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天府新區慈善會學生成長關愛互助基金發布儀式啟動

2024年05月27日09:53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5月26日,由四川天府新區社區治理和社事局主辦的“筑夢童真,與愛童行”——四川天府新區首屆兒童公益嘉年華暨四川天府新區慈善會學生成長關愛互助基金發布儀式於麓湖公園社區舉行。這是繼教師關愛互助基金后,四川天府新區在“慈善+教育”領域的再次嘗試。

共享中心、多校劃片、集團化辦學、綜合高中、教師關愛互助基金等都是四川天府新區基於“共享”理念的創新改革。面對當下的教育挑戰,“共享”思維給出了全新的破題思路——通過構建區域資源共享平台,實現校家社協同育人。

四川天府新區慈善會學生成長關愛互助基金發布現場。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四川天府新區慈善會學生成長關愛互助基金發布現場。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關愛基金正式發布

活動當天,四川天府新區慈善會學生成長關愛互助基金(以下簡稱“學生成長關愛互助基金”)正式發布,兒童活動周也正式拉開帷幕。

學生成長關愛互助基金以“為愛傳遞 與善‘童’行”為主題,倡導“全民參與、共建共享”,堅持“以收定支,重點幫扶”,幫助天府新區學生獲得健康支持、成長幫助、課題支持和科研支持,提升幸福感。

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教育衛健工委書記李廣表示:“ 我們在教師關愛互助基金的基礎上,繼續發揚‘愛的教育、愛的傳遞’理念,依托新區慈善會,成立學生成長關愛互助基金。積極推動‘慈善+教育’融合新模式,用向上向善的慈善力量再度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讓教育更有溫度,讓每一個孩子因為愛而變得更有力量、更加快樂。”

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教育衛健工委書記李廣講話。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教育衛健工委書記李廣講話。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這個周末,整個麓客島都縈繞著小朋友們的歌聲,或是人聲合唱,或是器樂合奏,或是童聲獨唱——這是小朋友們特意為本屆兒童嘉年華准備的演出。

“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四川天府新區希望通過一場開放、多元的主題活動,讓孩子們通過深度參與、體驗和共創,真正成為節日的“導演”和“主角”,展現自我、放飛夢想、傳遞愛心,度過一個難忘的、與眾不同的、有意義的兒童節。

本屆嘉年華打造了四大主題區域,有的小朋友在表演區域一展歌喉﹔有的帶著爸爸媽媽在科技義賣區體驗無人機操控穿越、3D設計體驗、VR體驗等“高科技”﹔有的在潮流運動區扔飛盤、射箭、打棒球、打滾網球﹔有的在工作坊區域,感受漆藝、筍殼貼畫、指尖沙畫等藝術項目。除此以外,學生的畫作、手工作品將在整個麓湖會場范圍內進行義賣。據統計,截至5月26日中午12點,近2.8萬人次的家長、孩子、游客等來到麓客島,參與到嘉年華的義賣、表演、運動等活動中。

看著舞台上演奏的女兒,媽媽感嘆道:“我們做家長的總想給孩子過一個有意義的兒童節,但以前幾乎都是吃一頓大餐,買她喜歡的禮物。今年不一樣,等她長大之后回憶起來,一定會覺得是有意思、有意義的。”

兒童活動周期間,公益讀書計劃、公益觀影計劃、藝術作品展演、馬戲嘉年華以及千人共創熊貓花園等活動則將在天府大悅城會場陸續開展。

社會各界為學生保駕護航

據了解,學生成長關愛互助基金接受社會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社會愛心人士、校友捐贈,也鼓勵師生、家長協同,自願參加義賣、義演、義賽等公益活動參與籌集。這意味著,來自各界的多元力量將參與到同一件事情中。另一方面,孩子、家庭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力量,通過自身勞動創造價值,參與社會公益事業。

活動現場。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活動現場。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早上8點,四川天府新區籍田小學的五年級學生張玥就出發參加義賣活動了。

老師帶著她和同學一起擺攤賣扎染的方巾、圍巾等物品,並組織體驗扎染。張玥和同學的小攤生意很好,大家忙得都沒空去市集逛逛。雖然又忙又累,但張玥很高興:“因為擺攤賺的錢是捐給學生成長關愛互助基金的,可以幫助到更多的小朋友。”

