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如今的九寨溝,已不是“以溝為主”的九寨溝,而是升級版的“大九寨”

打造不隻有九寨溝的九寨溝

2024年06月12日08:21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打造不隻有九寨溝的九寨溝

九寨溝縣

常住人口6.7萬人

總面積5288平方千米

2023年

接待游客超過700萬人次

全縣實現旅游收入72億元

第三產業在三次產業中的佔比達78.5%

九寨溝,是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岷山南段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詩意存在,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以及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但“九寨溝不隻有九寨溝”。“九寨溝”更是一個有著6.7萬常住人口、總面積5288平方千米的縣的名字。自1998年6月南坪縣更名為九寨溝縣以來,其縣域經濟的發展就深深地打上了九寨溝這個世界自然遺產的烙印,不僅城鎮格局隨之變化,以旅游業為主的服務業更是在三次產業結構中佔比近八成。

近日,四川日報全媒體調研組走進九寨溝縣,探訪詩意山水之外,這個地處民族地區的旅游大縣如何運筆著墨、繪就城鄉融合發展新畫卷。

A

增強兩個核心鎮的集聚吸納能力

輻射帶動更多鄉鎮發展特色產業

攤開地圖,九寨溝縣的形狀宛如一片樹葉,鑲嵌在甘肅與四川交界處。高山峽谷之間,12個鄉鎮散落其間。

區域分散、人口分散,民族地區的縣域如何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九寨溝縣的解題思路,是以中心鎮帶動周邊鄉鎮發展,是一條符合九寨溝縣發展實際的道路。九寨溝縣委書記李為仁介紹,九寨溝縣正按照以點串線、以線帶面、適度集中的思路,以“兩核一帶”以及中心鎮帶動周邊鄉鎮發展,推動“兩核一帶”主體功能互補、交通高效銜接、景觀整體串聯。

“兩核”就是九寨溝景區溝口所在的漳扎鎮和九寨溝縣的城關鎮——南坪鎮,增強兩個發展極核對人口和產業的吸納集聚能力,是九寨溝縣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

5月20日上午10點,漳扎鎮陽光酒店的服務員劉順麗已打掃完了18個房間,在這家酒店工作了8年,標准化的客房服務流程她早已爛熟於心。“工資按照‘保底+提成’,每月能有5000多元。”劉順麗告訴記者,這樣的收入她很滿足,“老家是保華鄉靈保村的,我們村上大多數年輕人都和我一樣,在縣裡的酒店、餐館打工。”

人口的集聚作用,有數據佐証。“漳扎鎮戶籍人口7000多人,常住人口有2萬多人,吸納了來自周邊鄉鎮的一萬余人在此就業。”漳扎鎮鎮長敖曉勇告訴記者,依托緊鄰九寨溝景區的區位優勢,鎮上的涉旅企業常年能提供大約1.3萬個崗位。除了傳統的酒店、餐飲,演藝、非遺技藝展示等新崗位也不斷涌現。“單是‘九寨千古情’這個演出團隊,就吸納了一百余人就業。”

產業的集聚效應也很明顯。在南坪鎮,一條1.6公裡長的街道,就匯聚了多家品牌酒店。德爾塔酒店的前廳經理羅佳在九寨溝從事服務行業已近8年,對當地的旅游發展變化有切身體會:“以前游客們都是沖著九寨溝景區來的,現在游客有了更多的選擇,周邊的甲勿海·熊貓園、神仙池等都成了游客的目的地。”羅佳介紹,今年德爾塔酒店的營收中,團隊游客佔近80%,自駕游的也漸漸多起來了。

對九寨溝縣來說,僅依靠兩個核心鎮的輻射帶動,其作用有限。九寨溝縣還以白水江和G544線為空間載體,串聯南坪與漳扎兩大極核,構建一條聯動區域發展的綜合服務功能帶。與此同時,按照農旅、文旅結合的要求,發揮雙河鎮、勿角鎮、黑河鎮等中心鄉鎮的輻射帶動作用,連片發展。

