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國際商事法庭:樹高水平涉外司法審判一流標杆

成都國際商事法庭於2022年4月22日正式揭牌運行,成為中西部首個、全國第三個在地方設立的國際商事法庭。自法庭運行以來,共受理涉外、涉港澳台及仲裁類案件626件,審結530件,其中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民事判決、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案件32件,審結30件。
2年來,成都國際商事法庭深耕不輟,在專業審判、多元解紛、服務大局、隊伍建設等方面重實干、建新功,不斷以高水平涉外司法審判服務保障涉外法治建設,樹高水平涉外司法審判一流標杆。
創一流專業審判,夯實高水平涉外司法審判之“基”
做好涉外司法審判,司法公信是基礎。成都國際商事法庭堅持依法平等保護原則,持續深化涉外司法審判專業化建設,強化涉外司法審判價值引領,推動涉外司法審判智慧賦能,不斷提升涉外司法審判效能。
打造“國字招牌”,引領爭端解決機制創新。2023年4月,成都國際商事法庭參與形成的“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機制成功入選國務院發布的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第三批“最佳實踐案例”。成都國際商事法庭不斷優化涉外商事爭端解紛機制,為成都涉外商事糾紛主體提供多元、高效、便捷、專業的涉外法律服務,促進涉外商事糾紛有效化解,建立天府中央法務區和成都國際鐵路港兩個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與成都市司法局、市律協、市涉外商事與法律服務中心共建調解、仲裁、司法確認、訴訟一體銜接機制,搭建“訴調融合”的國際商事法律服務平台。
發揮“首案效應”,樹立爭端解決示范導向。202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涉外民商事案件適用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司法解釋及12個典型案例,成都國際商事法庭審理的《取消外國公文書認証要求的公約》作為我國生效后適用該公約的全國首案、四川省首例承認德國仲裁裁決案成功入選,為依法適用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發揮指導和示范作用。此外,法庭審理的涉外獨立保函止付案入選服務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典型案例、《人民法院案例選》及2023年度全省法院十大典型案例。馬來西亞某公司訴成都某公司委托合同糾紛案入選四川政法“五年百佳”案例。目前,成都國際商事法庭已建立全市法院涉外民商事案件案例庫,發揮典型案例打造的特色優勢,依法審結了一批全國、全省新類型首案,全面提高涉外司法審判公正度、公信力和影響力。
善用“智慧平台”,賦能爭端解決效率提升。法庭依托“蓉易訴”在線訴訟平台,借助數字化手段深度挖掘擴展涉外商事審判功能,豐富涉跨境授權委托線上認証、域外送達、域外法查明和適用手段,融合網上立案、在線調解、在線庭審等20余項訴訟事務辦理功能,豐富司法服務場景。在全省首次運用網絡遠程方式對在英國的中國籍當事人完成身份認証,大大縮短了因公証認証等程序所消耗的審理時間,降低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成本,提升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效率。
創一流司法服務,優化高水平涉外司法審判之“源”
成都國際商事法庭緊緊圍繞大局、積極融入大局,為中外當事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解紛方式,積極主動發揮審判職能,踐行能動履職,做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
多渠道賦能爭端解決,引導社會預期。成都國際商事法庭在共建“一帶一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機遇疊加中以時取勢,以省、市重大項目建設為切入,建立了天府中央法務區和成都國際鐵路港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形成“一庭兩中心多點”的國際商事審判格局。上線中英雙語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發布多份雙語訴訟指南。對外發布涉外商事審判白皮書及十大典型案例,深度分析涉外貿易活動、行業治理路徑等熱點難點問題,著力發揮司法審判數據“晴雨表”作用,進一步引導國際商事爭端解決社會預期。
全方位服務經營主體,優化營商環境。成都國際商事法庭立足司法職能,聚焦服務成都國際門戶樞紐建設十項法治服務措施,精准對接涉外商事審判所長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所需,營造安商穩商“暖環境”。打造服務保障企業全生命周期工作體系,健全中外企業服務問需和保障機制,多次組織召開中外企業座談會,作出暖企惠企22項承諾,發布企業出海經營等法律風險提示100條。甄選社會關注度高、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事例,依托“兩微一網”平台,推出“蓉法護航營商環境”專欄,讓法治宣傳可感可及。
高標准依法能動履職,提升解紛實效。成都國際商事法庭主動融入社會治理,緊扣成都市作為全國首個樓宇經濟國家級服務標准化試點城市的引領示范要求,制定全面推進法律服務進園區、進樓宇、進企業工作的實施意見,以司法資源集群效應釋放樓宇經濟集群效應。2024年,法庭獲評成都市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先進集體。
創一流審判隊伍,培育高水平涉外司法審判之“本”
涉外法治人才和隊伍是涉外法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成都國際商事法庭致力於打造一支“政治立場堅定、專業素質過硬、通曉國際規則、精通涉外法律實務”的現代化國際商事審判隊伍。
融入大局,提升隊伍格局視野。發起舉辦天府中央法務區涉外法治座談會,全國各地國際商事法庭共商涉外法治體系建設,交流國際商事爭端解決經驗及熱點問題﹔應邀多次參加全國各地國際商事爭端解決論壇、研討會,交流經驗,整合涉外商事解紛資源,提升隊伍國際視野、影響力和話語權。與20家“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法院就加強司法協作達成《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司法協作框架協議》,通過搭建橫跨全國的高能級涉外商事審判交流平台,補齊短板、互通有無,為國際商事爭端解決凝聚力量﹔抽調業務能力與外語水平兼具的15名干警入住成都大運村及成都大運法庭,服務保障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提升隊伍涉外法治服務保障意識和水准。
立足審判,培養領軍業務專家。成都國際商事法庭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和較高外語水平的人員佔比超過80%。根據人員能力年齡特點,實施明星法官、王牌助理培養計劃,大力培塑涉外法官綜合素能,確保在每一場司法活動中展示最佳中國司法形象。多名法官在最高法院、國家法官學院等作主題交流,3名法官獲評全省辦案標兵,1名法官入選全省法院中青年審判領軍人才,多人榮立個人三等功。深入推進判決和仲裁裁決跨境承認和執行、平行訴訟案件識別等前沿熱點問題研究,高質量形成《提升天府中央法務區涉外法治服務水平路徑研究》調研報告,入選中國社科院《法治藍皮書》。
整合資源,提高隊伍綜合素能。與深圳藍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調解中心、天府一帶一路商事調解中心等組織簽訂合作協議,整合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域外法查明、律師公証、司法鑒定、訴調對接等法律服務資源,形成國際商事爭端解決工作集群。以成都國際商事法庭涉外法治實踐資源為基礎,創新體制機制,做好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大文章。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與四川大學聯合申報入選首批教育部、中央依法治國辦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與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簽訂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合作協議,加強國際商事爭端解決前沿問題研究,培養優質專業的國際商事爭端解紛人才。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成都國際商事法庭將繼續錨定“全省示范,全國一流”目標,以更高標准推進涉外司法審判工作,直面挑戰、乘風破浪,向“好”而行、向“新”而行、向“實”而行,不斷創造新的更大成績,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的成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胡思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