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西部,描繪繁榮發展新畫卷

人民網聯合報道組
2024年04月27日15:1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原標題:西部,描繪繁榮發展新畫卷

  4月2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持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切實維護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

  西部地區是我國少數民族的主要聚居地。黨中央對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5年來,西部地區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礎設施條件大為改觀,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繪出一幅和諧穩定、繁榮發展的新畫卷。

  

  兜牢民生底線 群眾幸福感更實更穩

  “現在,我們的居住環境變得好巴適。安逸!”談起重慶市九龍坡區民主村的變化,已經在這裡居住了50余年的李巧珍難掩笑意。

更新后的民主村。人民網記者 胡虹攝

更新后的民主村。人民網記者 胡虹攝

  2021年11月,重慶市九龍坡區作為全國首批城市更新試點城市區正式啟動民主村片區城市更新項目。經過改造,曾經“七拱八翹”的破舊路面被平坦路面代替,不僅有街心花園,樓邊的綠植也多了起來﹔社區食堂菜品質優價廉,縫補衣物、維修電器、補鞋換鎖,隻需下個樓就能搞定……

  目前,重慶市已啟動城市更新試點示范項目226個,不斷挖掘城市存量空間、改善城市人居環境,解決居民的生活需求。

  既要住有所居,亦要老有所養。

  自青海西寧市西川南路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運營以來,家住附近的李敏阿姨一有閑暇時間就到服務中心打發時間。“在家門口養老,大家也很熟悉,也聊得來。滿意!”

  “瓜真切(謝謝)!”在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黃河養護院養老的78歲達爭老人身子骨還算硬朗,他笑著說,“我在這裡不僅居住舒適、吃得好,還有專業護理員和醫生護士,讓我很放心。”

  連續10年,青海省都將養老服務工作納入“民生十項實事”項目,全力讓老年人的生活更有保障。

  既要老有所養,也要病有所醫。

  “以前小病靠扛,實在干不動活了才到城裡的醫院。現在要看病,家門口就有好醫生和好設備,又近又方便。”看病無需奔波,讓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村民田成林省了不少心。

  作為全國首個“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目前,寧夏所有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均配備了涵蓋66種疾病的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標准化建設率達到100%,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在家門口就醫。

  

  產業提質增效 西部發展更富更美

  促進百姓就近就業增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是關鍵。

  在廣西龍州縣科甲村隘口屯的黑木耳種植基地裡,村民劉秀紅拿著菌棒,用手從上到下輕輕一削,就把木耳“順”到桶裡,動作干脆利落。“靠採木耳,一個人一天能拿兩三百元工錢!”劉秀紅在家門口找到稱心工作,得益於龍州實施的“菇業守邊”行動。而“菇業守邊”行動,不過是廣西在邊境地區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推動興邊富民工作的一個生動縮影。

  廣西有“菇業守邊”,甘肅有“十戶聯產”。

  “十戶聯產”是甘肅省碌曲縣創新實施的以牦牛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的新模式,以牧民自願為原則,引導十戶左右的牧民組成產業聯合體抱團發展。“自從‘十戶聯產’以來,我有了穩定的收入,而且年底還有分紅。”體驗到抱團發展的紅利,勞爾都合作社社員普華草對未來充滿期待:“日子一年會比一年好。”

蘭州市榆中康源現代設施農業生態示范園區裡,一位工人正在打理水培蔬菜。人民網記者 王文嘉攝(資料圖)(圖片拍於2021年12月)

2021年12月,甘肅蘭州市榆中康源現代設施農業生態示范園區裡,一位工人正在打理水培蔬菜。人民網記者 王文嘉攝

  甘肅有牦牛,但不隻有牦牛。通過實施現代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甘肅“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蓬勃發展。2023年,全省人工種植中藥材、高原夏菜面積產量均居全國第一,馬鈴薯、蘋果產量均居全國第三。

  四川同樣把目光聚焦到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走進開江縣蘭草溝村茶園,數十名採茶工人置身茶壟之間,手法嫻熟地將枝頭葉芽採摘入簍。每到採茶期,蘭草溝村村民李成碧都會和附近村民一起來這裡務工,在他看來,一片片茶葉,已成為自家致富振興的“金葉”。

  近年來,四川持續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做大做強做優生豬、茶葉、糧油等“川字號”特色優勢產業。通過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全省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不斷推進。

