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人民網全媒體四川10城行”系列報道

眉山市:兩新產業做抓手 支撐新發展

2024年06月21日09:50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當前,眉山正面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都都市圈建設、國家級天府新區建設、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一系列國家戰略和政策機遇,四川省委把加快成德眉資同城發展作為“先手棋”。這些國省戰略密集實施,顯著提升了眉山在區域經濟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

為此,眉山主動融入四川省萬億先進材料和能源化工產業,已形成鋰電、晶硅光伏、化工新材料等細分領域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體系,正加快打造成渝地區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

近日,由四川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指導的“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人民網全媒體四川10城行”調研採訪活動來到眉山市,了解眉山市如何抓住新能源新材料機遇,在全省多個領域佔據鰲頭。

據了解,眉山全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規上企業244戶,產業規模從2016年的145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909億元﹔建成全球單體車間建筑面積最大、產能規模最大的光伏電池車間,全球最大三聚氰胺生產基地,西南最大的濕電子化學品生產基地,省內最集中的鋁合金生產基地﹔硅基負極產能全國領先,基礎鋰鹽產能、電解液產能全省第一。

彭山經開區。眉山宣傳部供圖。

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第一個十年的跨越式發展

在眉山市鋰電行業,鋰電產業已涵蓋中上游的基礎鋰鹽、電解液、正負極材料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及動力電池和儲能系統等下游產業,2023年產業規模達到210億元。已引進美國雅保、天華時代、SQM等基礎鋰鹽企業,形成產能15.6萬噸﹔引進錦源晟、協鑫集團等前驅體及正極材料企業,形成產能24萬噸﹔引進杉杉科技、勝華新材等負極材料企業,形成產能23萬噸﹔引進天賜股份、研一科技等電解液企業,形成產能40萬噸﹔引進萊爾科技、茵地樂等企業,形成鋰電專用化學品產能10噸、輔材產能8.8萬噸﹔引進中創新航、等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企業,形成產能10GWh。

在晶硅光伏產業中,已覆蓋硅片、N型電池片等環節,2023年產業規模達到240億元,建成全球單體車間建筑面積最大、產能規模最大的光伏電池車間﹔先后引進通威太陽能、璉升光伏、美科新能源、凱盛光伏等企業在眉投資,全市已建成43GW高效晶硅電池片、16GW單晶切片產能。

在化工產業領域,已形成天然氣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為主的產業體系,2023年產業規模達到236.7億元。金象賽瑞建成全球最大的三聚氰胺生產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硝基復合肥生產基地﹔萬華化學正在建設全球領先的可降解和改性塑料生產基地、最具競爭力的電池材料生產基地、全球一流的精細化學品生產基地和全球有影響力的新能源專用化學品生產基地﹔青衣江、立白實業、聯合利華、贊宇科技等企業集聚形成日化產業鏈,擁有全球最大的鈣芒硝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鈣芒硝生產線、中西部地區最大的磺酸生產基地﹔晶瑞電子、江化微等企業集聚,建成西南最大的濕電子化學品集聚區。

眉山發展兩新產業的底氣何在

一個產業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好的環境。目前,眉山是全省首批開放發展示范市,擁有3個省級化工園區及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多個國家級開放平台﹔與成都協同打造天府大道科創走廊,擁有國省級創新平台117個,即將建成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創新中心,2022年全市研發投入總量增速全省第1、研發投入強度全省第4。

眉山市高質量、高標准保障重大項目工業用地,目前建成標准廠房200萬平方米,可供企業“拎包入住”。眉山電網位於四川主網架,是川西水電往成都、重慶方向輸電通道的關鍵節點,有力保障重大項目用能需求。依托甘孜眉山飛地合作,享受涉藏地區特殊政策支持,具備留州電量電價和礦產風光資源優勢。擁有14所高校、數量全省第2,每年畢業學生3.2萬人,四川大學眉山校區建成后,還將集聚3000名教授教師、2萬名碩博學生,為企業提供多層次人才需求。建成新能源新材料等4個產業學院,根據企業需求設置專業、開設“訂單班”,定向培養輸送職業技術工人,實現產教無縫對接。

為了吸引企業,留住人才,眉山市設立總規模200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聯動資金近500億元,用於支持優質項目落地。全國首創“稅電指數貸”,提升企業獲信獲貸效能。出台“1+3”產業支持政策18條、科創16條、人才新政12條等政策措施,對主板上市的企業一次性最高獎勵1000萬元,對頂尖創新創業人才團隊來眉領辦重大戰略發展項目的最高給予綜合資助1億元。

堅持“眉山服務、眉山速度、眉山成本、眉山誠信”金字招牌,營商環境測評保持全省第一方陣。持續深化項目審批提速改革,對重點項目提供全周期VIP服務,中創新航從簽約到開工用時僅37天,杉杉項目從開工到投產用時僅7個月,不斷刷新行業紀錄、眉山速度。

兩新產業未來將佔據半壁江山

按照眉山的發展規劃,到2027年,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佔工業比重突破60%,基本建成“產業高端、企業高精、產品高質、技術高新、服務高效”的成渝地區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

在鋰電行業,眉山將推動電池材料向新型磷酸鹽材料、高容量三元正極材料、高性能硅碳負極材料、新型鋰鹽、復合集流體等技術方向迭代,鼓勵發展大圓柱電池、方形疊片電池等新型電池結構技術及高端粘結劑、補鋰劑、導電劑等高附加值輔材,配套發展電池模組及配件,加快布局固態電池、凝聚態電池、儲能電池及廢舊電池回收利用,超前布局電池檢驗檢測項目,協同打造全國領先的鋰電材料產業基地、成眉新材料先進制造業集群。2027年,鋰電產業規模達到1400億元以上。

在晶硅光伏產業,眉山重點發展低損耗、超薄片大尺寸硅片和N型電池、光伏建筑一體化產品,配套發展高性能膠膜、智能支架及逆變器等電力電子器件、智能光伏產品,探索發展薄膜太陽能電池、鈣鈦礦電池,推廣應用“光伏+”、分布式光伏等,協同打造成樂眉光伏產業經濟走廊,建設世界級晶硅光伏產業基地。2027年,晶硅光伏產業規模達到1300億元以上。

在化工新材料產業,眉山夯實天然氣精細化工產業鏈,重點布局特種工程塑料、可降解塑料、碳氮新材料、特種橡膠、高性能纖維等高分子材料及生物質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化學品、電子化學品、高端表面活性劑、催化劑等專用化學品,打造全省一流綠色化工材料基地。2027年,化工新材料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易林)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