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野生大熊貓5個月“打卡”3次 綿竹已成為野生動物和諧共生樂園

2024年06月11日18:57 | 來源:綿竹市融媒體中心
小字號

原標題:【生態綿竹】野生大熊貓5個月“打卡”3次 綿竹已成為野生動物和諧共生樂園

“2023年11月到2024年3月,在不同點位、不同時間、不同海拔,綿竹片區的紅外相機共拍攝到3次野生大熊貓。”日前,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管理總站工作人員在整理近期取回的紅外線相機監測資料時發現,除了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外,同一機位還拍攝到了川金絲猴、羚牛等10多種珍稀野生動物,足以見証綿竹片區生物多樣性以及野生動物種群逐漸復壯。

隨著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持續推進,自2019年以來,綿竹片區已經連續6年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在大熊貓“傘護效應”下,各類珍稀野生動植物在當地“安居”,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綿竹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取得了喜人成效。

大熊貓又來“打卡” 10多種野生動物集體“出鏡”

在今年3月31日拍攝到的一段視頻中,一隻野生大熊貓步伐穩健地出現在紅外相機鏡頭裡,它雙眼锃亮、身材圓潤,慢悠悠地走動著,時而抬頭東張西望,時而爬上石塊玩耍。隨后,又走向一旁的大石頭上進行磨蹭,留下氣味和印記,像是在標明自己的領地范圍。

據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管理總站專業人員介紹,此次視頻裡拍攝到的大熊貓皮毛光滑、體態健碩、精神狀態佳,是一隻非常健康的成年大熊貓,且其棲息地質量良好。

而在同一機位,多種珍稀野生動物也紛紛前來“打卡”。川金絲猴坐在石頭上四處張望,斑羚戴著竹子“頭飾”,看著鏡頭十分呆萌,羚牛邁著矯健的步伐匆匆走過,臧酋猴一家在鏡頭前奔跑嬉戲,勺雞扑打著翅膀,展示漂亮的羽毛。

“這台紅外相機共拍攝到了10余種野生保護動物,充分說明了該區域內野生動物活動頻繁,熊貓種群等在有效繁衍和發展,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片區是和諧共生的動物樂園。”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管理總站副站長林麗紅說。

連接“熊貓孤島” 綿竹為九頂山小種群復壯搭建“鵲橋”

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片區位於岷山南段,處於整個大熊貓國家公園的中部“腹心帶”,具有不可替代的樞紐作用。打通大熊貓生態交流廊道,是解決大熊貓種群“孤島”問題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九頂山——土地嶺”生態交流廊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條。

綿竹“九頂山——土地嶺”廊道項目(一期)位於綿竹市廣濟鎮龍寶坪區域,歷時約3個月,共完成封育作業1600畝,生境改造300畝,共栽植白夾竹21630株,水青岡8700株,糙花箭竹18750株,榿木7060株。通過栽植樹種,增加生物多樣性,人為干預改造其結構和組成,恢復和改造植被生態系統,有效改善大熊貓適宜棲息地質量,促進“九頂山——土地嶺”大熊貓交流廊道逐步連通,最終為虎牙種群與九頂山種群間的基因交流奠定基礎,實現綿竹九頂山大熊貓小種群復壯和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的穩定增長。

2024年4月,在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市廣濟鎮龍寶坪管護站距離3公裡處,發現疑似大熊貓啃咬痕跡,經現場查看,共發現啃食痕跡點3處。雖然發現區域大熊貓可食竹較少,還無法吸引大熊貓停留,但是隨著生態廊道建設的推進,生態修復工作成效逐步顯現,這裡一定能成為大熊貓的優良棲息之所。

大熊貓活動“地盤”擴大 綿竹保護工作取得可喜成績

本次取回照片12621張,視頻5367個,拍攝到區域內國家一級珍稀動物5種,包括大熊貓、川金絲猴、林麝、四川羚牛、綠尾虹雉等,拍攝到國家二級珍稀動物11種,有獼猴、藏酋猴、中華斑羚、中華鬣羚、毛冠鹿、黃喉貂、豹貓、亞洲黑熊、紅腹角雉、血雉、勺雞等。

通過對紅外相機坐標點位分析發現,大熊貓活動區域已明顯外擴,海拔從最高2900米到最低1800米均有活動蹤跡。此次調查還發現除大熊貓影像外的大熊貓痕跡點8處,包括糞便3處,啃食痕跡5處,部分痕跡點已位於國家公園一般控制區。

更為可喜的是,2024年6月,在綿竹歷史礦區小木嶺區域發現大熊貓糞便2處,綿竹管理總站聯合德陽小木嶺國有林保護處工作人員迅速前往現場取樣並安排送檢。這一重大發現有力証明了綿竹大熊貓保護工作成效顯著,表明人退貓進后,大熊貓活動“地盤”進一步擴大,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片區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大熊貓棲息地質量穩步提高。綿竹多年來的生態保護與棲息地恢復工作,已使園區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得到了有效保護。

目前,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片區安裝投放了60余台紅外相機,採取網格化監測模式,以掌握區域內野生動物種類、數量、分布區域和活動節律。同時,正在實施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天空地人”一體化監測項目,將充分運用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視頻監控等先進技術,構建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片區“天空地人”一體化監測體系,提高區域內林業資源信息管理能力和野生動植物監測能力。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管理總站還通過實地踏勘和無人機拍攝相結合的方式,對野生動物周圍的生境進行調查,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區域物種的時空動態和生存環境,為更好地做好區域內大熊貓及其他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提供科學支撐。

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德陽管理分局的指導下,大熊貓國家公園德陽片區法庭、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片區檢察工作站在綿竹市相繼挂牌成立,為大熊貓國家公園構建了法治保障體系。大熊貓國家公園清平等重點入口社區的建設,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今年6月4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專家工作站正式成立,將借力高校團隊和科研工作者,通過開展深入研究、廣泛交流、專業培訓和科普宣教等工作,不斷提升綿竹大熊貓保護和公眾科普教育水平,展現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成效,普及新時代生態文明理念,促進綿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記者 周韻 牟文)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