線進區貨物“即到即入”等9項獲全國推廣,33項經驗在四川全省推廣,初步形成先進材料、糧油食品、國際貿易三大百億級支柱產業集聚發展態勢。2023年,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完成主營業務收入767億元、同比增長9.1%,實現進出口總額140.45億元、同比增長11%,佔瀘州全市比重的63.58%。瀘州港全年完成水運集裝箱箱量21萬標箱、增長10.6%,佔全省比重達66.3%﹔進口糧食131.56萬噸、同比增長25.7%,持續位居長江上游港口首位。瀘州綜保區實現外貿進出口額114.5億元,位居全國綜保區第87位。瀘州跨境電商產業園完成跨境電商交易額10.16億元、同比增長77.62%,獲評全省唯一省級成熟型跨境電商產業園。

中歐班列“瀘州號”首發。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供圖

中歐班列“瀘州號”首發。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供圖

全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開放橋頭堡

人民網記者:今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第5年。請您介紹一下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實踐和成效。

蔡宗煒:我們搶抓國、省開放發展戰略機遇,以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總牽引,立足自身區位和開放平台疊加優勢,全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開放橋頭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積極融入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建設。我們與自貢、宜賓、內江以及重慶永川、江津、榮昌等川南渝西12個產業園區共同簽署了《川南渝西自貿協同改革聯動創新聯盟擴盟框架合作協議》,推動川南渝西地區抱團發展,全方位深化改革協同、開放協同、創新協同,探索協同復制推廣國家及川渝兩地自貿試驗領域改革試點經驗、最佳實踐案例、制度創新成果。近3年來,片區形成的綜合保稅區一線進區貨物“即到即入”模式、長江內河口岸進口“極簡通關”模式等10項制度創新成果已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同類型地區復制推廣。

二是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對外開放樞紐。我們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優勢,深化瀘州港與宜賓、永川、江津港口協作,常態化開行重慶—瀘州—宜賓水水中轉班輪,支持鼓勵川渝兩地物流企業深入開展物流合作。2023年,瀘州港完成水運外貿箱量6.34萬標箱,佔全省比重達81.9%。在穩定運行“瀘州-廣州”鐵海聯運班列、圖定開行瀘州中歐班列的基礎上,我們又成功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江鐵海聯運班列,打通了四川南向出海的最短通道。

瀘州中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供圖

瀘州中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供圖

三是深化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周邊地區產業合作。園區在做大做強先進材料、糧油食品、國際貿易3個百億級開放型產業的同時,尤其注重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相關地區的產業鏈合作。例如,在先進材料產業上,園區的日盛科技高檔鋰電銅箔項目,其產品主要供應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川渝地區動力電池領域下游客戶﹔在糧油食品產業上,園區的中海糧油進口大豆加工項目、中信建設進口糧食深加工項目,其產品主要供應川渝周邊地區畜牧養殖產業﹔在國際貿易上,園區進口的糧食主要服務西南地區的釀酒、油類、飼料加工產業,汽車零配件主要服務成都、重慶等地的汽車制造產業發展需要,稀土、塑料粒子等原材料主要服務成渝地區周邊的化工、新材料、冶金等產業發展需要。此外,瀘州綜合保稅區已與重慶西永、涪陵、江津等綜合保稅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產業鏈共建、政策協同等方面交流合作,強化產業鏈和供應鏈銜接。瀘州跨境電商綜試區線下跨境電商產業園已集中入駐25家企業,線上公共服務平台注冊備案企業56家,有力幫助成渝周邊地區竹制品、手工藝品等特色產品通過跨境電商出口。

四是合作共建川渝產教聯合體科技創新平台。深化與重慶所轄縣(市、區)及毗鄰地區的人才交流合作,推動建設瀘永江產教聯合體,赴重慶化工職業學院、重慶科技學院等高校開展招才引智活動10場次。依托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高級職稱評審權限,聘請5名重慶地區正高、副高級職稱專家進入評審專家庫,著力構建瀘永江三地技術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實現專業技術職稱互認,已接待瀘永江周邊人才職稱咨詢800余人次。聘請重慶文理學院教授為企業科技副總,校企合作共建區域性高水平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四川日盛銅箔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供圖

四川日盛銅箔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供圖

發揮6大開放平台疊加優勢

加速推進開放型產業集群集聚發展

人民網記者: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強調“堅持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提高西部地區對內對外開放水平”。請問您有哪些考量和實踐?

