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有數 藏著成都人的幸福感

“飛躍幺妹峰”“簡陽丹景山觀雪山”“天府廣場遠眺雪山”“在溫江遙望雪山”……打開一個藍色圓標的小程序,進入視線的是各種雪山和美景。這是成都一款生態惠民小程序——“看雪山”,已正式上線達一年。
作為世界上唯一能遙望5000米以上雪山的千萬級人口城市,成都活躍著一群“遙望雪山”的人。12年來,他們因“雪山”相聚,又在一次次“追峰”后的探討中感受充盈的精神力量。
4月22日,正值世界地球日,如今,“看雪山”小程序收到了多少投稿?將怎樣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在成都遙望雪山”群發展如何?跟著記者,一起來數讀成都“看雪山”的故事吧。
“看雪山”小程序
圖片投稿近萬幅
“我是今年注冊為‘看雪山’小程序用戶的,通過小程序能分享平時拍的雪山和生態美景,還能查看雪山指數,就像一個能號召公眾共同保護生態環境的窗口。”目前投稿最積極的用戶“珊瑚海”李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的職業和壓力較大的成本核算工作相關,加上也想培養孩子愛護生態環境的意識,節假日就喜歡和家人去親近大自然,“正好有個窗口能分享美照來換取碳惠天府積分,通過積分還可以兌換免費騎行卡、地鐵卡等,真是一舉多得。”
打開小程序,記者發現共分為雪山指數、生態美景、攝影大賽、環保活動等七大板塊,其中,點開雪山指數,能夠自動定位用戶當前所在區域,同時能獲取當日及未來兩天的雪山指數預報,並且能夠以手機指南針的圖標自動顯示距離用戶最近的雪山所在地的方位、坐標以及所距公裡,十分方便。
“雪山指數的預報模型由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研發,是依托現有空氣質量預報技術的基礎,以及成都市空氣質量數值預報系統提供的氣象要素和空氣質量預報數據。”成都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與對外交流合作中心宣傳科科長郭婷告訴記者,預報模型會分析包括雲覆蓋、相對濕度、輻射強度、能見度、PM2.5濃度等數據,再開展針對雪山客觀性的預報。
上線一年時間,該小程序“人氣”如何?據悉,截至目前,“看雪山”小程序注冊用戶數已近3.8萬人,平台瀏覽量超過165萬次,包含雪山和各種生態美景的圖片投稿近萬幅。此外,記者還查看拍攝點排行榜獲悉,前三甲地點分別是邛崍市、武侯區、高新區。
“我們正計劃對小程序優化升級,新增6個新功能,就像練就十八般武藝一樣,讓用戶的體驗感更好,並且營造更多場景。”郭婷說,包括增加智能篩選查詢、環保電子地圖、攝影師及作品展示、在線聯系作者等功能,希望以后能普惠更多的市民群眾,讓大家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更上一層樓。
今年雪山觀測數據
已多達10次
“我們目前有2個QQ群、9個微信群,還有兩個社交媒體賬號在運營……”撥通了“在成都遙望雪山”(以下簡稱“雪山群”)群主申芸的電話,她告訴記者,目前共有約8500名群友、粉絲超3萬人次。
從出於爭論“在成都是否能看到雪山”而建群,到如今探討的話題從拍雪山擴大到古詩文、地理、戶外等雪山文化,雪山群的成長濃縮為申芸的一句感慨:“雪山就在那裡。”在群裡,不僅有來自成都、四川的雪山愛好者,還有大概20%的群友來自北京、上海等地,也包括外國人。
成長走過12年光景,雪山群如今又將如何發展?“今年將加大線上線下的結合度,提供給群友更多見面交流的機會。”申芸說。
成都即將迎來有園藝界“奧林匹克”之稱的世園會、全球最高水平的羽毛球賽事的湯尤杯,雪山也尤為“賞臉”。雪山群群友張巍從2017年就開始持續記錄雪山觀測數據,據他介紹,今年目前觀雪山次數已多達10次,與往年相比勢頭比較可觀。他表示,期待接下來與雪山的更多“邂逅”。(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劉依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