  有牛,有菇,有茶,有薯。然而你可知道,看似粗獷的西部,也有“潮”的一面。

  周末出游,去村裡喝一杯卡布奇諾,在草木葳蕤裡談笑風生。這一幕,發生在陝西西安。“我從一早就忙不停,一個月能拿到4000多塊錢工資,而且上班就在家門口。”鄠邑區栗裕口村村民宋迺紅對自己的新工作相當滿意。幾年前還在外面打工的他,如今回到村裡當起了咖啡師。“咖啡館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於近年來在秦嶺沿線興起的人文生態旅游熱。”栗峪口村黨支部書記王利軍說。

  “我們要重點通過建設一批產業強、農民富、環境美、農村穩的示范村,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不斷縮小發展差距。”陝西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孫礦玲表示。

  與陝西毗鄰的內蒙古,北部與俄羅斯和蒙古國接壤。貿易在這裡往來,文化在這裡交融,而跨境旅游更是成為了內蒙古的一張名片。2024年以來,內蒙古跨境旅游尤其火熱。“旅游季要來了,最近網上咨詢跨境游的人越來越多了。”內蒙古滿洲裡市某旅行社副總經理林曉嬌說。

  借助區位優勢,內蒙古將重點打造中俄蒙跨境旅游產品,通過跨境自駕旅游線路、集結賽事等,提升跨境旅游吸引力,豐富內蒙古旅游業態。

  

  各族交流交融 “石榴籽”抱得更緊更密

  “龍騰麒麟”“鼓號迎祥”“康包傳情”“竹鼓鬧春”……在一年一度的“三月三”,貴州省望謨縣少數民族同胞組成24支民族大聯歡巡游方隊,通過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展演喜迎民族傳統佳節,共享民族文化“盛宴”。

  望謨縣少數民族同胞歡慶“三月三”,是貴州以民族文化為紐帶,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一個縮影。

航拍貴州省台江縣姊妹節萬人盛裝游演隊伍。人民網 陽茜攝

航拍貴州省台江縣姊妹節萬人盛裝游演隊伍。人民網 陽茜攝

  作為少數民族聚居區之一,貴州充分利用民族文化遺產,通過舉辦各類文化交流活動,推動傳統民俗展示與民族團結交融共進,讓黔貴大地成為各民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幸福家園。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在形成互嵌的社群裡,各民族彼此相互學習,相互欣賞,以文化相親,促民意相近。

課間,寶豐中心完全小學學生們踩著鼓點節奏踏歌起舞。人民網記者 劉怡攝

課間,雲南寶豐中心完全小學學生們踩著鼓點節奏踏歌起舞。人民網記者 劉怡攝

  一走進雲南省大理雲龍縣寶豐中心完全小學校門,便聽見一聲聲鏗鏘有力的鼓點。操場上,學生們正跳著雲龍縣山地白族的集體性舞蹈“力格高”。借助“第二課堂”,學校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們感觸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體育課上跳竹竿舞﹔音樂課上唱民族歌曲﹔手工課上學習蠟染、扎染、刺繡……民族傳統文化走進課堂,沁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田。

  近年來,雲南省通過舉辦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班、推進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等方式,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師生心中生根、開花、結果。

  文化上兼收並蓄,情感上相互親近。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市新城街道哈爾墩社區的玫瑰庄園內,一場“鄰裡節百家宴”活動正在舉行。維吾爾族的拉條子、哈薩克族的包爾薩克、俄羅斯族的面包,還有漢族的餃子……長條桌上擺放著多民族特色美食,生活在社區的各族居民帶上精心制作的特色美食歡聚一堂,品美食、賞歌舞、嘮家常、訴心事。

  一直以來,新疆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族群眾互相幫助、彼此融合、共創美好生活的故事比比皆是。哈爾墩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巴哈爾古力表示:“大家感到越來越像是一家人了。”

  “各民族之間、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就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家住西藏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江洛康薩社區的索旺說。

西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青少年主題展館開館儀式上各族青少年表演節目。 人民網 李海霞攝

西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青少年主題展館開館儀式上各族青少年表演節目。 人民網 李海霞攝

  從關中平原到雪域高原,從天山南北到西南邊陲,西部地區的面貌日新月異,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更加鞏固。

  西部,未來可期!

  (李發興、符皓、蔡樹菁、雷霽、劉藝琳、付華周、胡虹、郭瑩、彭茜、朱虹、王秀芳、李海霞、吳超、王麗、鄒星、王文嘉、陳明菊、寬容、韓婷)

  【系列報道】

  西部,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

  西部,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

(責編:李強強、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