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國寶天亡簋領銜 三星堆開啟青銅器饕餮盛宴

2024年04月30日07:25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國寶天亡簋領銜 開啟青銅器饕餮盛宴

天亡簋。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韋維 攝

  4月28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三星堆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吉金鑄史:青銅器裡的古代中國”展覽在三星堆博物館負一樓臨展廳開幕。

  這是三星堆博物館新館開放后的首個特展。展覽甄選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各類青銅文物約160件,其中包括30余件/組一級文物。展覽珍品薈萃,囊括象紋鐃、作冊般甗、天亡簋等多件商周時期的國之重器,其中記載了西周初年重大歷史事件的天亡簋還是禁止出國(境)展覽的國寶級文物,作冊般甗更刻下商王對待俘虜的殘暴歷史……

  一次教科書般的展覽 全面展示青銅器5大研究方向

  在中國古代,被稱為“金”或“吉金”的青銅器幾乎與早期文明相伴而生,是揭示早期中華文明起源、發展、興盛的最重要代表性物証。

  在國內博物館,青銅器往往因為其或庄重或神秘的造型風格備受觀眾喜愛。然而,系統展示中國青銅器的造型藝術、裝飾紋樣、銘文書法、工藝技術和鏽蝕表現等五大研究角度的展覽卻並不多見。“此次展覽以科學考古學視角下的‘形、飾、銘、工、鏽’五門為綱,宏觀地展示中國古代青銅器這一專題的探索視角和科研成就,系統梳理青銅器這一中華文明代表性物証的發展歷程,通過象紋鐃、作冊般甗、天亡簋、涇伯卣、六年琱生簋、師酉簋等重器,向觀眾打開理解中華文明早期發展脈絡的窗口,引導觀眾更加全面、准確地理解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與重要特質。”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景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朱亞蓉介紹。

  記者在現場看到,展覽除了序篇以家國重器表現青銅器與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外,其余5章嚴格按照5大研究方向劃分。造型藝術單元甄選了鼎、爵、斝等若干形態風格精絕於時代的典型器物,旨在展示青銅文化不同發展階段各具特色的一些藝術珍品及其風格面貌﹔裝飾紋樣單元集中展示了獸面紋、龍紋、鳳紋、雲雷紋等不同紋飾的細微差別﹔銘文書法單元展覽的文物均鑄刻有特定的文字,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工藝技術單元以大量文物展示了青銅器范鑄、渾鑄、分鑄等不同工藝所鑄成器物的不同,也展示了青銅器鏤空、銅金銀、鑲嵌等工藝之美。在鏽蝕表現單元,觀眾可了解青銅器原始的色彩以及青銅器產生不同鏽色的原因。

  一場青銅器饕餮盛宴 30余件/組一級文物讓人大飽眼福

  本次展覽展出的文物中,一級文物達30余件/組,其中包括禁止出國(境)展出的國寶級文物天亡簋。

  天亡簋是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銅器,直徑不足一尺,保存十分完整。它最重要的是青銅器上的銘文記載了名為“天亡”的人輔佑周武王進行了一場規模浩大的祭祀典禮的珍貴信息。從祭典的主祭者(武王)、助祭者(天亡)、祭祀對象(文王、上帝)、規模(大禮)等角度來看,這場祭祀是已知銘文記載中西周早期級別最高的一場典禮,也是武王克商后舉辦的最重要的國家祭典之一。2013年,天亡簋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商代晚期的象紋鐃同樣是一件非常精美的青銅器。鐃是商代中晚期至西周早中期普遍流行的青銅樂器,其造型淵源應是二裡頭及陶寺文化出現的陶鈴和銅鈴。這件青銅鐃形體碩大,鼓部正中飾一對象紋,正是廣泛見於湖南等地的南方大鐃。

  展覽中,作冊般甗同樣在中心獨立櫃進行單獨展出。這件青銅器以其銘文著稱於世,是最早的長篇銘文之一。銘文內容反映了商代末年商王朝與東南部夷人部族曠日持久的戰爭,其內容與同一時期的甲骨記載及后世文獻相吻合,是十分珍貴的史料。最難得的是,銘文中“王宜夷方無敄”,寥寥幾字卻記載了商王俘獲了東夷人之后的方式“宜”,極可能是宰殺之后用於祭祀。

  “虎食人”的主題是青銅器裝飾紋飾中較為特殊的一類。本次展覽中的一對車馬器上便裝飾了較為罕見的虎食人主題紋飾。軎的頂端為虎首造型,老虎雙目圓睜,巨口開張,上排四顆牙齒整齊外露,口中含著一顆人頭。在虎口兩側,各有一條略呈“9”字形盤繞的巨蛇,也各有一顆人頭被盤繞在蛇尾中間……

  朱亞蓉表示,青銅器是三星堆藏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類,因此青銅文化展覽是臨展體系中的重要策展方向。此次展覽將使觀眾在欣賞造型獨特、想象豐富的三星堆青銅器的同時,還能品賞中國古代其他類型青銅器的精彩。(叢雨萌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曉鈴)

  同步播報

  “五一”前后

  全省推出1200余場次公共文化活動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五一”假期全省文化旅游活動新聞通氣會上獲悉,“五一”前后,全省公共文化領域將陸續推出4類、1200余場次公共文化活動。

  精品劇目演出預計將達200余場次,既有本地劇院新引進的演出,也有知名演藝人員的演唱會。據最新統計,“五一”期間,我省將舉行營業性演出77場次。

  群眾文化活動將達到500余場次,是4類公共文化活動中最多的一類。從全省層面來看,公共文化陣地以“大地歡歌”鄉村文化活動年為引領,組織開展百姓大舞台、廣場舞、群眾歌詠、全民閱讀和“村晚”“村BA”等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

  文博場館展覽預計將達到200余場次。其中,四川省文化館藝術空間舉辦“激情揮毫、丹青溢彩——車曉葵彩墨國畫作品展”,四川博物院開展“水韻天府 千年文博”天府水文化活動周活動,三星堆博物館舉辦“吉金鑄史:青銅器裡的古代中國”展覽,成都博物館舉辦“風華萬象:16—20世紀典藏珍品藝術展”……

  在非遺體驗展示方面,累計300余場次的特色活動將為市民和游客帶來假期生活的新選項。(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志浩)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