四川天府新區第一小學是成都市中醫藥文化傳承基地,在本次愛心義賣中,同學們的攤位上擺滿了中草藥做的文創產品,比如薰衣草香囊、驅蚊香包等。四年級的莫韻熙也在義賣的人群中,這是她堅持公益行動的第二年——過去的2年,她每個月都會拿出50元零花錢用於資助山區貧困小朋友。

在藝術工坊的義賣區,四川天府新區第八小學(以下簡稱“天府八小”)的同學正在義賣自己平時做的皮影耳環、書簽,紀念款的龍年杯墊、手工印章等文創產品,吸引了不少家長、老師、同學以及路過的游客。

這不是天府八小的同學們第一次參加義賣活動,每逢“六一”、元旦等重要節點,或是社區的大型活動,天府八小的同學都會帶著自己的文創產品參與創意集市的義賣。義賣結束后,每個班級會共同討論款項應如何支配。去年“六一”,他們就將義賣款項全部捐給了某視障公益基金會。

“我們學校有一個理念,就是孩子在享受大人的付出時,應該思考我可以為爸爸媽媽、為學校、為他人做點什麼。”天府八小校長羅艷梅一直強調責任感的培養,“有責任感的孩子會生活得更健康,內心更堅韌,因為他是有目標的。”

親子活動現場。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親子活動現場。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孩子們參與義賣活動,實際上就是在思考“可以做點什麼”。在幫助他人,參與社會公益事業,與社會多元力量共同努力的過程中,孩子本身也將獲得力量、養育愛心、培養責任感,從而抵達一個更好的自己。

學生成長關愛互助基金不僅關注弱勢群體的需求,還致力增進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情感聯結和相互支持。

成都華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建集團”)作為四川天府新區的一家本土企業,扎根在新區,成長在新區,一直踴躍投身公益慈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支持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

教育不僅僅關乎於家庭、學校,在華建集團黨委副書記鄧婉看來,盡管不是所有企業都與教育領域相關,但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企業,都可以通過發揮自身的優勢,從不同方面去守護孩子們的成長。比如,通過捐資助學,幫助有困難的家庭﹔生產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的企業,可以多開發一些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優質產品等等。

涓涓細流,匯聚成海。“相信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能夠為我們孩子們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能夠共同為教育事業發展貢獻力量。”鄧婉說。

共創·共建·共享探索教育發展新模式

近年來,四川天府新區以省級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為統攬,系統推進8大類20項改革任務,成功創建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省級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等6個省級試驗區,落地4個教育部改革試點項目,新開辦中小學、幼兒園93所,新增學位9.5萬座,今年9月還將新開辦10所學校。

2021年,四川天府新區在全國首創設立教師共享中心,吸納奧運冠軍等2000余名專業人才入駐。共享教師已累計授課10萬余節,綜合滿意度達98.21%。目前,四川天府新區已逐步探索將體育教師共享模式延伸到心理健康、藝術、勞動、國防、思政、科學等領域。

2022年,為全面提升教師職業尊嚴感、幸福感、歸屬感和榮譽感,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四川天府新區正式設立四川天府新區慈善會教師關愛互助基金。據統計,2023年教師關愛互助基金運營委員會累計收到82所學校(幼兒園)222名教師237項關愛項目申報。截至2023年底,教師關愛互助基金累計募集資金965萬余元。

發布會現場文藝表演。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發布會現場文藝表演。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2023年,四川天府新區青少年青春大講堂全面啟動,圍繞青春期心理健康、個性發展、人際交往等方面,引入各級各類心理醫生、家庭教育專家、職業規劃導師等力量進行專業輔導。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區級、集團級、校級大講堂600余場,覆蓋師生、家長10萬余人次。

……

四川天府新區的“共創·共建·共享”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將理念真正落地在教育教學、日常生活中。家校社協同育人,幫助父母減少焦慮的同時,吸納社會多元力量關心、支持、參與教育事業發展。

李廣表示:“四川天府新區堅持以共享理念推動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我們鼓勵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學校、每一個社區、每一個企業,都參與到共享理念下的‘大教育’事業當中,優勢互補、密切配合,攜手並進、真誠合作,為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保駕護航。”(天軒)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