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帳篷+燒烤”以外

“露營+”如何解鎖新賽道?

2024年06月14日08:06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露營+”如何解鎖新賽道?

近日,《2023年中國露營地市場調研報告》正式對外發布。這一報告來自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露營產業專業委員會,對全國373家露營地進行採樣分析,對去年露營地的經營發展情況進行總結。

2023年是露營地市場相對特殊的年份。在2020年至2022年,國內露營地行業一度經歷了一段快速發展的時期。大量新人入局,在城市的郊野布局營地,滿足市民就近體驗大自然的需求。到了2023年,隨著長距離的跨地域旅行重新成為熱潮,近郊的露營市場難以避免地受到沖擊。

在這樣的背景下,過去一年露營地市場“紙面溫度”呈現了怎樣的態勢?從業者的“體感溫度”如何?

看數據

露營地市場壓力大

從業者“體感溫度”偏低

在報告的關鍵指標中,露營地的生存時長備受關注。2022年度的數據顯示,62.4%的露營地經營年限不超過一年。到2023年,這一數據略有好轉,降低為57.6%。生存周期在一年內的“速生”露營地佔比仍較大,這一“紙面數據”反映出露營地仍然是一個較為年輕的產業模式,與從業者對露營地所處發展階段的認知一致。

新興產業的市場成熟度還有待提升。報告同時指出,受制於營地規模、硬件設施、運營能力等因素,年客流量不足5000人次的露營地相比2022年增加了18%。被調查的露營地平均年客流量跌破1萬人次,比2022年又減少了1000人次左右。

市場趨勢也在成都市場的露營地經營者中得到驗証。“去年確實是‘體感溫度’偏低的一年,目前僅同行之間交流的情況來看,本地市場停業的露營地在40家左右。”成都興隆湖畔一家露營地主理人許清月告訴記者。

成都房車露營自駕旅游協會秘書長王晴認為,過去兩年,露營地市場從業者經歷的是從超常規發展回歸到有序發展的一個過渡期。“此前,行業熱度的高增長一定程度掩蓋了部分跟風入局的從業者粗放經營的問題。現在,存量市場競爭加劇,行業出清速度加快,大家一下子面臨市場壓力陡增的局面,如果沒有及時應對好這個變化就容易被淘汰。”

“露營地市場目前壓力很大,但好消息是露營地存活率還在增長。”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露營產業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李洋君表示,露營地市場還沒到唱衰的地步,相比2022年,2023年有29%的營地存活超過一年,比2022年增長了7個百分點,也顯示營地市場正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此外,投資額低於50萬元的小規模露營地佔比在最近3年逐年減少,從2021年的12.2%下降到2023年的7.2%,30畝以下的小型露營地佔比也在最近3年連續下降,兩個指標趨勢同步,說明行業吸引了更具備資金實力的投資者入局。這一趨勢如果持續延續下去,也有利於改善當前以小型營地為主的現狀,帶動行業規模化發展。

看現狀

硬件供應鏈趨向成熟

“帳篷+燒烤”式單一服務已落伍

露營地產業鏈大致可以分為兩端,一端是裝備供給的“硬件端”,另一端是露營地內容打造的“軟件端”。

在成都市區一家國際知名運動品牌的連鎖商鋪內,露營地裝備區和徒步運動區緊挨在一起。在為前來選購露營裝備的顧客推薦商品時,店員經常帶領顧客在兩個區域內來回穿梭。小至重量僅為60克的坐墊,大至可容納8人的帳篷,都在根據不同的場景精細化匹配露營用戶的需求。

“這個帳篷和我們那裡一樣”“這套桌椅也是基本差不多”……從遼寧沈陽不遠千裡奔赴成都學習露營地運營經驗的路女士,在落地參觀后的第一感覺就是“太像了”。“雖然兩地自然氣候、地理條件差距很大,但營地設施外觀仍然看起來非常相似。”路女士感嘆道。

成都市登山運動協會秘書長黃義認為,得益於近年來戶外運動的普及,以及露營地裝備與戶外運動裝備的重合,“硬件端”已相對成熟,造成了露營地外觀相似的現狀。

“外觀的同質化是表象,內容服務的同質化是更為關鍵的症結所在。”在黃義看來,速生“露營地”往往是“帳篷+燒烤”的單調服務組合,這種模式雖然好上手,但服務的單一性難以持續吸引顧客,已經不適合當下的發展趨勢。

以餐飲服務為例,報告中指出,露營地餐飲服務主力依舊是燒烤、火鍋、咖啡“老三樣”,其中超過80%的露營地提供的餐飲服務包括燒烤。“對於很多城市露營地來說,如果自身活動和場景打造沒有足夠的特色、足夠的優勢,那麼和有著成熟供應鏈和運作經驗的餐飲行業對比起來,露營地的餐食服務很可能就是減分項,這類營地的競爭力會大打折扣。”李洋君表示。

“目前,大部分露營地已經意識到這一點,開始關注運營和內容的打造,對露營地的硬件,比如裝備設施等方面的投入更加理性,很多露營地採取開源節流的方式使用硬件。”李洋君說。

看趨勢

滿足情緒價值成為一大要求

跨界整合能力被強調

“還是看能不能滿足我們的團建需求,必須有一些創新的玩法,最好有大屏幕,讓團建活動更有趣。”在成都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的李輝,近期為公司團建挑選了一處露營地,她看重的地方在於露營地活動玩法的創新性。

內容的創新力,就是露營地的吸引力。報告中指出,露營地從業者主觀感受到的兩大困難,第一是“缺乏專業人才”,第二是“缺乏活動內容”。

在人才培育需要一定周期,並且短時間內難以快速補充的情況下,王晴建議從業者需要先轉變內容服務的思路。在她看來,露營最初是戶外愛好者行進過程中一個休息的環節,現在已經從中間環節變為面向大眾的專門體驗自然的場景。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健康和親近大自然的追求是支持露營地產業的核心需求。“現在支撐露營地產業高增長的外部條件已經變了,露營要有足夠的內容填充到這個場景裡,才能持續吸引消費者的到來,提升復購率。”

“整體上,從我們了解的從業者情況來看,成都本地從業者也在探索設計更新穎的場景,從打卡、拍美圖這類初級需求起步,正在朝著更精細化的需求來開展針對性設計,用當下流行的表述來說就是更好滿足顧客的情緒價值。”王晴介紹,目前成都市場已經出現了部分新形態的露營產品,包括針對老年群體的懷舊風場景搭建服務、聯動自然景區開展四季賞花體驗服務,拓展了餐飲服務之外的新賽道。

跨界整合能力同樣被從業者強調。“目前雖然到了露營地相對淡季的暑期,我們和本地的水上運動公司合作新增了皮劃艇項目,也利用研學階段的高峰期和學校合作開展讀書會,效果比較好。”許清月介紹了露營地的新動態。

“在早幾年的高峰期,有了露營地大家便追著你過來,支起帳篷、發個朋友圈就能有客人。現在更加激烈的同行競爭加上露營與其他文旅業態的競爭,讓單打獨斗不再可行。”許清月表示,從最初獲客渠道,到裝備與餐飲供應,再到對外推廣,每個環節都要求現在的露營地主理人具備較高的跨界整合能力,把上下游鏈條的合作方力量盡量集中到露營地裡,才能為自身的發展提供增益。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志浩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