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四川住建企業黨委書記訪談
轉型發展 融入大局
為“五區共興”貢獻華西新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和省委的團結帶領下,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與此同時,四川地域廣闊、地理差異明顯,區域之間自然稟賦和發展基礎差別之大在全國少有,五大經濟區(成都平原經濟區、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攀西經濟區、川西北生態示范區)之間的協調發展明顯不足。2022年11月,四川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提出以“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為總抓手,統攬四川現代化建設全局。“五區共興”既是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在四川的貫徹落實和具體實踐,更是基於四川區域發展新階段提出的新要求和戰略抉擇。
華西集團作為四川省委省政府定位的國有骨干企業、龍頭企業、鏈主企業,一直以來始終牢記並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論述,始終牢記引領四川“建筑強省”建設的光榮使命,持續深入推進“1333”戰略轉型舉措,不斷創新企地合作機制,深度融入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戰略部署的落實貢獻力量。
一、勇擔使命,引領四川建筑轉型升級
投資建設四川省級建筑產業園。建筑業作為四川傳統優勢產業、富民產業,為四川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20年4月,四川省委確定華西集團牽頭投資建設四川省級建筑產業園區。4年多來,華西集團主動對接、積極作為,各項推進工作取得顯著階段性成果。政策支持上,產業園區建設已納入《四川省“十四五”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規劃》《四川省“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四川省“十四五”省屬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發展規劃》3個重要規劃以及《加快轉變建筑業發展方式推動建筑強省建設工作方案》等重要工作安排。建設實施上,按照“1+N”總體安排,產業園總部園區科研基地已於2022年3月在四川天府新區正式開工﹔智能裝備產業園已落地德陽,2024年6月具備投產條件﹔智能制造基地已落子簡陽。產業功能園區多點開花,6個產業基地已建成投產,4個產業基地正在加快建設中。通過投資建設以科技為核心驅動力的現代化建筑產業園區,華西集團正大踏步走在引領“四川建筑”品牌形象、發展質量和行業影響力全面提升的征途上。
數字化賦能四川建筑業轉型升級。數字化是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華西集團“十四五”發展規劃》中將數字經濟定位為集團培育性產業,並於2023年1月正式組建華西數字產業集團,按照產業數字化向數字產業化的“兩步走”發展思路,華西自主研發出“三朵雲”(華西善建雲、天府陽光雲、四川住建雲)和“兩把刀”(華西集採平台、智慧工地平台),構建數字產業生態,先后榮獲國家級和省市級多個大獎。2023年12月,華西“三朵雲”數字經濟年交易規模實現破千億元。依托數字化的顯著優勢,華西集團為四川建筑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力支撐和堅實保障。
智能化助推建造方式轉變。智能化是推動建筑業建造方式轉變的核心驅動力,也是建筑業新質生產力的具體體現。2021年,四川省住建廳印發了《關於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華西集團順勢而為,加快培育集團智能裝備產業,成立集團層級的領導機構和專項工作組,大刀闊斧重組整合集團智能裝備產業,於2022年5月正式組建華西智能裝備集團。2023年12月,華西智能裝備集團具體投資實施的四川省級建筑產業園區工程智能裝備產業園成功落地德陽,預計2024年6月底“點火”投產,有望成為“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四川首個集綠色建筑、綠色工業三星標識的智能裝備產業示范園區,為四川建筑業建造方式加快轉變提供源源不斷的華西動力。
二、企地合作,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年集團第三次黨代會以來,華西集團充分發揮自身建筑行業“全鏈”優勢,依托四川省國資委的“國有企業市州行”和自主搭建的各類合作平台,不斷創新企地合作模式,深度融入地方經濟發展,為“五區共興”實施作出了一系列卓越“筑記”。
承接重大項目建設,提升區域發展能級。四川是華西集團的大本營,服務四川、發展四川也是華西發展的應有之義。集團第三次黨代會以來,華西集團累計承接建設了四川省五大經濟區1700多個工程項目,對推動五大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在成都平原經濟區,華西集團承接建設了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金牛賓館改(擴)建工程、天府新區省級文化中心建設項目、簡陽東來印象(文化體育中心)、德陽天府數谷雲上天府智算中心、眉山通威全球創新基地項目(一期)等諸多重大項目,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強勁帶動作用。特別是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項目,作為國家“十三五”期間規劃新建規模最大的民用運輸機場,是“一帶一路”重要國際門戶樞紐,支撐四川乃至西部地區開發開放的新動力源,華西集團全程、全方位參與了項目建設,並且攻堅克難如期完成了世界首例設計時速350公裡且不減速高鐵下穿航站樓的建設任務,啃下了中國民航“十三五”最硬的一塊骨頭。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項目。四川華西集團供圖
在川南經濟區,華西集團承接建設了諸如自貢江姐故裡紅色教育基地項目、宜賓創新孵化基地、自貢市東部新城二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渝昆高鐵宜賓站站前廣場項目等重大工程項目。尤其是自貢江姐故裡紅色教育基地項目,這是四川省委省政府交辦華西的重大專項任務,華西“善建者”僅用93天就高水平完成全部建設任務,創造了“華西飛將軍”速度。