蔡宗煒: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處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是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家重大戰略交匯節點,是瀘州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的核心區。我們將依托開放樞紐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發揮自貿區、綜保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6大開放平台疊加優勢,加速推進開放型產業集群集聚發展。

一是加快推進“平台興區”,提升鏈接國內國際市場能力。堅持“協同擴能提質興平台”,推進自貿區等6大開放功能平台與川渝滇黔周邊地區內外貿產業發展深度“協同”,加快各平台功能有效疊加整合“擴能”,促進自貿區制度型開放水平和產業經濟發展水平“提質”。

二是加快推進“開放強區”,推動四向開放協同發展。堅持“東西南北促開放”,突出東向產業引入功能,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努力承接東部地區梯度轉移的產業﹔突出南向市場擴展功能,加速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開發利用,對接東南亞市場,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突出西向北向聯通功能,持續穩定開行瀘州中歐班列,強化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合作,更好成為各地產品走向國際的“中轉站”和“樞紐港”,為西部地區加快融入全球經濟拓展新空間。

四川新康意眾申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供圖

四川新康意眾申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供圖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力爭到2027年園區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0億元

人民網記者:今年5月,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通過了《關於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決定》。請您展望一下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高質量發展的願景。

蔡宗煒:我們將堅持“優勢優先、特色發展”,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和未來產業前瞻布局,發展壯大先進材料、糧油食品、國際貿易三大百億產業,發展壯大一批具有產業生態主導力的鏈主企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到2027年園區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0億元、進出口額超過200億元、進口糧食超過20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5萬標箱,建成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核心區、長江上游航運貿易中心示范區,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開放橋頭堡。

一是開展自貿區對標領航行動。我們將加快落實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建立與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接軌的制度體系,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推動形成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加快建立與國際經貿規則相銜接的內陸水港型制度創新體系,爭取更多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全省推廣,為國家向西開放戰略布局作出制度型貢獻。

二是實施開放平台賦能提質行動。我們將大力推動綜合保稅區制度創新、業態創新、協同創新,全面提升保稅加工產業規模,全力打造長江上游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和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要承載地。持續做大做強瀘州跨境電商產業園,加快建立線上線下融合、境內境外聯動的營銷服務體系,探索打造跨境電商新零售商業經濟圈,培育瀘酒、瀘果、瀘茶、瀘竹等瀘州跨境電商出口產業帶。整體提升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等口岸功能,推進與綜保區形成“區港聯動”“前港后區”的產業布局,全力打造長江上游進口糧油食品加工貿易中心。積極爭創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藥品試點,著力推動醫藥健康進出口貿易制度創新、業務創新和模式創新,加速培育醫藥健康產業新質生產力。

三是加快促進特色優質產業提質倍增。先進材料方面,我們將加快培育發展紡織新材料、硅基銅基新材料、石化新材料、高分子復合新材料4類新型材料產業鏈,力爭2027年先進材料產業年產值突破200億元。糧油食品產業方面,我們將加快推進國家糧食物流核心樞紐,全面建設進口糧食食品加工、貿易、物流、倉儲、銷售一體化產業鏈條,打造長江上游糧油食品加工貿易中心。國際貿易產業方面,我們將用活用好中歐班列-長江航線—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陸水聯運資源,進一步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經貿往來,有序引導周邊地區的先進材料、白酒、農產品、中藥材等更多特色產品走出國門,同時將更多“一帶一路”優質產品引進來,力爭2027年園區外貿進出額實現翻番。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