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換新顏 農網示范終端店成鄉村“新名片”

6月初,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的綿竹,廣袤鄉村正勃發無限生機:九龍鎮,游客乘坐色彩繽紛的滑翔傘一躍而下引來陣陣歡呼﹔廣濟鎮,各地游客伴隨著藍天白雲在楊梅種植園裡摘下一口香甜﹔新市鎮,工廠與農田裡的機器發出陣陣轟鳴,奏出工農互助的“交響曲”……
在一批批高質量產業集聚地、高顏值旅游目的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蓬勃“生長”的同時,一戶戶勇於求變的人家也開始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將店鋪打造為一個個極具特色的“新名片”,爭先恐后地躍入新零售浪潮,開啟新的致富之路。
“一店多能”增人氣。綿陽市煙草專賣局供圖
“小店煥顏”開新篇
地處龍門山脈的國家級4A景區九龍山-麓棠山旅游區,茂林似海、花果飄香,平原與山脈渾然一體,人文與自然交相映輝。行走間,一家古色古香、貼著極富特色年畫的店鋪映入眼帘。“棚花生活超市”六個大字與中式復古的門台亭柱相互呼應。“親們,我手上拿的是年畫文創,杯墊、冰箱貼、打火機,應有盡有。”屋內,老板梁開春正在進行一場熱鬧非凡的直播,向各類旅人過客推薦綿竹的好山好水、風俗文化。
“這家店是2022年裝修的。現在這個風格,路人和游客都會來看。我會結合綿竹的特色文化和美食給大家介紹,我的生意啊越來越紅火。”直播結束后,梁開春一邊收拾工具,一邊樂呵呵地說。
誰能想到,眼前這家頗具特色的小店,在幾年前還是山邊一家毫不起眼的雜貨鋪。店主梁開春夫妻倆在2020年涌入返鄉浪潮,從廣東回到四川,經營起了這間鄉村便利店。但“隔行如隔山”,店鋪如何布局、貨品如何陳列、商品如何銷售?一個接一個的問題一點點擊垮二人的信心。
“就在這時,煙草公司找到我們,提出打造農網示范終端的想法,這與我們對店鋪的規劃不謀而合。於是,我開始一點點學習店面布局,基於店鋪地理位置和消費群體,最終將店鋪打造成如今的模樣。”通過店鋪形象的提升、數字工具的運用,“棚花生活超市”內貨品琳琅滿目、分區井然有序、標識醒目具體,利用收銀機與Sugar Bi平台制作的數字看板清晰反映銷售情況與盈利狀況,經營狀況一目了然。
“一店一策”顯特色
“高端大氣上檔次!要是我的店鋪也能打造成這樣,那就太好了!”廣濟鎮“張彬副食”店主張義彬在一次游玩中偶然走進“棚花生活超市”后,便萌生了改造店鋪的想法。“但是我這裡情況又和九龍那邊不一樣。一來是旅游業沒那麼成熟,二來是沒有特色文化。直接照搬肯定行不通!”
張義彬腦子裡每天都念著這事兒。但如何做呢?從何處開始呢?他決定參觀其他終端,找找“靈感”。“在和同行們溝通后,我發現他們的店鋪都各有特色。比如,一些店鋪在旅游景區,就會有一些周邊文創﹔有些是工業園區,就有綿竹的一些特色產品﹔一些店鋪側重售賣綿竹名酒,店主自己探索直播,為店鋪帶來了極高的品牌價值……”
“立足自身、因地制宜”是張義彬參觀后的最大感受。考慮廣濟鎮是蔬菜種植大鎮,店鋪位於場鎮,且老年群體較多,張義彬將門前空地無償提供給鄉親擺攤售賣各類蔬菜,在店鋪中增設快遞收取、送水上門等便民服務。這個小型“交易市場”不僅讓生意更加興隆,張義彬與鄉親間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收獲了一批批忠實的“回頭客”。
“一店多能”增人氣
“店鋪經過改造,又是休息站、又是快遞點,商品種類也是應有盡有,特別是綿竹年畫和趙坡茶大受歡迎。現在,店裡顧客那真的是絡繹不絕!”位於新市鎮工業園區的惠豐購物超市內,店主高峰正在給前來參觀的周圍鄰裡講述小店的“大變樣”。而就在不久前這家超市的生意十分慘淡,高峰甚至一度產生關店的想法。
“我這裡地理位置其實很好,人流量也大。但是他們就是不進來!”如何吸引顧客、增強粘性呢?高峰開始細心觀察消費群體的特點,總結店鋪的特色。他敏銳地發現,這裡位於通往成都與綿陽的要道,平日有許多大貨車路過,消費者來自四面八方,既有“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也有“打卡美景美食”的閑情逸致。基於此,高峰在店裡增加打印復印、快遞郵寄等便民服務,煙草公司客戶經理黃仲平又建議他在店鋪打造“大貨車之家”司機休息區,開口營銷售賣綿竹特色產品,傳播綿竹特色文化。
改造后,惠豐超市已成為一個集經營和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門店。屋內擺放著飲水機、桌椅、書架,長途司機們喝著超市老板准備的熱茶,閑談一路而來的風景與趣事,臨走時不忘給家人帶上一份綿竹特產,氣氛溫馨和諧。
如今,以棚花生活超市、張彬副食、惠豐購物超市為代表的多個店鋪都已基於自身實際建成了農網示范終端,實現了自己的“華麗轉變”。在經營過程中,店主們積極探索農網終端建設新路徑,不斷思考長久發展的可行之策,努力打出自己的名聲、贏得更多的收益,促使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品牌價值與文化價值一一體現,以實際行動服務和融入鄉村建設,繪就出鄉村振興的全新“畫卷”。(王凡、周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