沿國道來到勿角鎮,這裡的甲勿海景區和甲勿海大熊貓保護研究園游客絡繹不絕。該鎮確立了“旅游+農業”的發展格局,打造藍莓種植智慧園區100畝,建成蘭草基地、種植蕙蘭紅香妃5萬余盆,與省農科院合作打造中藥材資源園區。

“我們還將探索冷水蝦養殖、鐵皮石斛種植等特色產業。”勿角鎮黨委副書記趙一霖說,九寨溝這個招牌為農旅融合帶來了無限可能,接下來會分區域打造現代觀光農業產業區、中醫藥康養區、中藥材種植及科普教育區、高端食材供應區、戶外體育體驗區等。

點軸結合、梯度推進,綠水青山之間的九寨溝縣,正在加速構建當地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B

串起山水景點民俗文化特色村庄

除了海子、瀑布還有李子採摘、葡萄美酒

作為我國首批“國家旅游強縣”和“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九寨溝縣的旅游業發展一直備受關注。

一組數據彰顯旅游業於九寨溝縣之重:2023年,九寨溝縣三次產業結構為8.0︰13.5︰78.5。縣域產業發展,一個產業佔比如此之大是否科學?調研組展開追問。

看農業發展,九寨溝縣地理空間狹長,全縣耕地面積8萬余畝,當地全力推進特色農牧業“6+2”產業體系建設,尤其突出旅游業與特色農業產品生產、加工的協同發展。

看工業發展,九寨溝縣地處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在生態優先發展理念之下,當地與浙江嘉善、省內德陽共建飛地園區,著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

看旅游業發展,被譽為“童話世界”“人間仙境”的九寨溝景區,不僅是四川文旅龍頭,也是享譽世界的生態旅游目的地。去年,超過700萬人次游客來到九寨溝縣,全縣實現旅游收入7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1.97%、59.54%。

如此產業布局,既是生態優先、因地制宜,也是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資源稟賦之舉。作為民生產業、幸福產業的旅游業,在促進城鄉居民收入上貢獻不小。2023年,九寨溝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22,2024年一季度,這一數據進一步縮小至2.16。

既然旅游業在當地經濟發展中如此重要,如何讓九寨溝縣的旅游業行穩致遠、實現高質量發展?九寨溝不能隻有九寨溝,調研組在採訪中感受到了當地挖掘深度旅游、提升旅游體驗的迫切。

今年,川青鐵路成都至黃勝關段建成通車后,將實現成都2小時到達黃龍九寨站。甘肅武都—九寨溝高速公路和九寨溝—綿陽高速公路預計今年底全面通車,九寨溝將正式躋身成渝4小時經濟圈。一名當地的旅游從業者打趣:“潑天的富貴來了,我們能不能接住?”而這,其實也是當地正在做的准備。

提檔升級。溝口的漳扎鎮正蛻變為生態旅游魅力鎮——以九寨溝景區為依托,漳扎鎮沿線中心村、特色村有機“串聯”生態山水、景點景區、民俗文化、特色村庄,一個個美麗的村落猶如一顆顆明珠,形成“處處都是景區、村村都是景點、人人都是風景”的旅游新格局。

鎮上的中國綠發九寨華美勝地旅游度假區成了“九寨溝的后花園”,不僅擁有超五星級酒店集群,還打造了原鄉藏寨文化體驗、藏羌非遺博物館、戶外運動探險等新業態、新場景,正積極爭創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九寨溝對我們來說,蘊藏著無限可能。”華美勝地旅游度假區負責人徐韜介紹,度假區主打文化和運動兩大IP,其中叢林穿梭往返15公裡,體驗感強。目前,華美勝地正成為促進旅游消費的新增長點,並逐步與九寨溝景區形成雙峰格局。

拓景擴容。圍繞旅游,九寨溝各個鄉鎮使出絕招。“尋求差異化發展,別人做海子、雪山、瀑布,我們就用李子採摘、葡萄美酒和鄉村民宿吸引游客。”雙河鎮黨委書記金波說。

沿著羅依片區的盤山公路而上,山坳裡的“九寨溝縣釀酒葡萄現代農業園區”牌匾格外醒目。這是集現代農業、綠色加工、休閑度假、健康養生為一體的三產融合園區,也是九寨溝縣農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的典范。目前,園區已建成釀酒葡萄核心基地3351畝,年產葡萄890余噸,建成葡萄酒生產線一條,年產值達400余萬元。依托灌溉水庫羅州湖、葡萄基地以及不遠處的千戶寨,園區所在的雙河鎮確立了“一中心、千戶寨、萬畝園”的發展格局。

