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成都老茶館檔案入選“世界記憶”

2024年05月09日08:00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成都老茶館檔案入選“世界記憶”

  5月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在蒙古國結束。由我國國家檔案局申報的“成都老茶館檔案”“德格印經院院藏雕版”“徽州千年宗姓檔案”三項檔案文獻,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世界遺產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記憶遺產等六項。目前,包括新入選的三項文獻檔案,我國已有17項文獻檔案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

  成都老茶館檔案:

  茶文化 古老的韻味

  要了解成都,一定不能錯過成都的茶館。“成都老茶館檔案”現存於成都市檔案館,這些檔案文獻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與文化特征,完整保存了中國茶館文化的成都樣本 。

  “成都老茶館檔案”收錄了1903年到1949年期間成都市茶館相關的營業執照、茶館統計表、業務文件、印刷品等,共6345件,內容涵蓋老茶館日常經營、行業管理、多元功能、文化交流等,從一個側面見証了以成都為代表的中國近現代城市的發展歷程,是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中華茶文化的原始文獻,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據史料記載,清末,成都街巷516條,茶館有454家,幾乎每條街巷都有茶館。飲茶,是成都人亙古不變的生活方式。

  德格印經院院藏雕版:

  世界文化寶庫的瑰寶

  另一項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的德格印經院院藏雕版印刷技藝世代相傳,為藏族文化的傳承作出了貢獻,被譽為“中國活版印刷的活化石”。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有一座古老的德格印經院。走進印經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齊的木質經版。這些經版上刻著密密麻麻的藏文,是制作經卷的重要工具。300年來,在古木、煙墨與酥油相雜的濃濃暗香中,德格印經院的一代代工匠,用精湛的技藝,將經文雕刻在木板上,再通過制墨造紙、印刷工藝等環節,將經文制作成冊。每一本經卷都是工匠們心血的結晶,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德格印經院,1703年開始刊刻,現完整保存古印版228814塊,大部分使用藏文,也有早期雕刻的梵文雕版。印經院現存雕版版材採用致密堅硬的樺木,以凸線為主構成白多於黑的復制木刻。聞名的《甘珠爾》就由100名書法家花了3年時間、500名工匠雕刻5年,才完成全書的印版刻制工作。正是有了這些精細的印版,許多重要的藏民族文化內容才流傳下來。

  印度早已失傳的《印度佛教源流》便收藏於德格印經院中,還有稀世珍本《漢地佛教源流》等都收藏在此。

  徽州千年宗姓檔案:

  記錄家庭歷史傳承

  黃山,古稱徽州。徽州之美,不僅有壯美景觀黃山,更有蘊藏在黃山腳下歷史悠遠的徽州文化。“徽州千年宗姓檔案”,成功申報《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讓人感受到徽文化歲月的印記,講述了徽州家庭歷史的傳承。

  走進安徽黃山市檔案館,翻閱一個家族,一部族譜,就像打開一段被封存的家族歷史回憶。黃山市檔案館申報的“徽州千年宗姓檔案”共427部、2235冊,歷經宋、元、明、清、民國五代近千年歷史,是徽州(黃山)地區以宗姓文化為基礎構建官府、氏族、鄉紳傳統社會基層治理的原始記錄,真實反映了地區的宗姓文化形態。

  “徽州千年宗姓檔案”歷經滄桑,講述著古老而永恆的故事。檔案反映了徽州氏姓、氏族長達千年,遍布世界各地的交往交流交融歷史過程。如在清代汪氏家譜中,包含汪氏族訓十條,涉及了孝父母、友兄弟等,優良的家風家訓通過家譜,傳承家風、涵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有著積極的意義。

  據央視新聞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