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成都中醫大開展“5.18 國際博物館日”暨杏林雅集系列活動

2024年05月18日10:29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成都5月18日電 (記者王波)5月16日,“5.18 國際博物館日”暨杏林雅集系列活動在成都中醫藥大學開幕。活動旨在搭建成都中醫藥大學博物館與公眾溝通互動的平台,讓師生沉浸式感受中醫藥文化魅力,體驗巴蜀文化的鮮活底蘊。

成都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楊靜在活動致辭中表示,該校博物館始終堅守傳承中醫藥文化,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與魂,深植於校園沃土,並深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聚焦學術前沿,可溯源歷史、了解過去、透達未來。該校對“天回醫簡”為代表的中醫藥文物文獻展開深入研究,“返本”是為了“開新”,是在歷史文化遺產的深厚底蘊之上,形成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新的內容和形式,將以中醫藥文物文獻為傳承之鑰,“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積極融入到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新使命中。值此“5•18國際博物館日”之際,學校不僅邀請到全國著名學術大家來校開講,並會同武侯祠博物館,以大學生為主體,共同推出“賞三國遺趣、探巴蜀文脈”系列活動,讓師生近距離感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共繪“美美與共”新圖景。

活動舉行了《巴蜀全書》大型叢書捐贈儀式。楊靜為四川大學國際儒學研究院院長舒大剛教授頒發收藏証書。《巴蜀全書》的捐贈不僅豐富了館藏體系,還為巴蜀中醫藥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堅實的文獻支持。該校將深入研究巴蜀歷代的學術文化成果,探索巴蜀醫藥文明的起源,闡釋巴蜀地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文化魅力,深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從而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成中醫力量。

舒大剛為師生帶來了《國學的真諦》學術講座。講座中,舒大剛從“國學”的定義入手引入了關於經典國學的話題,直揭經典國學的體系結構及其核心精神,多角度剖析聖賢智慧的精華之處,分析了經典國學的古今意義。他認為,國學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底蘊,可為當下中國構建有中國底蘊、中國特色的思想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員彭波帶來的《趣說三國》、蜀派古琴非遺傳承人鄧麗珠帶來的《古琴的傳統美學與現代傳播》專題講座,通過三國文化與傳統藝術的分享,旨在讓公眾深入理解並欣賞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感受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完美融合,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開辟新路徑。

此外,在該校李斯熾廣場上,“簡牘探中華”“醫文寄趣話古今”“琴藝醫術 道通為一”“中醫物語”等游園活動相繼開展,為師生帶來了豐富有趣的傳統文化體驗。

(責編:李強強、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