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貢井老街河街歷史文化街區:讓百年老街有“鹽”有“味”

2024年05月11日07:53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百年老街有“鹽”有“味”

貢井南華宮。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行曉藝 攝

  菱形石板鋪就的路面、木結構青瓦房、幾十級青綠苔蘚石階……位於自貢市貢井區的貢井老街河街歷史文化街區,至今仍保存有200余座風格各異的明清及民國時期建筑,自貢井鹽文化、鹽商文化遺存鱗次櫛比,被譽為“川南明清民居建筑藝術博物館”。

  5月6日,“文化中國行”主題宣傳活動中,記者來到這裡,探尋老街如何在傳承中蝶變新生。

  漫步貢井老街河街歷史文化街區,眾多鹽商會館中最廣為人知的當數廣東鹽商會館——貢井南華宮。由於歷史原因,這座具有典型川南風格的宗廟會館建筑曾出現一定程度的損毀、垮塌。2020年7月,當地啟動貢井南華宮修繕保護工作,目前文物主體修繕已完工,本月將全面對外開放。

  啟動修繕前,貢井區文物行政主管部門邀請專家學者展開研討、編制方案。“我們的原則是‘原構造、原材料、原工藝’、修舊如舊,從材料到工藝都力求最大程度還原歷史,不僅修繕文物本體,還要拆除后期加建建筑、替換糟朽梁架,恢復建筑原有風貌。”現場,參與修繕工作的當地文物專家張自遠介紹。

  古建筑修繕也需要政策支持。2021年,貢井區出台《自貢市貢井區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實施辦法》,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本參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這在四川省內縣級層面尚屬首創。貢井區文物管理所所長劉穎告訴記者,他們已與成都、自貢相關國企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將對當地張伯卿公館、貴州廟等進行保護性開發。

  在做好文物修繕保護工作的同時,貢井區還深度挖掘文物歷史文化內涵,開展活化利用。

  2022年7月,全國首座抗日獻金運動主題場館——自貢抗日獻金運動陳列館在貢井南華宮側院開館。陳列館展出實物藏品100余件,展示了上世紀自貢民眾節約獻金救國、為抗日戰爭最終勝利作出貢獻的那段難忘歷史。

  “我們在前期開展的調查工作中,收集到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在這裡演講的史實。基於此,我們將陳列館選址貢井南華宮。”劉穎介紹,開館至今,陳列館已接待訪客超6萬人次、參觀團體300余個。

  目前,貢井區利用當地自貢抗日獻金運動陳列館、老街子社區博物館、陳家祠堂等場館,並通過非遺文化傳承活動、研學游等,為社會大眾生動展現出貢井老街河街歷史文化街區的厚重歷史文化底蘊。“我們已規劃了3條研學精品游路線,串聯起一系列重要景點。”貢井區貢井街道老街子社區主任楊霞說。

  如今,貢井老街河街歷史文化街區不僅有歷史遺存,還有特色民宿、主題餐廳、非遺工坊等文旅消費新場景,已成為集井鹽文化、民俗體驗、非遺傳承等於一體的自貢歷史文化新名片。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行曉藝 自貢觀察 李佳玲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