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
4月2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堅持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提高西部地區對內對外開放水平。
黨中央對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5年來,西部地區通過不斷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平,突破曾經的區位劣勢,逐漸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打造開放新局面
3月30日上午,一列載有62個集裝箱標箱的班列從重慶涪陵龍頭港鐵路專用線國鐵貨場駛出。班列搭載的本土產品,經廣西欽州港站轉海運,最終運往新加坡、意大利、墨西哥等11個國家。這是該貨場開出的首趟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
連接陸海、縱貫東西。西部陸海新通道加速建設,讓西部地區徹底打破貨物出口“舍近求遠”“西貨東出”的尷尬局面,不沿邊、不靠海的省份,照樣可以搞開放。
2022年4月21日,首列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甘肅敦煌—萬象—曼谷)國際貨運列車從甘肅敦煌始發開行。蘭州海關供圖
2022年7月,隨著敦煌中老鐵路班列和敦煌—欽州港—印尼西部陸海新通道石棉班列的發出,甘肅敦煌的石棉產品走出了國門。之后,敦煌特色農產品出口規模持續擴大,紅棗、葡萄干、紅(黑)枸杞等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產品借助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被運至全球,但與此同時,跨境物流企業卻面臨“重去輕回”、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如何解決?
2023年5月底,寧夏組織相關跨境物流企業赴泰國、越南,與當地的國際供應鏈目標企業開展座談交流。這次座談讓寧夏新華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收獲頗豐。該公司董事長閆新華說:“通過與相關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我們實現了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家的18個堆場共用,共同搭建‘貿易+物流+配送’西部陸海新通道。我們把寧夏的產品銷往東南亞國家后,返程時將東南亞的產品運回寧夏,實現了海運箱‘重去重回’雙向運輸。”
截至目前,寧夏共在36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境外投資企業158家,對外直接投資46.15億美元。
西部陸海新通道暢通中外,離不開鐵路等基礎建設的不斷完善。
2023年12月21日,新建隆黃鐵路敘永至畢節段正式開通運營,打通了西部陸海新通道西線鐵路的中間瓶頸,暢通了成渝“雙圈”至貴州的又一通道。
基於這條鐵路線的貫通,2024年1月12日,瀘州港開出四川西部陸海新通道江鐵海聯運首列班車。樂山的元明粉、內江的玻璃纖維以及瀘州的化工品,經瀘州敘永—貴州畢節、貴陽—廣西柳州最終到達廣西欽州,海運出口到馬來西亞、越南、孟加拉國等國家。
如今的西部陸海新通道,以重慶為運營中心,各西部省區市為關鍵節點,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翻山越海,聯通各地,打造西部開放新局面。
建設自貿試驗區,擴大高水平開放
霍爾果斯鐵路口岸。人民網 李欣洋攝
2023年11月1日,我國在西北沿邊地區設立的首個自貿試驗區——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成立。搶抓機遇,趁勢而上。揭牌成立僅3個月后,新疆自貿試驗區新增企業便達到3000余家。
不僅是新增企業,扎根新疆多年的本土企業也借著東風,搶先機、拼開局。
2023年,霍爾果斯金億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進出口貿易額超過105億元人民幣,達到歷史新高﹔2024年,公司准備結合自貿區的優勢,進一步拓展中亞和歐洲國家的業務。公司總經理於成忠對未來信心滿滿。他說:“總書記強調要推動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作為外貿企業,我們扎根邊疆干事創業的信心更足了。”
楊凌示范區智慧農業示范園區蔬菜種植基地。人民網記者 吳超攝
涵蓋中國(陝西)自貿試驗區楊凌片區、綜合保稅區的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在推動農業領域對外開放上也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在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建成8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面向上合組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開展援外培訓項目54期﹔115個品種和土壤改良、光伏灌溉等技術裝備運往海外園區進行試驗示范……從交流培訓示范到經貿產能合作,近年來,一粒粒攜帶著“楊凌基因”的“金種子”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生根發芽,結出現代農業合作的豐碩果實。
統計數據顯示,過去5年,我國在西部地區已布局建設了6個自貿試驗區。目前,中蒙俄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門戶內蒙古自治區,正在推進自貿試驗區的申建。
自貿試驗區,正以高水平開放為引領,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成為支撐西部地區擴大高水平開放的重要平台。
升級區際互動合作,拓展開放新空間
4月17至20日,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11家知名企業,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相關沿邊縣(市)開展“灣企入桂”農文旅融合投資考察活動。
此行,考察灣企與崇左沿邊縣(市)初步達成茶光互補、研學游營地、包裝材料等一批產業融合項目合作意向,推動崇左沿邊縣(市)域合理優化產業布局、培育特色農文旅產業集群。
粵桂協作有力促進了廣西縣域經濟發展。圖為工人在一家入駐廣西大新縣的大灣區新能源電池企業生產車間工作。人民網 付華周攝
“我們將認真貫徹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發揮駐在灣區優勢,精准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資源,為廣西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沿邊臨港產業園區建設、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建設賦能。”4月24日,廣西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黎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升級區際互動合作,拓展開放新空間,既促進了發達地區產業創新發展,也能增強其對欠發達地區的輻射帶動。當下,主動服務對接區域重大戰略、跨區域“牽手”的故事正在各處上演。
東莞明月工藝美術有限公司是一家手工藝品開發銷售企業,產品遠銷海外。2020年,公司計劃在廣東原有工廠的基礎上新建一家工廠。如何選址?貴州省畢節市多次到東莞推介,這讓公司總經理王冬陽打消了“建廠不出廣東”的想法。2021年,畢節明月工藝美術有限公司落地。如今,公司一年產值近1億元。
明月公司由粵進黔是貴州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動實踐。近年來,貴州探索了“大灣區總部+貴州基地”“大灣區研發+貴州制造”“大灣區企業+貴州資源”“大灣區市場+貴州產品”等合作模式,為兩地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動能。
貴州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雲南則與上海攜手,在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共建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科技城發揮毗鄰中老鐵路貨運站優勢,聯動式導入長三角產業,目前已有49家企業簽約。
地處高原的青海也受益於區際互動合作。今年3月29日,青海在北京舉行綠色算力產業發展推介會,8個綠色算力領域合作項目現場簽約。
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將愈發生機勃勃、更加開放自信的中國西部,展現在世界面前。
就在剛剛過去的4月10日,23噸林芝蘋果通過西藏西南部的吉隆口岸,出口至尼泊爾,西藏本地水果實現首次出口。
在西部,隨著開放向全方位、全領域不斷擴大,這樣的“首次”將成為“無數次”。
(高紅霞、朱虹、郭瑩、彭茜、胡虹、付華周、高翔、李發興、龍章榆、賈茹、趙靜、符皓、楊睿、李龍、陳新輝、吳超、富麗娟、寇雅楠、楊啟紅、李海霞)
【系列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