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森林要食物 四川率先啟動建設“天府森林糧庫”
倉廩實,天下安,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四川樹立大食物觀,不僅要倉裡有糧、盤中有肉,更想方設法讓百姓餐桌更豐富、讓農民增收更多元。
“四川林地面積3.8億畝。我們率先啟動建設‘天府森林糧庫’,向森林要食物。“5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會上,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黃強談到,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和碳庫,“我們正在打造全國‘森林四庫’建設示范省,積極推進‘蓄水於山’‘搖錢於樹’‘藏糧於林’‘固碳於木’,努力使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得益彰。”
農戶採摘經濟林作物。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大米、小麥、高粱、玉米等農作物,是我們生活中常見且熟知的糧食。那麼,到底什麼樣的食物,可以被稱作“森林食物”呢?
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改革與產業發展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將林糧種類結合國家對森林食品的界定,以在林地上生產糧食作為核心原則,按照經濟林食物和林下食物特點,細分為“8+3”共11個重要種類。大力發展經濟林食物,重點發展木本糧食(比如板栗、橡籽)、木本油料(核桃、油橄欖、油茶)、森林蔬菜(竹筍、木耳、香椿)、森林藥材(杜仲、黃柏、厚朴)、林產調料(花椒、八角)、林產飲料(沙棘、果桑)、森林水果、食藥用花卉(桂花、玫瑰、茉莉)8類經濟林食物。科學發展林下食物,根據生物習性,合理利用林地空間和生態環境,總結推廣林下種植(比如天麻、茯苓、食用菌等)、林下養殖(比如家禽、家畜、養蜂等)、林下採集(各類野生菌、野生藥材等)3種模式。
2023年底,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了《建設“天府森林糧庫”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著力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切實維護糧食安全。這為全省利用森林資源、開發森林食物、建設森林糧庫,指明了方向路徑,提供了根本遵循。
從《實施方案》中可以看出,四川林糧發展有扎實基礎,且市場消費有廣闊需求。據統計,全省現有林地3.81億畝,扣除自然條件和管理政策的限制,實際可有效利用林地高達1.74億畝,森林內可供開發食用的植物超過6000種。全省林下經濟利用面積超過2000萬畝,森林食品年產量超過1400萬噸。四川利用森林資源優勢,通過建設“天府森林糧庫”,藏糧於林、藏糧於山,充分發揮森林資源的多重效益,是將巨大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使林地與耕地一道共同擔負起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國家使命。
不容忽視的是,現在林糧正在成為“中國飯碗”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豐富食物種類、調整膳食結構,也能保障糧倉穩定。多元化的“森林熱量”“森林蛋白”已走上餐桌,為滿足人民群眾舌尖上的高品質生活發揮更大作用。比如,核桃仁含油率可達70%,人體必需的7種氨基酸含量高達25%﹔茶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已成為“高端國油”﹔核桃、橄欖油、茶油、竹筍、鬆茸、椿芽等特色林糧發展迅猛,市場前景也十分廣闊。
四川擁有全國1/5的竹林。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在甘孜、阿壩、涼山等地的原始青岡林下,每年能產約4000噸鬆茸。鬆茸非常鮮美,被稱為‘菌中之王’,農戶採摘鬆茸,多的每年能有10萬元收入。竹子全身是寶,竹材可替代塑料和木材,是千億級的大產業。四川有全國1/5的竹林,大家知道大熊貓大多生活在四川,它們喜歡吃竹子,所以四川竹子肯定很多。我們大力推動全竹利用、全鏈開發,讓竹林成為美麗鄉村的‘風景線’和‘致富林’。”發布會上,黃強如是說。
值得關注的是,“天府森林糧庫”建設區別於一般糧食生產,是四川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踐行大食物觀的創新性謀劃。根據《實施方案》,為充分挖掘林地潛力,發揮森林的特色和優勢,助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基於對全省森林資源本底和林糧產業發展現狀,四川研究提出了“天府森林糧庫”建設的主要目標,概括起來就是“123”:到2030年,全省林糧經營面積達到1億畝,年產林糧2000萬噸以上,年綜合產值達到3000億元,帶動全省林農人均增收2400元,建成高水平全國森林糧庫示范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