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眉山青神:打好監管“組合拳” 護好群眾“救命錢”

2024年05月27日10:5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這些數據要分門別類記錄,還要重點針對涉嫌超量開藥、超出病種診療范圍納入報銷等問題進行自查,多給臨床醫生講解醫保基金使用政策……”近日,在眉山市青神縣的某醫院醫保辦,該縣醫保局法規監督股負責人何毅一邊檢查醫院基金監管數據信息,一邊叮囑醫院要規范使用醫保基金,確保醫保基金實實在在花在刀刃上。

醫保基金是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近年來,青神縣醫保局持續鞏固醫保基金監管高壓態勢,以“零容忍”態度,打好醫保基金監管“組合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提升醫保基金監管效能,護航醫保基金穩健使用。

堅持問題導向 提升監管“硬實力”

如何聚焦靶向,守好百姓“看病錢”“救命錢”,進一步夯實醫保基金監管基石,是青神縣醫保局一直以來的中心工作之一。

“我們堅持問題為導向,通過綜合運用大數據分析、智能審核技術,幫助我們快速篩查、精確鎖定醫保基金使用過程中的違法違規問題。”青神縣醫保局副局長劉明媚說,聚焦大數據疑點問題,以“傳統+科技”手段,“快、准、實”全覆蓋安排核查小組下沉到相關定點醫療機構開展現場檢查,鎖定醫保基金使用各環節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做到“公立民營一樣查、大額小額一起查、疑點線索一律查”,全力織密筑牢醫保基金監管網。

據統計,該縣今年已處理存在違規行為定點醫療機構17家次,追回醫保基金7.66萬元,定點醫療機構支付違約金12.92萬元。

創新跟班學習 實踐練就“真功夫”

“做好醫保基金監管難度之所以大,除了醫保局業務人員的專業素養要強,關鍵還要從源頭上抓,規范醫保基金使用不僅是醫保部門一家責任,更要醫療機構積極參與進來,凝聚共識,提升合力,以‘傳、幫、帶’模式,在‘匯、通、用’字上下功夫,提高醫療機構業務人員水平。”該縣醫保局局長羅姝毅表示。

青神縣醫保局創新開展跟班學習模式,賦能隊伍專業素養,提升監管效能。

該縣人民醫院醫保辦的桂玲,作為全縣首批跟班人員,從去年底到縣醫保局法規監督股進行“一對一”跟班學習,重點學習醫保政策、基金監管、經辦規程等內容,並深入一線開展檢查核查、業務辦理、平台操作等實操,讓她實實在在學有所獲。“跟班學習既可以面對面解決問題,又可以舉一反三運用到醫院實際操作中,看得見、聽得懂、理解透也辦得好。”桂玲說,學用結合,知行合一,極大增強了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水平,同時對自己所在醫院醫保基金規范使用、醫療行為規范開展有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目前,該縣醫保局已安排2家定點醫療機構專人跟班學習。通過創新跟班學習模式,進一步強化了跟班人員的專業素養,為醫保基金的安全與高效管理筑牢了基礎。

拓寬監管渠道 聚力打好“主動仗”

如何讓醫保基金監管宣傳“聲入人心”?青神縣醫保局以組織實施醫保基金監管集中宣傳月為活動主線,採取“義診+宣傳”“線上+線下”“聯動+社監”“三個加法”的方式,不斷豐富拓展各類宣傳載體,有形、有感、有效開展基金監管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教育。

除了做好政策宣傳以外,該縣醫保局高效查處群眾舉報線索,全力維護醫保基金安全的做法也同樣出彩。今年3月,該縣醫保局查處了一起縣域內群眾舉報案例,成功挽回醫保基金5000余元。事后,該縣醫保局對舉報群眾兌現了舉報獎勵金200元,這是自舉報獎勵制度實施以來發放的首例舉報獎勵金。

不止查處群眾舉報線索,該縣醫保局還在全縣范圍內選聘首批5名醫保基金社會監督員,負責對該縣定點醫藥機構、經辦機構、參保人員等使用醫保基金行為進行監督,全方位維護醫保基金安全。同時,擴寬社會監督渠道,進一步暢通互聯網、電話、郵寄地址等舉報投訴渠道,鼓勵社會公眾和新聞媒體,對涉嫌違反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進行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

守好醫保基金監管這個“關鍵口”,是青神縣醫保局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應有之舉。下一步,該局將嚴格落實醫保基金監管主體責任,持續加大監管力度,提高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參保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琴、黃麗霞)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