自貢江姐故裡紅色教育基地項目。四川華西集團供圖
在攀西經濟區,華西集團承接建設了會東縣白鶴灘水電站移民安置項目、攀枝花阿署達及馬家田片區綜合開發項目、涼山“三館”(涼山州博物館、建昌博物館、三江流域博物館)等重點項目。在白鶴灘水電站移民安置工程建設過程中,華西集團高質量完成了82項新建公建設施、14項庫周公建設施恢復工程、12個安置片區的土地開發整理工程、電力工程、通信工程和廣電工程,助力國家能源事業從強到優。
攀枝花阿署達及馬家田片區綜合開發項目效果圖。四川華西集團供圖
在川東北經濟區,華西集團承接建設了達州市中心城區危舊房改造三年攻堅行動示范項目、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新區醫院住院大樓建設項目、嘉陵城鄉融合路網建設項目、川渝高竹新區科技創新基地產業孵化區建設項目、四川職業技術學院鋰電科技學院建設項目、廣安市集中隔離方艙建設項目等。尤其在廣安市集中隔離方艙建設項目過程中,面對肆虐的疫情,華西集團僅用15天就建成15000間隔離廂房。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新區醫院住院大樓項目。四川華西集團供圖
在川西北生態示范區,華西集團積極參與環境生態修復、鄉村振興和災后重建各項任務,承接建設了阿壩州方艙醫院、中科院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康定市體育館、稻城亞丁機場項目、甘孜機場項目、“9·5”瀘定地震過渡安置點項目等工程。尤其是“9·5”瀘定地震發生后,華西集團堅決執行省委省政府指令,第一時間趕赴災區,全力救援受災群眾。災后重建中,華西“善建者”僅用18天完成瀘定過渡安置點建設,再次彰顯了華西作為國資國企的責任擔當。
中國科學院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項目。四川華西集團供圖
精准有效投資,打造地方經濟發展新引擎。集團第三次黨代會以來,華西集團積極向建筑產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轉型,主動對接四川各地市州,通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合資公司等方式,不斷創新投資模式,做到精准投資、擴大有效投資,以建筑相關產業投資作為重要抓手助推地方經濟發展。
聚焦產業提質升級精准投資。華西集團聚焦建筑業提質升級,主動對接五大經濟區地方政府,積極尋求合作契合點,集團公司先后與省內各地方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25份,並通過注資成立新公司、股權多元化、產業投資等多種方式加快合作項目落地見效,深度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如,投資的達州華西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是川東北地區唯一的裝配式建筑專業化企業,按照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制造“四化”目標建設,促進建筑工業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推進川東北新型城鎮化建設。
聚焦經營性項目建設擴大投資。集團第三次黨代會以來,華西集團通過不斷探索,逐步形成並推廣“股權換市場”“屬地化入統納稅換市場”等方式,在宜賓市、南充市、遂寧市、西昌市等地先后投資經營性項目38個,投資額達到116億元,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同時也為集團帶動工程金額390億元,實現了企地合作雙贏。
三、彰顯擔當,助推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作為四川省屬國有骨干企業,華西集團踐行國企社會責任,助推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提升人民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既是職責所系,也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目標。集團第三次黨代會以來,華西集團黨委高度重視欠發達地區的幫扶工作,多次專題研究,集團主要領導實地調研,不斷探索創新幫扶方式,鄉村振興定點幫扶取得明顯積極成效,托底幫扶取得階段性成果。
結對幫扶九寨溝縣及四寨村鄉村振興。堅持“守底線、抓銜接、促振興、強保障”的工作主基調,立足企業主責主業,在黨建扶貧、基礎建設、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智力幫扶以及醫療幫扶等方面充分發揮全產業鏈優勢,重點推進落實5項幫扶任務。建立“善建”積分超市有效拉動內需,打造“內生引擎”﹔援建花椒種植產業基地,打造“動能引擎”﹔開發“九寨溝鄉村振興專區”和“九寨雲購”兩款數字惠農平台,打造“智能引擎”﹔捐建入村門坊“幸福門”、擴建入村道路“振興路”,打造“硬件引擎”。僅2023年,投入各類幫扶物資200余萬元,實施幫扶項目39個,受益群眾達2000余人次,帶動就業165人,幫助增收550萬元。
因地制宜推進阿壩州金川縣托底幫扶。謀劃幫扶思路,討論幫扶措施,形成《調研報告》5份、《合作協議》4份,編制完成《2023-2027幫扶規劃》《2024年幫扶計劃》《河西鄉、毛日鄉2024年幫扶計劃》。組建屬地化建筑企業,培訓產業工人,增加當地GDP和利稅,提升村民收入水平。搭建農產品展銷平台,幫助金川縣成功參展“川貨電商節”“天府糧倉進上海展銷會”,依托華西集採平台線上銷售、華西食堂線下展銷、善建基金搭建供應鏈渠道等方式,助力“土特產業”發展,把幫扶的“規劃圖”變成“施工圖”,為欠發達地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華西智慧。
“五區共興”是四川省委立足於區域協同發展優化期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國家戰略的有力支撐。未來,華西集團將繼續落實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各項重大戰略舉措,繼續落實好四川省委提出的“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的各項工作部署,大力發展建筑產業新質生產力,深度參與融入“五區”協同發展大局,不斷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現代化建設貢獻華西新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