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苦竹筍之鄉:小竹筍鋪就林下“生金”路

初夏的一個清晨,走進四川省峨眉山市綏山鎮荷葉村,沿路都是村民們打包、稱重苦筍的熱鬧場景,他們正等待收購商上門集中收購凌晨採摘的新鮮苦筍。
村民將剛採摘的苦筍背出竹林。綏山鎮人民政府供圖
苦筍,作為一種傳統食材,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種植史。它以其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苦筍是峨眉山市的特色農作物之一,每年春夏之交是苦筍大量上市的時節。
荷葉村位於峨眉山北面,海拔700—1200米,氣候濕潤、土壤肥沃、晝夜溫差大,野生苦筍肆意生長,竹林面積每年成倍增加。1994年,荷葉村積極響應國家優化產業結構號召,引導村民規模成片發展野生苦筍2000余畝,帶動產值從0到72萬元,激活“資源”變“資金”。
2004年,峨眉山市川主鄉(現綏山鎮)被原農業部命名為“中國苦竹筍之鄉”。為促進苦筍產業化發展,荷葉村實施“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開展農技培訓、拓寬銷售渠道、打造有機品牌。
收購商將苦筍裝車。綏山鎮人民政府供圖
“我凌晨兩三點就上山挖筍子了,上山就要一個小時,好在每天有大車來收筍子。今天挖了5背簍,可以賣差不多450元錢呢!”提起近日的豐收,荷葉村9組村民張麗群合不攏嘴,她家裡種了6畝苦竹,每年從4月底至6月中旬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她僅靠賣苦筍就能收入近7000元。合作社成立后,為村民們引進苦筍收購批發商,進村集中收購,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賣掉苦筍,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經濟成本。
“這裡的高山苦筍苦中帶甜,口感好、名氣大,高峰期我們一天要收30多噸苦筍,全部賣到宜賓、成都、攀枝花等地的超市、餐廳、農貿市場,供不應求!”批發商沈純清已經連續10年到荷葉村收購苦筍了,像他這樣的收購商還有很多,每年的這個時候他們就開著貨車穿梭於荷葉村各個生產組,一筐又一筐,一車又一車,讓這深藏大山的美味“飛”出了山。
剛冒尖的高山苦筍。綏山鎮人民政府供圖
據了解,荷葉村目前有苦筍6000余畝,年產量超1000噸,依托賣苦筍、賣老竹,“一竹兩收”創收近600萬元。與此同時,荷葉村屬峨眉山市醫(康)養旅游度假帶,當地通過大力發展民宿旅游第三產業,挖掘苦筍、脆紅李、茶葉、獼猴桃“四寶”,開展採摘游、鄉村游,實現一三產業融合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與峨眉山沐之源食品有限公司合作,依托苦筍打造伴手禮,提升產品附加值。”荷葉村黨支部書記胡志容充滿信心地說道。
苦筍產業興農,農旅融合富農。在荷葉村,鄉村不只是安居的家園,更是樂業的天地。民宿、露營、攀岩、燒烤等各類新業態正引領著美麗鄉村,向著產業興旺、綠色發展的道路闊步前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