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共建“巴蜀魚米之鄉”瀘州農業融圈有招

2024年06月05日08:36 | 來源:華西都市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共建“巴蜀魚米之鄉”瀘州農業融圈有招

探訪點位:瀘縣糧油現代農業園區

6月4日,“萬千氣象看四川”二季度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位於瀘州市瀘縣百和鎮東岳村的瀘縣糧油現代農業園區時,飛防人員正在操作兩架植保無人機,對水稻噴洒農藥。放眼望去,集中連片的水稻綠意盎然、一片生機。

“我們依托這個園區聯手打造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瀘永融合示范園。”看著正在作業的無人機,瀘縣現代農業園區管理委員會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何明江打開了話匣子。

共建“巴蜀魚米之鄉”瀘永融合示范園加速“領跑”

眼下,瀘州市正聯合重慶市江津區、永川區,共建100萬畝“巴蜀魚米之鄉”產業集群。瀘州瀘縣、重慶永川堅持以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依托瀘縣糧油現代農業園聯手打造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瀘永融合示范園。

“示范園在區域上涵蓋瀘縣立石鎮、百和鎮、雲錦鎮,永川區吉安鎮、仙龍鎮。”何明江介紹,示范園以“高粱+”“水稻+”為主導產業,布局“一園、三軸、三區”,規劃建設核心區2.3萬畝、拓展區1.5萬畝、輻射帶動區12萬畝。

瀘縣與永川區毗鄰鄉鎮可謂“田挨田土連土”,如何同耕一塊農業“試驗田”?何明江表示,瀘縣與永川從機構共構、規劃共繪、項目共建、產業共興、資源共享、利益共聯六大方面開展合作。

何明江舉例說,兩地共同編制《瀘永融合發展示范園總體規劃》,制定《瀘永融合發展示范園規劃建設項目表》,“詳細規劃示范園2024年-2028年五年實施項目,計劃投入5.94億元用於示范園建設。”

在項目共建方面,兩地目前已整合各類涉農資金2.79億元,涉及土地整理、環線建設、配套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27個。

為加速示范園建設,兩地不斷推動政策、科技及人才先進要素共享。目前,瀘縣和永川已聯動出台產業扶持、政銀擔合作等優惠政策,推動園區創建農業“雙創”鄉村振興教學基地,兩地還互派“兩代表一委員”27名參與園區建設。

川渝首個跨省市強村公司項目落地預計本月開工建設

沿著國道246線瀘州至永川快速通道,走進瀘縣立石鎮中咀村,印有“四川瀘縣·重慶永川川渝融合瀘永現代農業示范園”紅色大字的標志牌格外醒目。

這裡是瀘永融合示范園的核心區之一,佔地6000畝,橫跨瀘縣立石鎮和永川吉安鎮,是兩地依托高粱、大豆等產業優勢聯合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2月28日,該示范園所在的兩地聯合成立了川渝首家跨省市強村公司。

“我們的大米加工廠預計本月就會開工建設。”採訪當天,永川區吉安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楊慶春帶來好消息。

楊慶春口中的大米加工廠,是重慶市永瀘強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瀘強村公司)第一個落地的項目。

永瀘強村公司是川渝首個跨省市強村公司,由瀘縣立石鎮5個村與永川區吉安鎮5個村各注資10萬元成立,其主營項目為農機社會化服務、農產品粗加工、農旅發展等領域。

“大米加工廠選址永川區吉安鎮寒瀘村,由永川和瀘縣兩地共同出資建設。”楊慶春介紹,這是兩地共建共用的項目,不僅如此,該公司的另一個項目育苗工廠預計將於7月動工,“我們永川負責建設,建好后,主要服務於瀘永融合示范園。”

通過成立永瀘強村公司,不僅可為兩地群眾提供農業機械、農業生產托管等社會化服務,兩地也可互享對方的種子、農技指導等農業扶持政策。何明江表示,隨著該公司大米加工廠的落地實施,將成為川渝兩地突破行政邊界、破除體制機制壁壘,從而實現資源共享的典型案例。(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