如今的九寨溝,早已不是一個“以溝為主”的九寨溝,而是一個升級版的“大九寨”,向世人展示九寨溝縣的另一面。

C

升級打造城鄉環境 村容村貌美了

以前做“過路餐”的村也能留下游客

山水之外的美景,也需要著力。南坪鎮中田山村一家農戶院內,月季花開得正艷﹔葡萄架上,翠綠的枝丫盤旋生長,引得來往路人駐足觀賞。

“我們從2021年就開始了村容村貌的整治,實施美化亮化工程,拆除了院牆和違規搭建的雨棚,還種植了20多棵月季。”中田山村黨支部書記宛友生告訴記者,綿九高速通車后,中田山村將成為該條高速進入九寨溝的重要一站,“拆除違建和圍牆,村容村貌美了,游客停車也更方便,我們村已經有9戶人家搞起了餐飲業。”

以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促進旅游業提檔升級,九寨溝縣將九環公路沿線、九若公路兩邊,以村為主體,啟動了雨棚規范整治工作,共拆除縣城周邊農房違章雨棚443處、2.87萬平方米。

“以往村裡環境差,游客經過最多吃個‘過路餐’,不願多停留。現在環境好了,村民環保意識也強了,我們也打算以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主體,建設農旅融合的採摘園,拓寬大家的增收渠道。”宛友生告訴記者。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九寨溝縣著力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城鄉一體化、均等化,抓實水、電、路、信建設,打造生態美麗、富裕小康、和諧幸福家園,加快構建以縣城為核心、中心集鎮為骨干、特色小鎮為支撐、美麗鄉村為基點的“四位一體”城鎮化體系,打造城鄉融合發展共同體。

作為“兩核一帶”的“核”和“旅游中心”,南坪鎮的生態環境建設工作尤為重要。巍峨獨特的藏寨碉樓、寓意深遠的十二生肖廣場、承載著悠悠歷史的記憶長廊……在南坪鎮白水河畔的濱河公園內,跑步、騎行的人絡繹不絕。“我每天都會來這裡鍛煉、跳鍋庄,這裡是我們休閑娛樂的好地方。”市民何馨說。

“九寨溝縣狹長窄細的地理空間,決定了無法走也不能走盲目擴張的城鎮發展思路,要尊重自然、順應空間。”李為仁表示。

為此,南坪鎮依托山體、水體、植被和歷史文化等自然人文條件,合理設置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防護綠地和風景林地﹔加強古樹名木保護,鞏固園林綠化成果。此外,還建設了一批小游園、小休閑廣場,利用城區邊角空地“見縫插綠”,構建與城鎮發展相適應的廣場、園林綠化體系,2022年底,南坪鎮綠化覆蓋率達到了34%。

5月21日上午8時,漳扎鎮城市管理服務公司工作人員董澤庚和陶祥林就開著公司配備的小貨車,帶著螺絲刀、電鑽、電池等常用小工具,開始了一天的市政基礎設施維修工作。“我們每天都要針對漳扎鎮主城區的護欄、路燈、公廁等進行檢查維修。”董澤庚說。

依托專業的城市管理服務公司,漳扎鎮對全鎮的環境衛生工作進行統一、專業的精細化管理,“除了基礎設施維修,道路、河道保潔,綠化管護外,我們還要負責各個村、社區,以及賓館飯店等企業的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清運。”公司負責人高文告訴記者。

一邊是專業化管理,一邊是村民的自我管理。在漳扎鎮,每月第一周的周六是全鎮各村的環境衛生大掃除。漳扎鎮郎寨村村民張興民表示:“大家都是九寨溝旅游的名片,都要自己好好愛護。”隨著生態旅游魅力鎮的建設,管網入地、雨污分流、河岸景觀打造等項目陸續推進,漳扎鎮如今處處皆景。(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董世梅 徐中成 寧蕖 阿壩觀察 劉文佳)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