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 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拓空間增動力
施小琳調研擴大開放工作並召開座談會 陳彥夫參加
成都市委十四屆五次全會召開前夕,5月29日,四川省委副書記、成都市委書記施小琳調研擴大開放工作並召開座談會。她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外開放的重要論述和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部署要求,堅持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加快打造對外交往中心和國際開放門戶樞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拓空間、增動力。
市委副書記陳彥夫參加。
當天下午,施小琳首先來到四川國際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現場察看航空發動機分解、裝配產線,了解企業利用綜合保稅優勢發展航空發動機維修業務、擴大對外貿易等情況,希望把握航空產業發展新機遇,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並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在蓉集聚。
隨后,施小琳來到中國—歐洲中心,察看成都市涉外商事與法律服務中心、對外開放合作促進中心,了解優化涉外法律服務、打造全市對外開放合作新窗口等情況,要求持續策劃推出高品質經濟文化交流活動,優化提升涉外法律、咨詢等領域服務,助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增強對外交往中心功能,更好服務全省全市對外開放大局。
座談會上,阿裡巴巴國際站、四川絲路易購、成都優時通電子商務、康諾亞生物、宇芯(成都)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沃爾沃汽車、TCL光電科技、玉湖冷鏈、四川大學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天府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企業和機構負責人圍繞跨境電商發展、外貿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國際班列貿易通道功能、海外高端人才招引、強化國際化配套能力、培育國際技術轉移機構等提出意見建議。
聽取大家發言后,施小琳指出,成都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和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經過多年的努力與積累,“兩場兩港”樞紐優勢逐漸凸顯、內陸門戶通達能力持續增強、“五外”聯動質量不斷提升,正加快從內陸腹地邁向開放前沿。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成都有基礎、有優勢、有責任。下一步,要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
施小琳指出,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系統謀劃推進高水平開放。進一步拓展開放通道,鞏固“兩場兩港”優勢,統籌推進中歐班列(成渝)與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互聯,強化“兩場一體”協同運營,推動國際和地區直飛航班增班加頻和國際中轉聯運航線拓展,積極爭取建設全方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進一步做強產業支撐,搶抓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和戰略腹地建設等機遇,強化科技賦能,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流動,既實現內暢外聯,又有效降低成本,筑牢開放經濟的產業根基。進一步加強對外交流合作,不斷釋放“后大運”效應,充分用好144小時過境免簽等政策,充分發揮國際友城、駐蓉領事館等作用,高水平辦好世園會、世運會等重大賽會活動,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大力支持企業走出去、請進來、提能級、拓市場,帶動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群發展。進一步優化制度環境,積極對接國際經貿規則,參與制定行業標准,完善營商環境服務體系,持續提升口岸通關效能,構建完善與高水平開放相匹配的風險防控體系,為推進高水平開放提供堅實制度保障。
施小琳指出,要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協同發力。要服務服從國家和全省工作大局,加強組織領導、要素保障、宣傳引導,積極加強對上爭取,建立與高水平開放相適應的干部人才隊伍,充分激發經營主體動力活力,強化與重慶、長三角、粵港澳等地區和成都都市圈城市協同聯動,形成上下貫通、協同發力的工作格局。
市領導劉筱柳、曹俊杰、杜海波、劉任遠、陳志勇、吳皓,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書記周先毅,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商務部駐成都特派員辦事處、成都海關、四川省機場集團、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國際鐵路班列有限公司有關負責同志,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張家華 李長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