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劍閣:
在樹齡500年以上樹林中的古蜀道徒步,與歷史“對話”

4月23日,由中國旅游景區協會指導,中共廣元市委、廣元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四川省廣播電視局、四川省文物局主辦的2024年廣元市“古蜀道徒步游”活動啟動儀式在廣元市劍閣縣和昭化區同步舉行。
小徒步愛好者打卡古蜀道。高志農攝
劍閣縣委副書記、縣長范為民在啟動儀式上向廣大游客推介了劍門蜀道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優美的自然風光,邀請廣大游客朋友到廣元“徒步古蜀道 對話翠雲廊”,享受健康生活、感悟蜀道文化、領略蒼翠古柏,開啟一場親近自然、傳承文化的古蜀道徒步之旅。
啟動儀式上,劍閣縣重點推介了劍門蜀道最佳拍攝點,觀看了背誦《蜀道難》一周年視頻回顧,發布了“健走天府·萬步有約”活動倡議書,與昭化會場同步啟動2024年古蜀道徒步游活動。
劍閣縣本次共設置了攔馬牆、劍昭路、石洞溝、柳溝驛4個活動點,來自全國各地的登山戶外運動協會的專家、中外徒步愛好者、漢文化愛好者和游客近萬人參與活動。
老年徒步團在古蜀道徒步。高志農攝
外國友人參加古蜀道徒步。高志農攝
在徒步線路上,安排了點樹交印、通關文牒、狀元返鄉、蜀道賦詩、白龍花燈、漢服巡游、牽牛漢民、獨輪推車等飽含蜀道文化和劍閣本地特色的表演,讓大家行走間穿越時空,與歷史“對話”,體驗古今交融的文化魅力。
首次參與徒步活動的王女士說:“和朋友們一起漫步在攔馬牆,穿梭在千年古柏之間,感受著天然的氧吧,讓人心曠神怡。”
“作為一名徒步愛好者,我去過不少地方,但是這裡真的是我走過的最有歷史文化氣息的徒步路線了。一路上空氣清新,景色優美,恍惚間感覺自己穿越了。”來自成都的徒步愛好者鄧先生感嘆。
為徒步者送上美食。高志農攝
劍閣位於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因“山峰如劍、棧閣相連”而得名,素有“蜀北屏障、兩川咽喉”之稱。蜀道萌芽於新石器時期,開拓於夏商周,發展於秦漢魏晉,興盛於隋唐兩宋,完善於元明清,是中國古代從關中平原穿越秦嶺、翻越巴山到達四川盆地的交通大動脈,全長1500余公裡。劍閣處於蜀道核心區域,現存古蜀道151公裡,是蜀道遺存裡程最長、保存最完好、資源最富集的人工古驛道,被譽為“世界陸路交通活化石”。有自秦代以來人工栽植的古行道樹7803株,平均樹齡500年以上,形成了“三百長程十萬樹”的壯麗景觀,被譽為“國之珍寶”“世界奇觀”。蜀道沿線分布有劍門關、劍州古城、鶴鳴山、覺苑寺等眾多歷史文化遺存。
去年9月,廣元市首次舉辦“古蜀道徒步游”活動,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徒步愛好者的廣泛參與,掀起了古蜀道徒步游的熱潮。(陳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